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24章 卖鱼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第24章 卖鱼

作者:笑美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3 15:22:39 来源:书海阁

郭盛安往深里游,一连来回游了十几趟,身体感觉到不适了,才停止这系列行为。

他全身湿透地穿上衣裳,同月娘她们回家。

这么大动静,村里咋可能不知道?甭管月娘她们再怎么避着人,村民还是看到一盆又一盆鲜活的鱼往郭家院里端。

十几盆下来也有六七百斤的鱼了。

家中两口水缸装不下了,又将鱼放大铁锅暂时装着。

在知道这些鱼是郭盛安捞的后,大周氏便在中途用家中唯二的陶罐熬起姜汤来。

等郭盛安回来,舀了碗姜汤,趁热递过去,“快些喝了,老大家的老二家的,你们来处理锅里的鱼。咱们把锅腾出来,好让大郎泡个热燥,当心染上风寒。”

郭盛安:“锅里的鱼不用腾,就摆门口卖,镇上一斤鱼卖15文,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给算便宜些,13文一斤。”

大周氏不太乐意,“这也太便宜了些。”

“我这次捞回来这么多鱼,不得被人眼红?算便宜些卖他们,也是卖份好。更何况我们推着这些鱼去镇上卖,不得废脚力?村长有牛车,但不一定乐意帮我们拉货。便宜两文,相当于折损的运输费扣除了,我们不算吃亏。”

大周氏不知道这运输费是什么意思,但经过大郎头头是道的分析,刹觉有几分道理。

“那我这就去摆门口卖。”

“娘,这活儿让月娘和弟妹去。”

大周氏又不乐得噘嘴,就听郭盛安又道:“我腿还没好完全时,全靠二叔那边拉我来回镇上,咱不能只占便宜不付出吧?那跟白眼狼有什么区别?你拿六条鱼给二叔家里送去。”

“啥?!六条鱼?!那能卖多少钱啊!”大周氏声调都变了。

“那就三条鱼。”他原就没打算送六条,这不是先说个不可能的数目,让大周氏心理接受不了,再降低数目,让对方瞬间能轻易接受吗?

郭盛安:“二叔是村长,送鱼是报恩,也是为打好关系,咱们不亏。”

大周氏啥啥道理都不懂,但最后一句“不亏”懂了。

她不再纠结,挑了三条大的,用草绳穿过鱼嘴,提着几十斤重的鱼,大摇大摆就往村长家而去。

这些大鱼常年在深河底养着,本该过着大鱼吃小鱼的悠哉生活,现下被郭盛安捞上来,成为人人眼馋的大肥鱼。

路上,大周氏逢人就说:“啥?我提这么大三条鱼当然是去村长家啦!”

大周氏:“还不是之前我们家大郎腿脚不便,全靠搭村长家牛车?我想着都不是外人,人家给咱行方便,咱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那不跟白眼狼没区别?”

其他人都讪讪的。

搭村长家便车是常事,谁让村长家条件好,还与人方便呢?

如今被大周氏这么一说,她们还真觉得是这么个理。可谁家也没大周氏手缝这么大的,三条肥鱼啊!

大周氏得意洋洋:“还是我们家大郎厉害,下冰河里一捞,就给捞到那么多条鱼。我家大郎说了,都是乡里乡亲的,没道理家里吃好的,让大家伙儿眼馋,我家那两个儿媳在院门口摆着摊呢,一斤鱼只卖13文,不算你们多的。”

说到这里,大周氏又嘀咕:“算便宜你们了……”

话不好听,但耐不住鱼肉只要13文啊!

老婶子们别看年纪大,脚程贼快,很快就不见踪影。

郭家大门口。

月娘得了郭盛安的吩咐,鱼并未整条卖,毕竟有些乡亲们家中没那么多钱。按斤卖的话,鱼头鱼尾更便宜些,还可以拿粮食等价换。

不光是锅里的,还卖了水缸的。

因离郭家住得远的,有些人消息不够灵通,错过了这次。于是询问月娘有没有下一次。

月娘没给出确切的答复,故作苦楚道:“婶子也知晓我们家什么情况,如果不是走娘家那日没什么值得拿得出手的,安哥不至于犯险。这冰河下面多危险啊,每年有人淹死是常事,这次过后还不知道安哥会不会染上风寒……”

将前因后果说严重了,就是不提下回捞鱼是什么时候。

也没人敢提啊。

你倒是满足口腹欲了,那可是一条活生生的命在冒险啊!你这会儿提,不是不近人情了嘛?

同妯娌收完摊子,月娘一回头,就见郭盛安似笑非笑地伫在门口,也不知听了多久。

回想自己刚刚说的,月娘脸刷地就红了。

小周氏瞧着这气氛,笑着提脚,“我去瞅瞅锅里水开了没。”

腾给夫妻俩足够空间了。

郭盛安:“娘子辛苦了。”

被他看穿自己另一面,她轻掐了下他胳膊,娇嗔:“赶紧去洗澡,水应该开了。”

“好好好,娘子疼我。”

“谁疼你了。”

跟个登徒子一样,嘴里不老实,和长相截然相反!啐。

郭盛安简单泡完澡回来,大周氏也笑着脸归来。

月娘和小周氏在处理鱼,一个杀鱼,取腮和鱼泡,另一个抹盐腌制。

见大周氏回来,郭盛安又用草绳穿了两条肥鱼递过去,“娘,这次鱼多,家中那点盐肯定不够用,你拿这两条鱼去多换些盐回来。”

大周氏“欸”应过后,又忙去换盐去了。

临水村几乎家家户户熬煮起鱼汤来,香味扑鼻,还没过年便有了年味。

家里热热闹闹的,在村口玩的孩子们也欢快得很。

孩子们的主要话题在郭盛安雕的那几样小玩意儿上。

给大丫雕的簪子虽是普通木质的,但打磨得很干净,为显现沉木感,还用特殊的干草浸泡了几天几夜,再去厨房烘干的。

簪子端头是朵梅花,一枝梅花开三朵,一朵盛开两朵含苞待放,朵朵栩栩如生,插在发髻在村里格外引人注目。

那些没买到鱼的老婶子嬢嬢们,就是被大丫头上的梅花簪给吸引了。

被盯着脑袋几天的大丫,总算找到了原因。

她们问大丫借梅花簪看看,后者也没扭捏,递了过去。

接着,被她们一一抚摸、细看起来。

“我还真没看到过雕这么好的簪子。”

“要是银质或金质,得卖不少钱吧?”

“郭大郎的手可真巧啊。”

“你们说,我找他打个簪子,得多少钱?”

这谁知道啊?

喜欢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