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 第1228章 杨六郎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1228章 杨六郎

作者:烽火重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0:46 来源:书海阁

“兄弟们,我们的陛下来了,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

“跟辽人拼了,就是死也不能在陛下面前丢脸!”

“哈哈哈,陛下能来,说明他对战事很有信心,我们怎能让他失望?!”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阵阵山呼万岁之声响彻云巅,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军民一下子多达几十万人。

欢呼声传到几十里外,刚还气势汹汹的辽兵得知这个消息,见到宋军这个状态,不由面面相觑,惊惧无比。

一时之间,他们的阵型居然都乱了。

典籍记载,这一日:“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当你比别人更凶时,别人自然也就凶不起来了。

当你跟别人讲道理,别人非要耍流氓时,那你也得来点硬气的,这样你就会发现,刚还耍流氓的人居然开始讲起了道理。

要知道,孔老夫子之所以可以以德服人,可不单单是靠张嘴啊。

孔子的徒孙荀子,在《荀子非相》里用这样的语句描述了孔子的相貌:仲尼之状,面如蒙倛。

意思就是说,孔子的长相看起来就像是驱鬼的神像。

蒙倛是古人在腊月驱鬼时所画的神像,相貌凶神恶煞,非常吓人。

再加上《史记》里边有关于孔子外形的记载,提到了孔子身高九尺六寸。

按照春秋时期一鲁尺等于20.5厘米来算的话,孔夫子的身高足足有1.97米。

如果司马迁写《史记》时

用的是汉尺来形容,那么1尺就等于23.1厘米,孔夫子的身高就是2.2米。

再加上《吕氏春秋》里写道:“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

大儒庄子亦说:“孔子力能叩关”。

试想一下,一个长相凶恶,身高2.2米,还配着把剑,还带着一堆弟子,外加门下弟子三千的大力士站在你面前和你讲道理,你敢对着他耍流氓么?

辽军现在就是这种状况,宋军士气受挫时,他们嚣张的很。

可眼下,竟是连萧太后都不得不提高警惕。

宋真宗在转了一圈之后,心中大喜过望,还好自己没听那些软弱大臣的,他们简直就是废物,一个个都是软骨头,险些让朕也做了苟安之君!

想到这里,宋真宗立刻把军中事务全部委托给了寇准。

寇准接下旨意之后独自决策,军中再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画面快速转动,辽人的数千骑兵乘胜迫近到潭州城下,寇准一声令下,宋兵果断出击,一战杀死和俘获敌人大半,宋军战力由此可见一斑!

宋真宗回到行营之后,从刚才的激动之中回过神来:辽人那么可怕,还是得小心些才好。

于是,他暗地里派人去看了下寇准做什么,得知寇准正在和杨亿饮酒赌输赢,唱歌玩笑欢呼,他的心这才放下大半:

“寇准如此志在必得,朕还需要愁些什么?”

在双方僵持了十几天后,辽国方面终于遇到了一定的困难。

尽管他

们这次出兵进展十分顺利,但战线实在拉得太长了,以至于补给非常困难。

再加上他们孤军挺进宋朝腹地,万一战败,后果不堪设想,宋军在这十几天已经杀了他们几个大将,让他们损失了不少兵将,再打下去绝不利于占据。

和宋真宗这般软弱之君不同,萧太后在这方面十分务实,早在出兵之前,她就已经做好了可以打,也可以和的策略。

见辽军失去占据,加上孤军深入,已经很难具备取胜的希望,于是就听从了降将王继忠的建议,派人进入澶州,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

“息战?”寇准一听,立即摇头讽刺:“不是你们自作主张来打我们的么,如今打不下去就想跑,就想要我们息战?”

“大宋皇帝,我们辽人也不是好欺负的,之所以不愿再打,是因为顾及到你御驾亲征,看在我们两国并非水火不容的情况下,才愿意给你一些面子,你们若是给脸不要,那我辽军必将与尔宋军鱼死网破!”

“那就看看是谁死!”

