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话事人 > 第六百三十章 有天命之人

大明话事人 第六百三十章 有天命之人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6:04 来源:书海阁

申时行不想和林泰来讨论什么词臣的升迁问题,这样会让他感到内阁大学士首辅的尊严被冒犯。

所以申时行对词臣选拔之事避而不谈,就另起了话头说:

“刚才听你说,吏部准备推举工部尚书叶梦熊迁转为兵部尚书?”

林泰来满脸诧异:“不会吧?老前辈不会是才从我这里听到消息吧?

按道理说,在日落之前,老前辈就能获知吏部部议内容。莫非现在内阁的耳目如此闭塞了?”

申时行抬头看了几眼墙壁,墙壁上还挂着“制怒”两个大字,然后才对林泰来说:

“不要打岔跑题,老夫只是想私下里与你探讨几句。

叶梦熊去兵部也就罢了,老夫可以不反对。但为何要让翰林掌院学士陈于陛去工部?”

林泰来反问道:“老前辈的意思是?”

“有资格出任工部尚书的人有很多,你们吏部却偏偏推举一个翰林学士,这不是显得朝廷无人么?

比如先前加工部尚书衔、总督寿宫修建事务的周采,也很合适。”

林泰来同样避而不谈,只说:“吏部的部议已经有结果,没必要再多说了。”

就是不想听首辅你啰嗦,所以今日白天才急急忙忙的回吏部抢先开会,避免被干扰。

如今提名结果已经出来,那就更不想再听首辅啰嗦了。

申首辅看着林泰来,仿佛在看一个刻意与内阁作对的老派吏部天官。

片刻后,申首辅又重新开口说:“两个尚书提名都是你说了算,莫非真就如此不卖老夫面子?”

林泰来滴水不漏的回答说:“老前辈此言差矣!

提名并非是我说了算,而是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最合适的人选,还望老前辈成全。”

申首辅忽然答应说:“既然你这么有道理,那么老夫成全你。”

林泰来略感奇怪,为何申首辅如此痛快就让了?原本他预计,可能还要反复拉扯七八个回合。

于是林泰来试探着说:“那么再说说翰林院掌院学士的事情?”

如果陈于陛通过了廷推,去工部任职,翰林院掌院学士的位置就空缺了,这也是个很关键的位置。

申首辅假装怒了,拍案斥道:“你不要得寸进尺!”

已经给你林泰来让出一个尚书了,你还想来掺乎掌院学士的选拔?

果然如此!林泰来明白自己猜对了,就笑嘻嘻的说:

“老前辈何必如此敏感,词臣升迁还不是你们内阁说了算,我又能影响什么?

随便先谈几句也无妨,我还能帮老前辈参详参详,话说老前辈中意的人选到底是谁啊?”

申时行依旧坚持原则说:“与你无关。”

“那就算了。”林泰来起身告辞,“既然老前辈无意多谈,那我也不强求,今晚就此别过,也算是回乡前的提前告别了。”

这次轮到申时行疑惑了,林泰来有点太痛快了吧?不死缠烂打的林泰来,还是林泰来么?

虽然明知道林泰来可能正在进行拉扯,申首辅还是忍不住说:“你这就要走?”

林泰来答话道:“这两天会非常忙碌,除了准备离京之外,还要拜访朝廷老人,搜集一些往年黑材料备用,故而未必有闲暇时间再来向老前辈辞别了。”

申首辅莫名的问道:“谁的黑材料?”

林泰来非常坦荡荡的回答说:“原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庶吉士教习张位的黑材料。”

卧槽!申首辅猛然站起,原本和蔼的神态变得有点扭曲。

纵然以申首辅之心性,此时心里也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你怎么想到的张位?”申首辅脱口而出问道。

不是首辅藏不住话,而是林泰来的表现过于惊悚。

要知道,这个叫张位的人已经在家歇好几年了,先前也不是特别出名的人物,林泰来根本没见过也不认识。

此时林泰来也不走了,又重新坐下,惊奇的说:

“老前辈中意的人选还真是张位?我随口乱猜,竟然也能猜中?”

