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131章 两只老狐狸对招

“草民粗俗,只对银两感兴趣,既然大人提了,请赏草民一百两白银即可。”

他立刻端正态度,自称草民。举起一块石子掷湖底,试了试深浅。

果然,眼前这只老狐狸面色一僵。

老狐狸钓着饵料,牵引着他:“你可得考虑清楚了,要得这般少,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郭盛安惴惴不安,一副老实人得寸进尺的模样:“草民对医书也感兴趣,不如大人再赐几册珍本?”

两人无言对视。

烛光映在白墙之上,黑影粼粼,万籁俱寂。

许久,两人才笑意浮上水面。

“哈哈哈。”

一切尽在不言中。

县令有了种知己的感觉,尤其是对方白身,更能让他有一丝松弛。

为什么?官帽在,最差也是翻脸,对方翻不过自己五指山。可也是官帽在,普通百姓畏惧他,官场之人虚与委蛇,唯有这位,有胆量,有魄力。

“你啊你。”县令道明了来意:“我派人查过你。”

不意外。

毕竟这次拐卖一事闹得大。

县令:“我发现一件有趣的事。”

郭盛安缄默。

县令也不急,品了下浓茶,才淡淡道:“去年年底,你遭遇生死后突然开窍,不仅是木匠手艺,你还有了功夫底子,对医术情有独钟。”

“人死过一回,自然对行医感兴趣。自己学医的好处是以后不求人,能自救。”

“好,这些暂且不谈。我还派人去查探过你的侄子,他每日都在做算学的功课,且那些题目超出了现时代范畴。”

“范畴?大人可以告知草民,范畴是什么意思吗?”

“你在衡仕书屋借到的算学书籍,上面概括的知识远远不及你布置给你侄子的那般全面,超纲了。”

“那大人可否派人摘抄下来那份功课呢?”

“有。”

郭盛安便展开,详细与他解释起来。

他布置给金宝的功课,都是基于齐王朝算学知识上的,有理有据地扩充到最基层罢了。往后要给金宝提高难度,还得从扩充的内容上升华。

他早有思量,每一步走得皆是小心翼翼,有迹可循的,即便被人逮住不妥,那都是现时代东西的扩充、衍生罢了。

县令听完他的扩充点,心中惊叹这人的思维,又联想到这次拐卖案侦破点在其怀中小丫头身上,指不准小丫头思维像这人更多些。

女像父啊。

烛火燃到一半,又进入针落有声的场面。

“大人还有什么疑问吗?”

“都说你记忆力超群,我知你还未买过四书五经,我背一段,你念一段?要一字不落。”

郭盛安欲言又止。

“怎么?”露馅儿了吧。

郭盛安:“大人,我年幼时上过学堂。”

郭盛安眨了眨眼,好似在告知他:你的人打听到的是最近几年我的动向,儿时我怎样没查清?

“……那会儿你才多大,还记得这些?”

“不若,我现下背一背?”

“算了。”县令喝了口浓茶压惊,精神又清醒了许多,道:“我换个吧。我念一遍,你只需背下来即可。”

“大人请。”

“礼所以辨上下,法所以定民志。三王之时,制度大备……”[出自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黄裳对策]

对方念完,剩余半炷蜡燃完,下人在换下室内每根蜡时,刘家墨也悄无声息将熟睡的曼儿抱了下去。

县令:“该你了。”

“礼所以辨上下,法所以定民志。三王之时,制度大备……”

又是半根蜡烛燃烧,县令目光灼灼,又霎时可惜,“你当真是埋没了。”

郭盛安不解。

县令:“这是三年前主考内容之一,是当时着名对策。”

怕郭盛安不解,他又作解释:“策问是乡试主考的内容之一,不提你对此见解会有多深厚,光是这份超群的记忆,注定你以后会在考场、官场走很远。盛安,你当真不考虑参与科考?”

郭盛安起身作揖,“愧对大人一声‘盛安’,草民……”

“自称‘我’便成,你见我这次邀你,有在你面前自称‘本官’吗?”

郭盛安也不再客气,直起身板,道:“我安知科举考小儿更易之处在于没有成家,他们没有什么牵挂,在考场上更为专注,当然,也不乏早早成家之人在考场有所造诣。

可我有四个闺女,一个儿子。

纵然,大人也知这次意外,我得了不少感谢金,足够在考场大有作为,可官场呢?在官不经商,这大大限制了我的手脚,考取了功名,凭借我现下的背景也走不了多远。

大人来当县令,勤政为民,自掏了多少腰包?这些钱又够兜底多久?

我不能将辛苦赚来的,为自己铺路撒出去,让家人吃苦。

我闺女要嫁人,我儿子也要参加科举。这些都不是小钱,大人两袖清风,也知道没银子的难处,想必也理解我现在的决定。”

许久,县令深深叹了口气,“可惜,实在可惜。”又思及对方还有个孩子,县令又重新燃上希望,“待你儿子大一些,来我这里瞅瞅。”

科举场上难遇好恩师,眼前这人倒是不错的选择。

郭盛安当然没拒绝。

“多谢大人抬爱。”

聊着聊着,县令又惊觉被这人带偏了。

实在可恶。

长着一张老实本分的脸,怎么心眼子这么多。

县令:“行了,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了,说说你武功底子哪里来的。”

“……自创拳法。”

“可否传授?”

“可传授自家人。”

“那真是可惜了。”

县令没再刁难人,又聊了几句,让下人送走了。

郭盛安刚上马车,就被县令送来五十两。

下人:“郭先生别嫌少,老爷他为官清廉,私库实在不多。”

郭盛安知晓,这位县令一直有位母族昌盛的夫人,才能做到现在的清廉。

能掏出这五十两,实属不易了。

当然,也不乏自己拒绝传授拳法后,对方折半金额以示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郭盛安接过后,道:“替我多谢大人。”

马车在路上颠簸,曼儿揉了揉惺忪睡眼,又倒头昏睡了过去。

她身上盖了小毯子,郭盛安担心她受凉,又脱了自己外衣给她盖上。

外衣刚脱下来,热乎乎的,让曼儿感受到一阵暖意,睡得更沉了。

刘家墨好奇地询问:“姐夫,大人找你问了什么?我进去抱曼儿的时候,咋还听到你们扯些文绉绉的东西?听都听不懂。”

郭盛安:“哦,曼儿帮了大人不小的忙,给赏银罢了。”

“那……”

“你如今这门差事当得怎么样?”

刘家墨很快被郭盛安绕过话题。

喜欢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