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67章 陷阱抓到三只活的兔子,一公两母

三日后。

郭盛安带着大山再次来到镇上,得了掌柜准话。

对方见到郭盛安,脸上就笑嘻嘻的,“公子的情况,我已与东家说了。东家也说问及各位公子出处,是历来书肆都有的,咱们也是按照惯例来的,公子字迹出色,东家不在乎那些虚的。

英雄不问出处嘛。”

郭盛安听出来了。

一是:对方含沙射影解释,问及书院不仅是对他,对其他人也一样。

二是:这抄书也是有门槛儿的,换做其他书肆,你不是读书人还真拿不到抄书的活儿。

“那这结算?”

“自然是按照我们之前说的算,一本书88文。”

郭盛安脸上故作松快,“多谢掌柜,也多谢东家了。”

“我去取书籍?素纸我们这边只提供摘抄页数,多余的还得公子自己出钱。公子贵姓?家在何处?我好做个登记。”

郭盛安报了门路,才问及算学书籍。

掌柜纳闷:“公子要算学相关书籍是想?”

“我家侄儿有这方面的天赋,他爹娘也盼着他以后做个账房先生。掌柜不知道,我这侄儿只对数字感兴趣,去私塾能夫子在上面念,他在下面睡得雷打不动,实在不适合花那个钱,才求到我这儿来。

我和我二弟情同手足,再有我也没沾过这方面的知识,得先自学了才能教他,但二弟看得起……”

掌柜从郭盛安得出重要几点。

对方学习能力强,对方和二弟感情好。

再聊及分家一事,掌柜就愈发对郭盛安顺眼了。

“原是如此,你等等,我帮你找找几本有用的。

我朝也考算学,但考得占比很低,最出名的便是前朝有位进士编纂的算学书籍……”

……

郭盛安将东西裹在棉布里,和大山一人背一些,又去集市看了眼,仍没瞧见有驴子卖,便徒步回到临水村。

月娘见他回来,连怀中的玉轩都顾不上,丢给秋兰婶子,就往郭盛安跟前跑。

“怎么样怎么样?定下没?”

郭盛安笑起来,眼尾还是有些褶子,但不失英隽,“定了。”

月娘松了口大气。

这样一来,家中便有个定向收入了。

月娘小声问:“有多少来着?”

“一本书有88文,我抄一个月就能抄完一本。”

“那挺多的。”

其实郭盛安一个月专注抄书不止一本,但谁让他事儿多。

孩子们各项能力培育,都得来问他两句,他自个儿也要装成好学的样子,慢慢提升,所以给家人造成忙碌的样子。

“以后可不止,现在抄书多是话本子,若是能自己编纂,一年收入等于农户十年收入。”

“啊?这么夸张?”

郭盛安:“都是些贵家女眷在看,她们除了在脂粉上舍得花钱,在这些打发时间的话本子上也舍得。”

“原来是这样。”月娘感慨,“我们这些农妇,都是围着灶台田地两头转,她们投胎投的好,还用话本子打发时间,真是人比人啊。”

郭盛安看了看她,道:“女子成亲是二次投胎,我现下帮你解了双手,你不必围着灶台和田地打转,往后也会买下人来伺候你。月娘,你往后日子不会比她们差。”

月娘就喜欢听他说这样朴实无华的情话,不过面上还是羞赧,转移话题,道:“安哥你是想以后写话本赚钱?”

“嗯,是这样,不过得需一个过程。”

凭空写话本?凭空一身本事?

别将任何人当傻子,他真敢这么做了,指不定会被打上妖怪的标签,到时浸猪笼是小,焚全家是大。

他重回这一世,看似平淡,关门过自己日子,甚至对郭盛祺都没出手报复过,但其实小心谨慎,生怕稍有不慎,没有第二次重生机会给他。

……

郭盛全月中才请到假,与郭盛安说及买田地一事。

“得多买些良田和旱地,到时把粮食囤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难得他还能考虑到这层。

郭盛安:“你得顾着你那份短工,田地买多了,地里的活儿岂不是指望着弟媳一人?她一个人即便买了头牛也顾不过来。”

“大哥,有你在我放心,到时候我们家收获的粮食可以分些给大哥。”

郭盛全总觉得自家欠大哥良多,所以想着法儿想回报对方,这样一来,两家粮食累积个几年,吃都吃不完。

要不怎么说,生了个儿子有算学天赋,其他方面也不如意呢。

金宝还是有郭盛全头脑简单的基因在的。

郭盛安:“我一个人也不行,过度劳累对身体损耗高,这次分完家,我都没打算买田地,只买些瘠地建房子便好。”

郭盛全听他这么一说,不由地皱眉,“那我地买多了,还没法种?”

“你可以雇日工。”

种地的日工,一天得花35文。

也不是不行。

没经过大哥提醒,郭盛全还真没想到有请日工的茬儿,毕竟他自己都是帮人做事。经过大哥提醒,郭盛全就心疼钱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太贵了。”

“贵?难道你要向你东家请假,失去现在这份短工活儿?”

“那我还是请日工吧。”

郭盛安安慰他:“你放心,爹娘也是要买田地,请日工的。”

“爹娘做这份决定,也是大哥劝的?”

郭盛安点头,“爹娘可比你好劝多了。”

“!!!”那他还是花那点钱,请个短工吧。

于是,距分家后,郭盛全和郭昌珉两家买良田和旱地,以及决定在六月秋收请日工一事传开了。

一片哗然。

这分家分的,到底分了多少钱啊!

至于郭盛安家中的钱,得留着建房。

秋收前,郭盛安除了抄书,还忙于积攒大石头和石灰一事上。

一千平的院子,不可能每间房都用这些砌,造价太高了,在乡下建这么好的房子,实属不明智。

所以,几间卧房和厨房茅房才用石头建造就行,这样一来,大大消减了银子的损耗。

另外一个出钱的大头是给请来的村民做饭食。

若他没有打猎的本事,这又是一大笔银子支出,所幸分得的肉类还算多。

他除了去山上捡野味,还要去镇上屠宰场瞅瞅有没有猪肉买卖,为建造新家做准备。

猪肉不好买,钱去得也快,但他在陷阱里找到三只活得野兔。

一公两母。

很适合繁殖,以后家中不缺兔肉了。

喜欢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