申时行:“.”

今晚的拉扯输了,彻底输了。自己心里秘密都被林泰来猜透了,还怎么赢?

在朝廷中,有资格和林泰来进行深入谈话并坦率交换意见的人不多,申首辅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次数很多。

所以申首辅早就注意过,林泰来的见识简直叹为观止。

从百八十年前的宫中秘闻,再到当代各种名人之掌故,林泰来渊博的令人发指。

申首辅一直认为,可能是有个跨越时代、见多识广的老人向林泰来传播过这些知识,或者干脆就是有宫中大珰向林泰来泄密。

但申首辅还是没想到,林泰来在无缘无故的情况下,竟然连自己心中所想都能凭空猜出!

要知道,自己推荐张位上位的想法,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这个秘密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而且张位当前并不在朝廷,明面上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一般根本想不到自己会推举张位。

那么林泰来又是怎么猜到的?匪夷所思的像是有读心术似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申时行稳定了心神,沉声问道:“你为什么会认为,我要推举张位复出并掌管翰林院?或者说,我为什么要推举张位?”

林泰来一脸茫然,“我也不知道理由啊,我只是随便猜了下。”

在原本历史上的万历十九年,因为密疏外泄事件,首辅申时行和次辅许国双双辞职。

然后未经廷推,申时行直接向皇帝推荐了赵志皋、张位入阁补位。

根据这条历史信息,林泰来就能大胆猜测,申时行心里已经看中了张位,如果有机会肯定要推荐张位上位。

在本时空,已经失去了赵志皋的情况下,张位大概就是申时行的“唯一”了。

至于申时行推荐张位的动机,他林泰来又哪里能知道啊?

那些历史材料里,又没写明白申首辅的心理活动。表面上看起来,申时行与张位似乎也没什么特别关系。

申首辅盯着脸上写满茫然的林泰来,心里还是琢磨不透。

难道林泰来就是史书上那些似有“天命”的人物?就算是无中生有胡乱猜测,也能恰好猜出别人意图?

林泰来见申首辅久久无言,便求知若渴的问道:“老前辈可否讲解,到底为什么推举张位?”

申时行:“.”

你林泰来到底有没有边界感?连这种窥伺别人心理活动的问题也问?

犹豫了一会儿后,申首辅还是详细回答了,毕竟无论如何,张位在词林怎么也绕不开林泰来。

“原因有二,第一是近年来由于某些人的刻意推动,朝廷党争愈演愈烈,而皇上对朝堂结党之事多有疑虑。

所以起用张位这种久不在朝的大臣,更容易迎合皇上心理,获得皇上支持。

第二,张江陵之后,内阁多是束手束脚、不敢任事之辈。

而张位此人性情精悍、勇于担当,今后的内阁需要有这样的人挑起重任。”

林泰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恍然大悟说:“原来如此!”

现在林泰来大致明白申首辅的思路了,估计首辅想着先起复张位,同时期待礼部尚书罗万化在今年的冬至国本大劫陨落。

然后由张位顶替为礼部尚书,再然后,若有包括首辅在内的阁臣陨落,就继续推举张位顶替入阁。

由此可以看出,申首辅也预见到了国本大劫的残酷性,并为此预先布局了。

最后林泰来承诺说:“老前辈推举张位起复,我绝不阻截!”

以此换取申首辅不捣乱,关于兵部尚书的廷推就能更容易通过。

谈完了后,夜深人静,林泰来再次起身告辞。

临走前,申时行问道:“你认为,以今年冬至为节点的国本之争会出现什么局面?”

林泰来答道:“皇上渐失耐心,或许会直接逼迫内阁、礼部的大臣表态。”

申时行又问:“可有什么应对之道?”

