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话事人 > 第六百五十一章 九元真仙上身

大明话事人 第六百五十一章 九元真仙上身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6:04 来源:书海阁

今天下午,各部院官员无心办公,全都在议论纷纷,消化着首辅次辅两封密疏曝光这惊天八卦。

只是密疏内容就很劲爆了,更别说密疏被曝光这件事本身就充满着悬疑色彩。

但当官员们讨论得兴起时,却又从内廷传来了新的大瓜。

内阁赵四怒斥王三“下作无底线”以及“坏规矩”,王三仗着年轻力壮对赵四动手。

文渊阁里几乎就要上演全武行,幸亏被在场的中书舍人拦了下来。

内阁这个大乐子把外朝官员雷得里焦外嫩,谁能想到两位体面尊贵的大学士竟会面对面打架。

申大王二双双被曝光,而王三赵四也开打,这内阁还能运转吗?

要知道,如果申大和王二下台,王三和赵四就是未来首辅和次辅。

结果现在未来首辅和次辅还没上台,就已经先打成一团了。

至于王三到底是不是气急败坏恼羞成怒,很多人都是半信半疑,现在所有的事情都非常诡异,谁都不敢随便确认真相。

临近年底天气寒冷,万历皇帝又从取暖不易的乾清宫搬到了毓德宫居住。

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东厂孙暹连连叩首,对皇帝哀求道:“孙永犯下弥天大错,罪不可赦,只恳请皇爷饶他狗命!”

万历皇帝面无表情,但是口中却安慰着孙暹:“尔等皆乃朕之亲臣也,朕岂能不顾惜尔等?

这次密疏外漏,主要是涉及到外臣,不好息事宁人。

故而你先将孙永拘押了,好生看顾着,等情形明了再看如何宽恕他。”

孙暹只能先谢恩,如此已经是目前最好情况了。

万历皇帝又看向其他司礼监太监,问道:“谁愿去查明此事?”

查案一般就是东厂的事情,但这次涉及到厂公孙暹的干儿子孙永,所以孙厂公需要避嫌,不适合出面。

但其他太监没一个吭声的,完全没有平时争功的风范。

于是万历皇帝便亲自点将,对司礼监四号太监陈矩说:“你去坐镇文书房并勘查!”

陈矩上前接旨,心里苦笑了几声。

世间之事荒谬莫过于此,昨晚就是在这里,皇上吩咐自己搞点小动作。

今天皇上又让自己去查这个事,这算什么?贼喊捉贼?

作为太监最悲哀的莫过于此,对皇帝旨意完全没有任何拒绝和反对的可能。

文臣不想干可以撂挑子跑路,但太监不想干就只有死。

在申府中,申用懋看着父亲申时行,大气也不敢出。

从报信到现在,父亲已经坐着不动有半个时辰了,申用懋从未见父亲如此过。

害怕父亲一口气上不来就此过去,申用懋不得已轻轻呼唤了几声。

“呵呵呵呵。”申首辅忽然笑了,“书上总说什么明君贤臣,真是个笑话。”

申用懋小心翼翼的接话说:“难道确实如同林泰来所猜测的那样?”

申时行神态黯然的道:“有人想逼我做严嵩。”

严嵩怎么当首辅的?可谓是对皇帝百依百顺、无底线的谄媚逢迎。

皇帝想干什么,那就背着骂名帮皇帝干;皇帝做了坏事,就挡在前面先把黑锅背了。

想到这里,申用懋不禁失声道:“父亲不可!”

那严嵩父子是什么名声?说是遗臭万年也不过为过了!

申首辅拍案道:“为何不可?”

别看今天的申府很冷清,没有一个外人来拜访,连申时行的党羽此时也不敢登门。

但是在别处,今夜西城的官员聚会不知有多少场,甚至到了不避嫌的地步,大概是避嫌不避嫌已经没意义了。

左都御史陆光祖、吏部左侍郎刘虞夔、户部左侍郎孙、户部右侍郎杨俊民等清流党人加山西帮的核心人物,一起造访王家屏府中。

这次毫无预料的事故打乱了所有预案,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了好一会儿。

总体来说,大家倾向于形势乐观,毕竟难堪和倒霉的是政敌。

王家屏看着其他人,提醒道:“首辅次辅已经不足为论,而赵志皋甚为可虑。”

陆光祖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道:“在座没有外人,王相可否向我等交个底,密疏外泄之事是否由与你有关?”

王家屏:“.”

这踏马的真是岂有此理,怎么连自己人也怀疑自己了?

但该解释还是要解释的,王三阁老非常坚定的说:“与我无关!”

