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 > 第8章 我想让你和孩子们过好日子

赵家。

赵大娘这房早早分家,如今是赵大娘的男人当家做主,郭盛安当然是与其交涉。

赵老大面相很苍老,不像郭盛安同辈,倒像郭昌珉那一辈的。

郭盛安开门见山道:“这些年我与月娘很在意大丫的亲事,没少往赵家送东西,是体谅赵大哥没了一个儿子膝下孝顺。说起来,这门亲事我们当时满意,赵家也得了不少好处,没道理出了事你们想撇清关系,如今我与月娘平平安安,亲事没成,东西还不归还的道理吧?

还是说赵家想做那大难临头各自飞,相安无事只字不提,什么都由着你们做主?我记得这个村子姓郭,不姓赵吧?”

村子里大姓是郭,赵家是十几年前逃荒来的,子嗣单薄,这也是赵老大生了一窝的直接原因。赵家想在这个村子开枝散叶,扎下根。

这件事本就是他们赵家不占理,赵家还未扎稳根脚,找来村长族长,理也是占郭盛安这边的。村长他们真要来了,少不得兄弟爹娘的埋怨,怕是以后日子会更艰难。

“盛安兄弟哪儿的话,既然这门亲事算了,我这就叫……去把当年信物找出来。”最后一句话是对赵大娘说的。

郭盛安:“还有这些年借赵家的粮食、钱。”

赵大娘声音尖锐、刺耳:“送的东西哪有要回去的道理!”

赵老大:“闭嘴!”

赵大娘狰狞的表情一收,缩了脖子。

赵老大这才对郭盛安道:“盛安兄弟,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们得好好回忆回忆,到时凑齐了再还回去,你看如何?”

“不用你们回忆,我记得很清楚。”

赵老大脸色一僵,接着就听郭盛安背起时间和地点,郭家借给他们的粮食和钱具体数目。

有些是郭盛安借的,有些是月娘做主借出,后来告知郭盛安的。

背完,郭盛安总结:“粗粮一百二十斤,铜钱两百文。赵大哥你说对不对?”

赵老大笑得很僵硬,“没想到盛安兄弟记性这么好。”

这些,赵家当然有数。

赵大娘肉疼地将钱和粮食数了出来,递给月娘,语气不善:“收了东西,两家就老死不往来了啊!”

“晚娘!”赵老大呵斥了声。

赵大娘这才闭了嘴。

月娘冷嗤:“谁稀得与你家往来?安哥,我们走。”

郭盛安扛起粮食,跟上媳妇儿。

出了赵家,月娘才道:“安哥,还是我来吧,你脚还没好彻底。”

“无事,李大夫都说恢复得好,这点粮食重量不碍事。”

“安哥……”

赵大娘咬牙切齿又羡慕地看了眼两人恩爱的背影,最终收回视线。

以前之所以同意栓子做上门女婿,是郭盛安为人老实,疼媳妇儿,还有一手木匠手艺。栓子过去说不定还能偷学,顺带拉拔下家里。

如今,没了。

……

回去的路上,郭盛安与月娘计算着私房钱,加上这次从赵家要回去的,笼统才四百文。

这对月娘来说很多了,于是劝着郭盛安:“安哥,要不镇上别去了?我们手里握着这些钱,够你彻底养好伤了。”

“得去。”

“为什么?安哥,家中……”

“月娘知晓老三为什么那么大底气,压得我和二弟几十年吗?”

月娘皱眉,郭盛安继续道:“因为他是读书人。只一个小小童生,在家中为虎作伥,让爹娘偏心得没边儿,在外也有人卖几分薄面。若我们的儿子考上功名,大丫她们出嫁后被娘家欺负,即便他们婆家兄弟多,也得掂量掂量儿子功名在身。

民不与官斗,月娘。”

月娘仍没吭声。

郭盛安问:“在想什么?”

“安哥,你如今说话文绉绉的,比三弟更像读书人。”

是嘛。

前世的他的确沉默寡言,做得多说的少,如今的自己让月娘不习惯了?

他放下粮食袋,月娘也疑惑地顿足。

此刻的乡间白皑一片,未到饭食时间,家家户户未燃烟囱。失了烟火气,倒显得几分与世隔绝的清冷,唯有二人伫立在雪白之中。

他上前,拉过她的手,感受到骨节的粗大和厚茧,汨汨的疼流淌过心尖,“月娘,我想让你和孩子们过好日子。”

他何止比郭盛祺像读书人。

有一世的他穿到异世古代,考上状元郎,在场为官,一路飙升,最终成为当时幼帝忌惮的权臣。

满腹经纶又如何?不能给妻女最好的生活,他还算是男人?

所以他做梦都想回来,内心早已制定了一遍又一遍的计划,最终化作无言。

现在说再多也无用,只有让妻女过上好日子,才是他历经千辛万苦所求的。

于是,那能说上几天几夜的话,最终化作一句——

我想让你和孩子们过好日子。

因为想,所以性格突变。

我也会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

从赵家要回来的粮食,是郭盛安夫妻从自个儿嘴里省下来的,所以他并未将粮食扛去主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月娘想将粮食送十斤去二房,感谢大雪封路二弟拉着安哥去镇上的恩情。

被郭盛安制止了。

“如今还没分家,你送东西去他们那儿,单独开火会让爹娘心里不舒坦。”

这次与三房闹僵,最多是大房带头,大房也有理出这个头,毕竟走了趟鬼门关。二房只是顺应而下罢了。

二房始终比他们……说好听点是谨慎小心,难听是胆小怕事。

不过现在的二房也是上一世他的翻版,大哥不说二哥。

粮食送过去,二房不一定收。

“那?”

“金宝不是喜欢镇上的小玩意儿吗?我用木头给他刻一个送过去。”

月娘皱眉,“礼会不会太轻了?”

郭盛安轻哂,“我与二弟以后还会往来,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送完的,这可是救命之恩。”

月娘想了想也觉得是。

聊了几句,话题又扯到龙凤胎身上。

“安哥,你给孩子想好取名没?”

“早想好了,姐姐叫玉凤,弟弟叫玉轩。不仅是他俩,大丫她们也得改名。”

“啊?大丫她们也要改名?”

郭盛安浅笑:“以前是我忽视了闺女们,以后不会了。”

月娘其实想说乡下女娃娃都这样,招娣来弟这样的名字多得去了。更何况安哥并未忽视过孩子们,农闲出去做工,安哥都会带东西回来……

但。

她有些发怵现在的安哥。

好像从镇上回来后,安哥就像变了一个人。

熟悉又陌生。

喜欢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古代种田文里,老黄牛大房不干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