林泰来沉默一下后,回答说:“已经无解。”

申时行忽然又开始羡慕林泰来,实在太超然了。

从五年前也就是万历十四年,国本之争还没苗头时,林泰来就开始孜孜不倦的和郑家结仇,新仇旧恨一箩筐。

甚至引来郑贵妃指使内监围攻,又被皇三子当众骂成“奸邪”,这才造就了林泰来如今的超然。

五年前看着林泰来和郑家大打出手时,谁又能想到今日情况?难道这也是天命?

送走林泰来后,申首辅对好大儿申用懋感慨说:“林九元似有天命。”

申大爷慵懒的打了哈欠,不以为意的说:“父亲你才知道?我早看出来了。”

此后一段时间,朝廷高层又又又经历了一轮人事洗牌。

兵部尚书换人!工部尚书换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换人!

再迟钝的人也觉得,朝廷现状实在太不稳定了,好像随时要崩的感觉。

从万历十四年到万历十八年,数年间朝堂一直很稳定,间或更换一个部院大臣,也称不上震荡。

可是从去年到今年,一年多的时间里,朝廷部院七卿竟然全部换了人!

吏部尚书从杨巍换成了王世贞,户部尚书从王之垣换成了于慎行,礼部尚书从于慎行换成了罗万化,兵部尚书从王一鹗换成了叶梦熊,刑部尚书从陆光祖换成了孙丕扬,工部尚书从宋纁换成了陈于陛,左都御史从吴时来换成了陆光祖。

翰林院一把手从陈于陛换成了张位,大理寺卿从周采换成了周继。

这样换人的规模力度,简直是前所未有,就算是清算张居正时也没这样过。

但朝廷已经稳定下来了吗?今年冬至又一次国本大劫即将到来,让朝臣心里再次蒙上了阴影。

但是这一切暂时与林泰来没有直接关系了,他已经拿着探亲假离开京师,踏上了返乡的路程。

因为担心运河封冻的缘故,所以这次林泰来选择了陆路,并且不辞辛苦快速穿过了临近京师的北直隶,进入了河南境内。

大概是北直隶距离京师太近,又受京师直辖,施展不开的缘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利用职务之便,林泰来弄了一堆沿途各地四品以上官员的花名册,以备查阅。

门客顾秉谦也反复仔细翻阅这些花名册,帮着东主查漏补缺。

当夜宿于卫辉,顾秉谦询问道:“东主想先见谁?”

旅途无聊,林泰来就考验顾秉谦说:“河南这边是什么状况?你说应该先见谁?”

虽然在历史上,顾秉谦以“白须儿首辅”之丑名流传,但好歹也是首辅,官场基本功还是很不错的。

闻言便答道:“巡抚周世选曾经家居十七年,万历十二年才重新被启用为给事中,这年也是申相完整执政的第一年。

而后周世选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就当上了河南巡抚,从各种迹象看,此人绝对是申相之党羽,不然不可能如此迅速升迁。”

林泰来毫无兴趣的说:“打又打不得,收又收不了,此人没啥意思。”

顾秉谦继续说:“河南按察使邹学柱,余姚人,最关键的是他夫人姓陈,应该属于清流势力。”

林泰来也同意说:“此人不但和清流势力大将、原文选郎陈有年是同乡,妻子居然与陈有年还同姓。

哪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估计此人就是清流党人,陈有年的亲友,看看有无机会收拾他吧。”

顾秉谦回应说:“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想拿捏按察使并不好办,除非在本地能找到自己人帮忙。”

林泰来说:“我多绕路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扩大影响和收人么?

不挑起纷争和冲突,又怎么寻找和发展自己人?正所谓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

顾秉谦:“.”

东主的境界,真是望尘莫及。

随后又听到林泰来长叹道:“越发感觉自己根基薄弱了,你看随便找个省份路过,巡抚就是首辅的人,按察使就是清流势力的人!

而我却要想方设法的收人,能不能收到人还不一定。”

顾秉谦宽慰说:“申相也好,清流势力也罢,都已经发展十年左右了。

而东主你毕竟才入朝两年,不用太心急。”

喜欢大明话事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话事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