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74章 安排新房的建设,回报岳家

大山都被自家大舅的耿直噎了下。

接着,就听大舅道:“他过得越惨,我就越舒坦。”

看,老天还是有眼的。

……

石灰那边付了钱,会有人送回村子,倒是省了一笔运输费用。

郭盛安又去看了下牲畜,瞧见有毛驴卖,挑了个品相不错的,回去的路上让大山坐驴背上。

七月份的天,蘑菇冒出了头,每家每户除了砍柴,摘野菜,便是采蘑菇了。

郭家也不例外。

蘑菇头拍一拍,孢子散了,来年原地还能采集新蘑菇。

太阳快下山,郭家人才回来。

郭盛安见了月娘,接过她的背篓,道:“明日我带曼儿去采蘑菇,你和其他孩子们就待在家中。

采回来的蘑菇晒干,过几日我就挑着东西去岳父岳母家看看。”

“啊?不建了房子再去?”

“那得等多久去了?我先张罗好,你和雪儿做监督,能将家建好。到时候我再告诉你怎么个建法。”

“我?我、我不得行吧?”

“怎么就不行了?还有爹娘在呢,没啥大问题。”

小周氏围着自家毛驴转悠了一圈,越看越满意。

瞧瞧这头驴子,它长得真俏啊!

吃草喝水贼得劲儿。

年轻时能拉磨、运货,老了还可以做驴肉火烧!

完美,太完美了。

小周氏摸了摸嘴角,扭头就对郭盛安两口子道:“大哥多谢了,还得是你一直惦记着这事儿。我回屋先把钱给你。”

话是对郭盛安说的,钱是交到月娘手中的。

郭盛安:“我再打个驴车,现在二弟拉货的驴车给你们用。”

“欸,行,回头我给你钱。”

郭盛安摆了摆手,“给什么钱,拿点粮食换就成,你看着给。”

小周氏也没争这些,笑嘻嘻的,“那就先谢过大哥了。”

说话间,石灰也到了。

郭盛安和车夫一起将石灰往院子里搬运。

这会儿要开灶做饭食了,瞧见郭家这么大阵仗,都议论纷纷的。

“郭家这又是要干啥?”

这个“又”字用得实在。

谁家不是地里苦干,媳妇儿孩子抱床上?家家户户的事儿小,几乎一辈子没啥波澜,最多是在分家和养老上有大争执。

唯有郭家,跟窜天猴似的,从大人到小孩,日子越过越好,出的让人津津乐道的事儿也越来越多。

一开始都是农户,怎么才短短半年时间,他们就与郭昌珉家拉开了距离呢?

“之前不是说郭二郎郭老四都买了田地,为什么郭大郎没买吗?他的钱留着盖房子呢。”

“真哒?你怎么知道的?”

“嘿,我儿子要帮着盖房子呗。”

“啥!你咋不早说!”

“欸,你干嘛去?”

“我家儿子也多,我去跟郭老四说道说道。”

“这,你得去村长那里,人是村长帮郭大郎挑的,郭家已经分家了,郭老四可做不了主。”

郭盛安也是为了避免村里有人倚老卖老,才将建房的壮劳力名额交给村长过目,至于郭昌珉那边,以分家为由,拒绝通过郭昌珉推来的所有人。

这也是给郭昌珉下脸了。

郭昌珉在老家伙们那里没脸,好几日没出门,最后瞧见家里腌起咸蛋酸菜,这才抱着孙子出门溜达。后来,老家伙们的话题也瞬间转到腌咸蛋和酸菜上。

……

搬完石灰,郭盛安留几个车夫吃晚食,于是三家今夜是凑一起吃的,一家还拿出两三斤腊味来。

丰盛得车夫多吃了两碗饭。

二房两口子收拾碗筷,郭盛安一家人和爹娘商量着新房建设的问题。

院子具体如下。

一千多平的三进院子,首先是卧房问题。

西厢房做主卧,是郭盛安两口子睡的;东厢房是堂屋和厨房,堂屋和厨房隔座墙即可;内院挖个小湖,小湖中心做凉亭;正房做书房,用于教孩子们知识,自己也可以抄书,届时打个书架,将抄完的书籍摆放上去,一开始书房或许空旷,但日积月累,随着书架的增多,空间不嫌大。

外院可种植些蔬菜瓜果,西面耳房做茅房,东面耳房和后罩房由孩子们自己挑选,如何规划。

至于倒座房,空间大,夏季堆积柴火,当柴房和杂物间,冬季拿来种新鲜菜。 不过,这样一来还得垒个土炕。

南方睡的都是床榻,没人见过炕。

但前朝有北方逃荒来的,可以请教这些北方逃荒来的老人,垒炕的具体法子。

“放心吧,爹帮你打探打探。”

郭盛安没说热炕种新鲜菜,全家便以为垒炕是想一家人冬季能睡着暖和一些。

郭昌珉甚至误以为,倒座房是留给他老两口的,才这么积极。

郭盛安笑道:“那就劳烦爹了。”

孩子们那里也商量好怎么个睡房问题。

柔儿:“爹,我和几个妹妹睡后罩房吧?大表哥睡东面的耳房。”

郭盛安点头,“这样也好,到时后罩房用帘子隔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人住的卧房都用石头砌,石灰补漏,其他房间,包括书房都用土坯。

地窖还是从厨房那边开口子。

郭盛安在素纸上画好地图,第二日,月娘和爹娘便携图纸找上村长商讨去了。

郭盛安这次去岳家没带大山,让他留在家中刨木头。

“先刨木头吧,有什么不懂的,我回来再说。”

“好的,大舅。”

督促完几个孩子功课,郭盛安才将两个大箩筐架在驴子背上两侧,自己又背着一个背篓前往岳家。

背篓里装了四斤干菇、十斤腊肉熏肉、五十斤皮粮、两只腊鸡和两条咸鱼。

路上没碰到新鲜野味,也没有动物粪便,他便加快了脚程。

走到岳家所在的村口,已经有人认出他来。

“哟,这不是老刘头家的女婿吗?怎么有空来?还牵着毛驴儿?带了啥啊这是?”

郭盛安和气地回应,“毛驴刚买的。”

“带了啥?”

“往年岳父岳母接济我与月娘啥,我们便知恩图报啥。”

先是牛头对马嘴,再是答非所问。

那人知晓郭盛安不想应,也就看着她年长,才答两句话,便瘪了瘪嘴,不再说话。

郭盛安疾步走远了,那老婶子才跟身侧的人吐槽:“神气什么?这些年要不是老刘头接济,他们一家人早饿死了。”

“人家这不是回报老刘头了嘛?是个知恩图报的,比很多人好。”

“谁知道拉回来的是什么?遮遮掩掩的,该不会是一堆不值钱的干草吧?”

见一个孩子经过那头驴子,昂头嗅了嗅。那老婶子待郭盛安走远了,才招来小孩:“黑蛋!刚刚你闻啥?是不是驴子两边背篓里装的是驴粪?”

“阿婆!里面装的是肉!好多肉!味道好大!好香!我鼻子可灵了!全闻到了!”

“……”够了!少说两句!

喜欢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