然后又说出了自己的分析,“此次密疏外泄,应当是文书房太监传送失误的缘故。”

众人也就相信了王三阁老的判断,如果内阁这边没问题,那问题就只能出在文书房太监身上了。

每天将数百本诏书奏疏来回传送,出现一次失误也正常,只是这次恰好首辅和次辅倒霉了。

陆光祖不由得感慨道:“我等与申吴门缠斗多年,始终奈何不得他。

却没想到最终申吴门因为这样的偶然事故而下台,也称得上造化弄人了。”

然后又对王家屏说:“赵志皋明显是故意挑事,王相如果搭理赵志皋,才是着了道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无凭无据的污水,越掰扯越说不清楚,越掰扯热度越高,还是冷处理为佳。

另外让几个御史弹劾赵志皋阿附首辅,将赵志皋与名声大坏申时行捆绑起来,批判为同类,以反制赵志皋!”

吏部左侍郎刘虞夔又对陆光祖问道:“总宪最为老成谋事,吾辈目前应当如何做?”

陆光祖深思熟虑过后,指示道:“越到这时越要沉住气,我们不能太过于张扬。

我们该做的就是十六个字――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

众人道:“此言大善!”

毕竟“敌人”是“自爆”了,他们顺水推舟就行,不需要再多做什么。

在众多官员串联的时候,本该成为一个中心人物的四辅赵志皋却独自坐在自家堂中。

这位被认为即将上位次辅的好运老头,家里却跟自爆的申首辅一样冷清。

并非是没人来赵府拜访会见,而是全都被赵志皋拒绝了。

赵老头觉得,自己暂时不需要这些愚昧无知的虾兵蟹将来凑热闹。

如今在京城里,没几个人知道真相。

更妙的是,没人知道自己已经看破了真相,这就是自己最大的优势。

赵老头还还觉得,自己脑子空前冷静,很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玄妙感觉。

难道林九元遇到事情时,就是这种状态?难道自己无意中,学会请林九元之神灵附身了?

抬头便见着名文艺评论家、兰溪县小老乡胡应麟兴冲冲的从外面赶了回来。

明年京城大比,胡应麟这次进京赶考,就寄宿在赵府。

“外面别人都在互相奔走,老前辈为何如此淡定?”胡应麟诧异的问道。

赵老头笑了笑,答道:“你只管备考即可,不要管外面那些闲事。”

其实赵志皋也不完全是闲坐发呆,他在等一个中书舍人,一个在政治中无足轻重的内阁中书舍人,一个靠捐钱才成为中书舍人的卑微小人物。

打发走胡应麟后,又等到将近半夜,便有内阁中书舍人黄正宾被请到赵府,但却是从侧门悄悄进来的。

黄舍人感到很荣幸,他是第一次被大人物重视,第一次被大人物这样重视。

哪怕在内阁中书舍人这个政治底层生态圈里,他都是最底层的那个。

别人大都是靠恩荫进来的,父祖叔伯大都是阁老、尚书侍郎、公侯之类的,而他是靠捐纳,绝对的被鄙视对象。

如今却在这样关键时刻,被未来次辅请到家里,委实受宠若惊。

虽然在上层官员眼里,赵志皋是个老混子,但在下层人物眼里仍然是大人物。

此时赵四阁老摆出礼贤下士的风范,请黄正宾落了座,叙话说:

“我记得,你是前几年经过当时次辅许国援引,添注为内阁中书舍人的?那时我还在吏部。”

黄正宾谨慎的答道:“确实如此。”

他和许国乃是徽州同乡,当年做生意挣了点钱后,便动了做官的想法。

然后他走了许国的后门,通过捐纳途径,成为内阁中书舍人。

只是没想到,还是被各种看不起,官场内部的鄙视链竟然比民间还要严重。

尤其是靠山许国被罢官后,他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赵志皋又道:“听说你多有怨世之言,时常因为靠财货做官为耻,又时常因为不能扬名于当世而介怀?”

黄正宾感觉自己已经被看穿了,不知该说什么,便行礼道:“请阁老指点!”

赵志皋就顺势说:“申首辅如今爆出丑闻,你第一个去弹劾、揭发他,岂不正当其时?

你就在内阁做事,肯定比那些御史掌握更多事迹,所以你的力度和声望肯定比那些御史更大。

到时候,人人都会称赞你匡扶正义,负有气节。顺便还能为你那被排斥的同乡许阁老出口气,何乐而不为?”

黄正宾经过指点后,顿时豁然开朗,感激不尽的告辞。

从另一方面想,大概这也是未来次辅准备在内阁培植亲信,而没有靠山的自己被挑中了。

赵志皋目送黄舍人离去,却像是看一个死人。

没有人能猜到,自我催眠为九元真仙上身的内阁吉祥物还想干什么。

喜欢大明话事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话事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