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 第1224章 他是谁?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1224章 他是谁?

作者:烽火重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0:46 来源:书海阁

是啊……

如何了得?

清朝错过了最关键时期的雍正,人亡政息。

大宋错过了最关键时期的范仲淹,错过了整肃吏治最好的阶段。

江逸叹了口气,历史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无奈。

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做了一件小事,就改变了整个历史的走向。

一个厉害的人分明做了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最终却还是被历史洪流吞没。

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多了,人们才有了生不逢时这个遗憾。

出现的时间、碰到的人、遇到的事情、个人能做的事情,都很关键,似乎一旦有哪里出了偏差,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要知道,范仲淹在历史上,整顿官僚机构的六项措施,对整个大宋的病根而言,只不过是个极其微小的改革。

至于它的其它四项,如“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摇役”等,更谈不上是彻底的改革。

可哪怕只是这样,在庆历新政的“十事”宣布之后,“修武备”一项就因众多大臣反对而取消。

修武备,是范仲淹建议在京城附近地区召募强壮男丁,充作京畿卫士,用来辅助正规军。

这些卫士,每年大约用三个季度的时间来务农,再花一个季度的时间来教练战斗,寓兵于农,既可省下给养之费,还可以发展农业,鼓励农桑。

可惜,这事没能落实。

其它各项同样如此,虽然从庆历三年(1043年)十月就开始推行了,但也没办法贯彻下去。筚趣阁

仅仅只是这样一点微弱的改革,当时许多官吏就已经认为“规摹阔大,论者以为难行”、“任子恩薄磨勘法密,侥幸者不便。谤毁浸盛,而朋党之论,滋不可解”。

最终,庆历新政最后在守旧官吏的激烈反对中,宣告失败。

“先祖,这事怪不得您,您一人之力,又如何敌得过那些世家大族?”

江逸抱不平道:“自古以来,变法除去需要变法强臣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无条件信赖的能君,两者缺一不可,这又岂是您的过错呢?”

“是当今皇帝没有大刀阔斧的决心,是世家的势力太强,但您的变法却是真正可以富民的。”

江逸心念一动,时空之镜上出现了一批正在勤勤恳恳办公的官吏,和之前那些聚在宅院里慵懒散漫的世家官吏形成了鲜明对比。

范仲淹看到这幕,嘴角止不住地咧开。

江逸继续道:“由于庆历新政的推行,许多碌碌无为和祸国殃民、贪赃枉法的官吏被开除淘汰,使得一批务实能员被提拔到了重要的岗位上。”

“官府的行政效能因此得到提高,财政、漕运等状况皆有所改善,萎靡的官场民生开始有了起色。”

庆历新政时期的财政建树,漕运灌溉等各种状况,皆浮现在时空之镜上,范仲淹和观众们看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范仲淹虽然知道新政会带来的影响,但他从来没办法从宏观的角度看到改变,江逸实现了他这个心愿。

画面之中,正直的士大夫纷纷赋诗填词,对新政极尽赞扬,民众也为之欢呼雀跃,仿佛看到了复兴的希望。

“新政太好了,范参知是真正心系我们老百姓的人啊!”

“我们大宋肯定又能发展起来了,现在可是前程大好!”

“我已经写好了一首词,专门用来褒奖新政的,这位词友与我论论如何?”

观众们看到这景象不由跟着笑了起来,但一想到庆历新政实行没多久就失败了,不由又为百姓们以后的日子感到担忧。

现在有多开心,靖康之耻的时候就有多难过啊,虽说这并没有发生在仁宗时期,但如果仁宗时期能够实行这一场变革,也许一切都会好不少。

范仲淹虽然不知道靖康之耻,但他看到这样的景象,从最开始的笑容满满,到现在,逐渐满脸愁容。

“这样的景象,若是能再持续下去,老夫死又何妨?可惜,可惜老夫没能做成商鞅,大宋没能迎来一个孝公!”

范仲淹连连叹气,看向江逸道:“庆历新政失败后,大宋的土地兼并日益严重了,冗兵资费更是加倍……”

“修武备,那些人为什么不同意修武备,原因就在此处,他们想要从中拿钱,想要中饱私囊,却置大宋的黎民百姓于不顾,不把百姓当回事!”

“等到朝廷财政空虚了,他们又开始拼命地进行搜刮,农民和士兵的斗争刚刚下去,各地农民又开始新的斗争,这样一个内忧外患正在不断加剧的国家,若是不实行一场大的变革,将来如何能够保全百姓……”

范仲淹抬头望向天空,发出一阵极为沉重的叹息,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心情了,他满腔的愁绪没有地方发泄。

这么多来,他不知道积压了多少痛苦在心底,以至于如今病入膏肓,却毫无办法。

“后世啊……”

范仲淹喊道。

“晚辈在。”江逸郑重应道。

范仲淹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陛下之后……如何啊?”

“老夫,本不想问,可老夫实在是做不到,置黎民百姓的生计不顾……”

范仲淹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他实在是不想再忍了,他想要找一个人尽情地诉说自己的心事,想要有一个人能够懂自己。

这个人,他本来期望能是自己效忠的陛下,可惜,就是陛下,也挡不住那些贵族官僚啊,还经常会受到挑拨。

江逸回道:“宋仁宗之后,大宋先后迎来了宋英宗、宋神宗等等,待到神宗时期,也出现了一个变法。”

“哦?神宗时期也有变法?”范仲淹惊诧道,随即忐忑地问:“那……变法成功了吗?”

“神宗时期是谁的变法呀?”

“就是啊,原谅我孤陋寡闻,我可从来没听说哎!”

“呜呜呜,历史老师在哪里,快出来给我补补课吧!”

观众们十分好奇,范仲淹主导了庆历新政他们不知道,宋神宗时期也有个变法,他们也不知道,好歹也是华夏文明啊,怎么能什么都不知道呢。

弹幕涌现在江逸脑海,江逸暗想:唉,这又是一个提起事迹,很少有人知道,但一提名字或者他的诗句,就几乎所有华夏儿女都知道的人了。

那么,他是谁?

喜欢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