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 第1125章 若有不讳,义不独生

“华神医,还有个人等着您救!”

太宗皇帝在一旁着急了,怎么会没人需要华佗呢,他的女儿可一直饱受气疾摧残!

想起当年的观音婢就是因此而死,太宗皇帝无论如何也不想再承受失去李丽质的痛苦。

“谁?”华佗问道。

“我的女儿,李丽质,她如今才十八岁,便已染上了气疾,我找遍天下名医都毫无办法,不知华神医,可有救命之策?”

华佗一听是气疾,神色这才凝重一些:“既是气疾,的确可为重病,你且带老夫去看看你女儿。”

带不了啊……

江逸寻思着,他现在还没办法能带古代人到另一个古代。

太宗皇帝看了眼,见江逸一眼为难,便知这事情行不通。

但江逸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在心中快速思考主意。

中医最厉害的地方之一就是望闻问切,不能切,望闻问总行吧?

古代的“气疾”,包括“肺气、心气、肝气、脾气、肾气”。

用今,当年的长孙皇后,和现在的李丽质的病,有可能是呼吸道系统疾病、心脏病、肝病、肾脏疾病等。

这几种病就是现在的医生要治疗也十分困难。

他打开时空之镜,上面出现了李丽质在御花园里游玩时,不小心咳嗽的模样。

华佗定睛细看,问太宗道:“这症状何时开始初显的?”

“孩童时,但那时症状并不重,而且太医开的药都能压住,后来那些药的效用越发减弱,现如今太

医也束手无策,只有短暂调养之方,无法根治。”

“让她伸伸舌头。”

华佗说道,看到这画面,他大概就知道自己见不到这个女孩了,也就没办法把脉,只得从身体的其他特征来分析。

江逸心念一动,让李丽质可以听到太宗皇帝的声音。

太宗皇帝很快按照华佗的吩咐,让李丽质把一切都照办。

“这样,老夫先开一副药方,让她按照此法服用三月,以观后效。”

华佗拿起毛笔快速书写了一份药方:“现在开始医治不太太晚,要是再晚个一年,恐怕只有神仙才能救了。”

“江逸,快,快把这药方给丽质!”

太宗皇帝把药方塞到江逸手里,向华佗连连道谢,一点也没有皇帝的架子。

江逸看着这样的太宗皇帝,心中感慨万千,要说这李世民,其实命也不好。

作为李世民的结发之妻,一个和李世民留下千古佳话的皇后,长孙无垢三十六岁就去世了。

而那一年,李世民自己也才三十七岁,相当于不到四十就失去了无可替代的发妻。

想想吧,当一个功高盖主的男人在外南征北战,刀口舔血,却在朝中有不少对手时,

当一个皇宫里上至嫔妃,下到宫女等等都已经在太子的笼络之中,随时可以谄媚李渊杀掉他时,

有这样一位妻子,代替丈夫孝顺他的父皇,并主动同后宫妃嫔交往,以弥补丈夫与皇帝的嫌隙,让皇帝舍不得对自己的丈夫下死

手。

当自己的男人登上皇位,自己贵为皇后,自己的哥哥也可以享受从龙之功,让本家荣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时,

有这样一位妻子,让她的哥哥舍弃从龙之功,辞去高官厚禄,以防本家势力太大,对自己的丈夫产生威胁,始终把丈夫放在至高无上的第一位。

再想想,当一个男人在朝堂上和那个铁头王吵得不可开交,一次次被铁头王搞得下不来台,想要做掉他,干掉这个铁头忠臣时,

有这样一位妻子,转身回自己的宫中换上朝服肃立于庭中向这个男人行礼,恭贺他道:

“妾闻主明臣直,如今魏征如此耿直,自然是因为陛下已经是明君,我怎么能不向陛下道贺?”

哄男人的最高境界在那一刻被体现的淋漓尽致,既安抚丈夫的心,又保下了一位重臣,不让丈夫做出会后悔和阻塞忠言的事。

当一个男人突然生了重病,久治不愈时,

有这样一位妻子亲身照料,衣不解带的侍奉他,还在自己的身上随身带了一包毒药,对这个男人说:‘若有不讳,义不独生’。

最后系毒药一事被部分后世质疑为《资治通鉴》虚构。

原因是认为,当一个皇帝重病,你把毒药随身携带,又瞒着皇帝这不是找死么?

之所以这是长孙无垢瞒着太宗皇帝藏在衣服里的,出自这两句话:

【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曰:“若有

不讳,义不独生!”——《资治通鉴》】

【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资治通鉴》】

前一句是太宗皇帝重病时的记载,后一句是长孙无垢死前的记载。

细细一看,从前面一句无法得出长孙无垢瞒着李世民。

在这件事情上,光是后半句字面意思就是:

长孙无垢经常把毒药系在衣袋上,说:“若有不讳,义不独生!”从前半句的上得疾来看,话题的主语是“上”。

也就是说,长孙无垢是在李世民病榻上对他说的,你若有不测,我义不独生。

如果这是对别人说的话,在‘若有不测’前的曰字必定会再来一个主语。

古人写史可能有主观成分,但一群史官成书时的严谨程度应当无可置疑。

怀疑者的观点是认为:一个皇后随身带着毒药侍奉皇帝,若皇帝真有不测,长孙家铁定脱不了干系,绝对会被世人怀疑是长孙无垢害死了皇帝。

这个观点把大唐的其他机构当成了虚设。

首先就把太医当成了蠢货。

皇帝是不是病死,皇后是不是服了自己荷包里的毒而死,一群太医会分辨不出来?

当然,也有观点会认为,长孙家势大,完全可以收买太医,把太宗是被毒死的事情隐瞒,说他是病死的啊。

这就相当于把大唐的其他文武当成了蠢货。

贞观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房玄龄、程咬金等其

他和李世民出生入死,又同样手握重权的文臣武将能不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能任由你长孙家胡作非为?

再加上魏征那个铁头王在,别看平时吵吵嚷嚷的,太宗皇帝真要没了,他铁定比谁还要伤心,一旦有所怀疑,能不查个水落石出?

更何况那时候的李世民顶多也就是三十出头,那些文臣武将可都还忠着呢。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长孙家也不可能瞒得住真相。

因此,欺瞒太医,伪造死因这个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

自然,皇帝就算真死了,也可以被证明和皇后的毒药没关系。

一旦太宗皇帝真有不测,皇后服毒自尽,只会成就又一段佳话。

但这还有一个大疑点:皇帝万一活下来了怎么办?

喜欢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