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65章 抄书活儿未定,意外帮雪儿找到绣活儿

掌柜乐得笑出声,“哪是我开的书肆?都是为东家做事,才询问两句,公子莫见怪。”

一个打工的,被外人喊老板,能不开心吗?

知道戳到对方的点,郭盛安乘胜追击:“听掌柜的意思,贵东家还有绣坊?”

“有,我见过那里的成品,没见过你衣裳上这样的针法,便多问了几句。”

“依掌柜来看,这样的针法去绣坊卖,大约能卖多少银子?”

掌柜思索了下,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得去绣坊问问。”

“劳烦掌柜指路。”

镇上有绣坊,郭盛安还愁没人引荐呢。

齐王朝讲究一个人脉,你光杆司令去一个地方找活儿,人家看你没来历和背景,不了解情况,只会欺压你。有个介绍人,总归要好一些。

若还是被压价,那生意不做也成。

聊完绣活儿一事,又回归到书肆上。

掌柜这才知道对方不是来买书的,而是找抄书的活儿。

听到介绍人是镇上李大夫,掌柜没怠慢了,询问:“公子是哪家书院的学子?我这里好登记下。”

“这是个考核?”

“那倒不是。”

“抄书难道不是看字迹如何?”

掌柜只觉对方这话来得蹊跷,可一想到是李大夫介绍的……

李大夫为人和善,但不与人深交,能得到李大夫赏识,那必定有番来头的。

掌柜也不敢得罪了,道:“行,公子且先写几个大字。”

郭盛安接过笔直后,屏息一瞬,睁眸时气势如虹,笔锋大气,挥洒间,掌柜恍若看到了战场上那些冲锋的士兵们。

待郭盛安收笔,掌柜才接过纸观赏,忍不住道:“好!”

他给郭盛安的是大号羊毫笔,最适用于写春联,也会将前来抄书的学子们的笔韵展露无遗。

掌柜:“公子的字迹完全能胜任,一般的字迹,一本书籍抄下来顶天能拿到66文(按400页来算),公子的字迹可以提一提,一本88文。”

古时抄书一年能获得四千多斤粮食,相当于800文,一个月下来也就66文。

抄书繁琐,很忌讳抄错,可以剪一块纸贴上去涂改,但也要根据书肆规定,每页不能超过多少个字,否则便是严重瑕疵,书肆可以拒收。

衡仕书屋一页涂改的字数不超过三个,要求严苛,但不拖欠费用,只要抄完一卷,就能当场结算抄书费用。风评很好。

齐王朝已有印刷术,但真正赚钱的掌控在黄商手中,而黄商又归朝廷管控。因印刷术投资大,主要印刷一些科举考相关书籍,也为避免印刷术泛滥,被民间商人发觉苗头,祸乱市场,便禁止民间印刷。

这规定就跟贩卖私盐一样属于违反朝廷律令,一经抓获,砍头示众。

所以书肆一般用学子摘抄的书籍是话本居多。

“那在下先谢过掌柜了。”

“不用客气,不知公子哪家书院就读?”

郭盛安笑眯眯的:“在下农户,并未上过学堂。”

“???”

掌柜惊讶地说不出话来,“你说你……”

“还是读过不到一年的书,未正规练过字,全靠后来自学成才。”

掌柜脑袋嗡嗡嗡的,说不出话来,“那,那……那这样的话,容我与东家商量商量,你三日后再来吧。”

郭盛安微微颔首,“那便多谢掌柜了,在下先行告辞,三日后再来。”

待郭盛安走后,掌柜才将他的字迹卷起来,心中嘀咕: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掌柜现下是见识到了。

晌午,郭盛安与大山找到僻静的树下,就着冷掉的咸肉馍馍和水囊的热水,细嚼慢咽一口口吃完,才前往绣坊。

镇上的刺绣针法多是基本针法,其中直针绣、回针绣最为广泛,郭盛安教雪儿的针法属于鱼骨绣,是特殊针法的一种。

若是雪儿天赋不高,他会让她打好基础,从基本针法练起,但对于有天赋的人来说,不如先从复杂的练起,待到时机成熟,再打基础,会松快许多。

所以他教雪儿的,先从中等程度的开始,再是基础,最后才是难度高的针法。

练习的同时,还能卖绣品,简直一举两得。

至于绣娘的针法?那都是秘辛,不对外传,绣坊也只收成品,不会打听绣品的来历。

绣娘也分等级,初学者一般多卖绣帕练手,耗时长收益少,一般来说半个月绣一张可以卖30文。

熟者卖一副绣品,耗时三个月,却有3两左右的收益。

绣坊的管事,一眼就看穿郭盛安衣襟上的绣纹是生手所作,“你这针法在我们这一带的确罕见,是鱼骨绣吧?”

郭盛安恭维:“管事果真见多识广。”

“针法不错,但一看就生疏得很,旁人一张绣帕我可以收30文,这样针法的绣帕我顶多收15文。”

这是折半了。

不过,绣坊可以提供针线和素帕,倒不用自己掏钱投本金。

郭盛安先替雪儿接下来这活儿,用的是棉布材质。

绣帕棉、丝两种材质居多,棉质绣帕面向的是百姓中手头较为宽裕的女眷,这样一来,绣坊对绣娘的针线活儿宽容些;丝制绣帕面向达官贵人的女眷居多,针线活儿要求自然要严苛些。

绣品倒是有棉、麻、丝、毛四种材料,雪儿暂且顾虑不到,得一步步来。

回临水村的路上,大山询问:“雪儿表妹的绣帕,绣坊会收吗?”

“我会督促的。”

晚食前,郭盛安俩舅甥抵达临水村。

桌案上,郭盛安顺带将这话提了一嘴。

大人桌上,除了郭盛安,其他人手中的筷子都没拿稳,吧嗒一声掉桌。

小周氏好会儿反应过来,惊得吞咽干干的喉咙,“龟龟,不得了,雪儿才多大?就能自己赚钱啦?”

郭盛安没说能赚多少,只提了一句帮雪儿接了绣活儿。

大周氏不可置信道:“这,这能成吗?”

郭盛安:“左右带回来的棉帕和针线不贵,即便搞砸了,我和月娘也能赔得起。”

曼儿已经跳脱地欢喜道:“我二姐姐能自己赚钱啦?我二姐姐真厉害!”

金宝咬着筷子,“我多久才能赚钱养家呐?”

他爹娘还指望着他养活呢。

可他除了数钱,别的本事也没有啊。

喜欢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