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 第1021章 站而屈人之兵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1021章 站而屈人之兵

作者:烽火重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0:46 来源:书海阁

“哈哈哈,典藏华夏搞笑担当,太宗皇帝!”

“白起:我的确需要战才能屈人之兵,不过是这个“站”!”

“我一站那,六国的兵马动都不敢动哈哈!”

观众们一见到太宗皇帝的苦瓜脸,就笑得乐不可支,不知为何,每次看到太宗皇帝吃瘪,他们总能想起一个道理:

原来人的快乐,真的能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一想到这,不少观众更是哈哈大笑起来。

话分两头,太宗皇帝这边可就惨了,白起这么一说啊,其他皇帝还能忍住不小,多少给他点面子,但咱霍小将军可是当着他的面就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

“去病!”太宗皇帝狠狠白了他一眼。

霍去病捂住嘴巴,把目光看向正对着太宗皇帝的秦俑,嘴巴一鼓一鼓,最后还是忍不住爆笑起来:“哈哈哈……”

秦俑定了定神,转身过去,他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一般不会笑出声。

唉,要说高句丽之战啊,大唐还是有机会赢的。

即便安市城易守难攻,大唐天团也想出了一个办法。

灰色之镜中。

“李道宗,朕令你在安市城东南铸就土山,徐徐逼近安市城!”

李世民傲立帅帐之中传令道。

这样一来,土山既可以防御敌人的偷袭和利箭,又可以充作唐军的城墙。

显然,在交战之前,大唐天团就已经意识到,打安市城必然是一场持久战。cascoo

和先前的野战不同,这会人家已经亲眼见识到唐军有多强悍,压根不敢再出击迎战。

也正因此,打安市城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攻坚之战。

唐军高筑墙,又不断派士卒挑衅进攻,再用冲车炮石击毁城楼!

但这一次,安市城的守军战意出奇的高,不断地增高城墙抵挡,立木栅随时堵塞被毁之处。

不过,哪怕战局发展到这里,唐军依然是勇不可挡,一直都处于攻城的状态。

李道宗所部的唐军昼夜筑山不息,没过几天,唐军堆砌的山顶就高出了城墙几丈。

李道宗站在土山山顶,俯视着安市城城墙,心中一阵畅快。

之前还得仰望他们,这会,唐军才是居高临下!

区区安市,唾手可得!

“轰隆!”

土山的一边传来轰塌声,李道宗循声看去,正见土山倒了一片,许多站在上面的士兵失足坠死。

自己主导的工程,居然还没开打就已经塌了?

一向能征善战的李道宗突然着急起来,这土山会不会继续塌不下去,敌人会不会趁乱来进攻土山?

自己现在该怎么办?

一连串的问题涌出,慌乱之中的李道宗竟是忘了沉稳应敌。

来不及多观察下局势,他迅速让士兵撤出土山。

以至于,他忽略了,土山这一塌,也把安市城城墙给压坏了一角。

这时,若是他能以此转移士兵的注意力,集中兵力往那个缺口猛攻,以唐军的战力完全可以得胜。

见唐军慌了阵脚,城内的高句丽守军大喜过望,迅速整顿兵马杀来,唐军本来接的就是撤退的命令,压根无心再战,很快,一座他们费尽心力建造的土山,就被高句丽守军轻松拿下。

“可恨!”

现代世界,太宗皇帝紧紧握住拳头:“就差一战,就差一战了!”

“此山一塌,太宗皇帝将无法在寒冬来临之前,战胜高句丽了。”

白起站在一旁,冷静地分析着局势。

打这种战线拉长的仗,粮草永远是硬伤。

尤其是贞观时期的李世民和文武大臣,他们十分注重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以至于打仗都会最大化地减少劳民伤财的程度。

隋炀帝三征辽东,累计兵力340万,民工680万,累计1020万人,为此给国内带来的困难不可估量。

因此,李世民出征只带了十万的军队!

4万军走海路,只派6万陆军奔赴辽东战场!

大唐为什么一边打还能一边繁荣,就是因为往往能以极少的代价获得极大的胜利!

他们出的不仅仅是本土之兵,还会让突厥等附属国也跟着出兵,这就大大减少了唐朝内部的压力,也是天可汗制度最具优势的地方之一。

大唐灭东突厥,各路不过10余万,又有李靖深入腹地,三千灭突厥!

灭吐谷浑,李靖实际上只动用了4万多兵马!

到现在和唐高宗时期的打高句丽,大唐都征集了不少异族兵马!

高句丽与突厥、吐谷浑等游牧民族不同,他们依托险阻,构建出了一套完善的纵深防御体系,大唐要想再靠奇袭灭国就比较困难了。

也正因此,同样是打高句丽,大唐付出的代价远少于隋朝,以至于这次太宗皇帝虽然未能灭国而返,但大唐并未消耗多少根基。

再加上,李世民对国内的形势也疑虑重重。

当时,太子李治初立,无论是对国内的功臣望族,还是对外部的薛延陀、西突厥等附庸国,威望都还不足。一旦有事,李世民必须尽快返回坐镇大局!

也就是说,天可汗在这一场战争中,是绝不能被困住的!

这也是李世民在这场作战中,没有像当年虎牢关一战那般畅快肆意,不敢追击的客观原因,他必须得考虑本国的大局。

他到底,已经是大唐的皇帝,而不是天策上将了。

因此,在这次高句丽之战中,本可以先奇袭乌骨城,夺取其中辎重粮草,再打安市城的唐军,最终还是放弃了不攻安市,直下鸭子江的战略构想。

“安市城守军之所以如此抵抗,还有部分原因,乃是太宗皇帝放出了攻破安市,男子尽屠”的狠话,这就导致安市守军的抵抗格外激烈。”

对后世各种战争,早已研究透彻的汉武帝,徐徐开口道:“正如墨翟先祖所言,以暴制暴,最后只会换来更大的暴力。”

“驻跸(bì)山之战,唐皇以三万兵力打败高句丽援军15万,和当年的虎牢关之战皆为一场经典大战。”

“由此可见,唐皇依然还是天策上将的余勇,唐军依然具备奇袭的实力。”

汉武帝一边说,一边走到太宗皇帝身旁,抬头看向灰色之镜:

“朕看后世有史学家推算过,高句丽当时守军足有六十余万,若想以10万之军扫平具备城墙堡垒的高句丽,就必须出奇制胜。”

“可惜,由于唐皇在场,导致你的将士打得实在是束手束脚!”

太宗皇帝:“!!!”

喜欢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