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105章 县衙有事,大周氏出现幻听

话是这么说,但与他们关系不大。

已经结了仇,轮不到他们这些“仇家”来可怜柳敏,真要伸出援助之手,反倒显得他们可欺、下贱了。

不旁观,不生出笑话就不错了。

在岳家下地的第三日,刘家墨可算请到田假,见姐姐来了,脸上止不住的喜悦。

“姐,雪儿,你们咋都来了。”

“来看看。家墨,你瘦了。”月娘眼眶微红。

刘家墨摸了摸略微凹陷的脸颊,道:“哪有……对了,怎么没见姐夫?”

柳氏:“你请不到田假,我一个人忙不过来地里的活儿,恰好女儿女婿都来了,这担子只得落在女婿身上。”

“娘你糊涂啊!姐夫帮了家里大忙,这次姐夫来,哪有让人下地的道理?”

柳氏还想说什么,被月娘抢先道:“家墨,你当我们是客人,那你大可让娘请族人帮忙秋收。若不是,就别管你姐夫。”

刘家墨还是有了顶梁柱的模样,与亲姐瞪眼了许久,默默往柴房去了。

柳氏还以为姐弟俩生了间隙,声音急切道:“家墨!”

刘家墨声音沉沉的,“娘!我去地里头,和姐夫一起!”

柳氏松了口气。

月娘声音从她身后道来:“娘,你还担心家墨生我气不成?行了,他愿意回来就下地,就让他去,中午多割点肉,给他和安哥下酒,好好说会儿话。”

柳氏:“欸,好。”

郭盛安直起身,就瞧见小舅子握着一把镰刀朝田野中走来。

俩人谁都没说话,在金黄的田野里拉锯一场沉默的比赛,比赛内容为谁收割速度更快。

前两日,都是柳氏做饭,月娘送饭,郭盛安在田埂上吃饭食,顺带夫妻俩闲聊两句。

今日小舅子回来,正巧药酒白酒这些送来刘家,郭盛安决定晌午和小舅子浅酌两杯。

吃过午食后,女眷大致将菜色收拾好,只留几道下酒菜,才退到厨房,留给俩大老爷们儿闲聊时间。

郭盛安:“近来家中可好?”

“挺好的,姐夫上次离开留了野味,娘用这些野味换了皮粮,撑到了秋收。爹的药有我的月钱支撑着,没什么大碍,就是家中得勒紧腰带度日。”

这就是郭盛安愿意与这个小舅子聊的原因了。

老刘头如今作为“拖累”,不会将家里实情道出,柳氏也是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唯有这个小舅子,知道瞒不过他,省去他观察真相的过程,径直道出真相。

岳家拮据,但已度过难关。

郭盛安点头,“岳母定然会着急你的亲事,但你先别急,能压着就压,压不住的再来寻我,我会与月娘一同说服岳母。”

刘家墨哑然。

姐夫是怎么知晓的?

为人父母的,这一生不就是操心子女吗?儿时操心子女平安,大点操心其亲事,再然后便是其孩子。

柳敏都再嫁了,刘家墨还单着,即便没多少媒人上门说亲,但街坊谁不津津乐道此事?

这不知情的,还以为刘家墨不说亲是对柳敏恋恋不忘。

柳氏就撞见过这样颠三倒四乱说之人。

上次离开前,郭盛安劝过柳氏和老刘头,先别着急刘家墨的亲事,二人当时理智地听了进去,但老人最爱面子,受不了周遭的闲言碎语,早早反水了。

不然刘家墨为何田假都回不来?怕不是已经相看了几人。

刘家墨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最终叹息:“我也说过爹娘,现在不着急,可他们还是……姐夫你是不知道媒人介绍的都是什么样的人。”

“没看上?”

刘家墨摇头,“没看上。倒是有个哑女……”他顿住,转移话题,道:“没什么。不过姐夫,我也不是找借口不归家,是县衙真有事。”

“方便说吗?”

刘家墨:“没什么不方便的,县里都知晓此事。”

刘家墨浅酌了下,酝酿好情绪,才道:“县里发生了凶案。”

“哦?”郭盛安尾音微扬。

“是一家小摊贩的婆母打死了儿媳。”

“为何?”

“好像是这个儿媳与公爹搅合在了一起。”

郭盛安:……

古代也兴这么刺激的?

当然刺激。

后世有了网络,信息发达,稍微一点家事闹大,即可人尽皆知。古代只能靠人传人,后人只知记载中的时代变迁,并不知许多民间小事。

古代男女之事保守,并不代表腌臜事没有。

富商老爷都有解闷的小厮,更别提这种家事了。

且没有后世的验DNA,孩子被偷梁换柱了都不知道。

刘家墨之所以繁忙,是那家婆母怀疑孩子是夫君的儿子,嚷嚷着把这个孽种退回儿媳的娘家。

那儿媳的娘家不肯,还要婆母给自家闺女偿命。

这才事情闹大。

郭盛安浅酌了杯,只当个乐子看:“然后呢?县太爷怎么解决的?”

“杀人偿命,婆母关押牢里。孩子还在婆家,不管是当爹的,还是爷爷的,都是那家人的种。”“赔钱给儿媳娘家人了嘛?”

“那倒没有,毕竟杀人偿命了。”

郭盛安点头。

……

秋收完,郭盛安同妻女又在岳家小住了几日,才离开。

一到院门口,就听到外院传来奶声奶气的“汪汪”声。

郭盛安喊了两句,“娘!我们回来了!”

大周氏就在内院吃花生,与二儿媳小周氏闲聊,一开始没听清。

“二郎家的,听到没?”

小周氏顿了下,努力竖起耳朵,“没有啊,娘。”

“是大郎,是大郎回来了!”

小周氏忍不住翻个白眼,“这话你都说了三日,每日都得说上十七八回。娘,你是不是耳朵不好使了?要不等大哥回来……嗯,我看别等大哥回来了,明日一早,你随夫君去一趟镇上,让李大夫给你好好瞧瞧耳朵吧?”

大周氏一巴掌扇了过去,“我说你大哥大嫂回来,就是回来了!”

“娘。”小周氏被扇得有些疼,还很委屈,甚至犟着性子继续扯皮:“娘,我真觉着你耳朵……要不,让大侄女给看看?”

大周氏再一巴掌扇过去,扇得小周氏两眼冒金花。

大山放下手中的工具,道:“好像,真是大舅的声音?”

大周氏立刻喜笑颜开,“我说什么来着!大郎他们回来了!快,大山,去开门!”

“欸,好。”

眼见二人一前一后地朝外院而去,小周氏在最后跟着,小声嘀咕:“就算回来了又怎样?肯定是蒙的,你耳朵不好使是事实。”

有了功夫底子,不想听到,仍听到的大山:……

算了,他就当自己没听到二舅姆的嘀咕吧。

喜欢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