寇准猛拍桌子,一副随时要干架的模样。

辽国使臣深知寇准是个十足的主战派,也不和他争论,把目光望向宋真宗:“大宋皇帝,难道这大宋的朝堂,是由宰相做主么?”

“自然不是,寇准——”宋真宗盯了寇准一眼。

寇准欲言又止,在辽人使臣面前,纵然他再怎么刚正,也得给足皇帝面子。

“议和之事,朕

会好好考虑,你暂且退下。”宋真宗看向使臣。

使臣行礼之后,嘴角露出浅笑,缓缓退下。

“朕觉得答应辽人议和,宋辽战争不需要再打下去了,若能以金银珠宝,换来百姓安居乐业,止戈为武,何乐不为?”

“陛下,您这是养虎为患啊,辽人此次之所以不敢再犯,是因为其战线太长,而今又拿不下我们的城池,军心已乱,我军只需再耗其数日,便可以逸待劳,使其国内再增粮草,耗其国力,再坏其军心!”“到那时,辽军将进退不能,我军再以雷霆之势与之决战,必能让辽人溃不成军!”

寇准心里早就有了一系列筹划,但他没有办法!

他不是皇帝,他必须得到宋真宗的许可。

为了让宋真宗能够放心,寇准说道:“哪怕是擒住萧太后,也未尝不可。”

“就算擒住萧太后,又如何?”

宋真宗突然语出如雷:“朕不喜欢战争,对于辽人,我们应当拉拢,而非树敌。”

“今日杀了萧太后,明日就会来个陈太后、刘太后,辽人总是会有新的首领,我大宋能杀得完么,你寇准又能杀得了几人?”

“趁如今,我们已占据先机,何不与已经陷入弱势的萧太后和议,如此一来,萧太后就会明白我大宋君臣的良苦用心,在日后必能与我大宋和睦相处。”

“陛下说的对,我们没有必要和辽人陷入不死不休的局面,得饶人处且饶人!”

宋真宗

的话很快迎来了一大堆臣子的吹捧,他们早就不想打仗了,在这又赚不到钱,还得往里面贴。

现在更是跟着皇帝亲征,把脑袋悬在了前线,那些士兵死了也就罢了。

自己要是死在这,那以后还怎么享乐?

寇准眼看形势对自己已经完全不利,但为了大宋,他还是想要孤注一掷,便硬着头皮说道:“既如此,微臣恳请,陛下能让辽人向我们大宋称臣,让他们献出幽州地区,如此,才可和议。”

宋真宗很不喜欢战争,甚至说是害怕战争。

他心里只想不断地笼络辽人,对寇准的建议嗤之以鼻:献出幽州?人家没把大宋打废就已经不错了!

就在这时,又一个文臣,不怀好意地瞥向寇准,说道:“寇相此言,分明是不想让我大宋与敌修好,莫非,你是希望通过战争来抬高自己的地位?”

“寇相,请问你是想……养战自重么?”

宋真宗的脸色立马变了,寇准万般无奈,摇头叹息。

对这样的朝廷,他除了失望还能有什么呢?

寇准只得俯首,冲宋真宗道:“微臣,同意议和……”

“这就对了。”宋真宗点头,“曹爱卿——”

曹利用十分开心地站了出来:“微臣在!”

“你这就和使臣去辽军中商议大宋每年给辽人的岁币,百万以下的数目可答应。”

宋真宗财大气粗地说道,心里想着:大宋最不缺的就是钱,给别人点算什么,只要能和别人搞

好关系,怎么样都好说。

“啊!我想杀人了!”

观众们彻底气到不行了!

“我的天啊!我本以为大宋就赵构一个昏君,没想到赵构的祖宗也是这样,这是怎样一个大家庭啊,这宋朝皇帝怎么也这么奇葩!”

“老天爷啊,打得过却要议和,这特么是什么习惯啊,怎么就站不起来啊,有钱也不能白给啊!”

“绝了绝了,宋史看得真气人,这里不会有戏剧性的夸张成分吧?”

“呵呵,楼上,作为一个宋史痛恨学者,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百万以下都可以答应,这是宋真宗历史上亲自说的话。”

此话一出,观众们顿时炸锅到不行,许多人气得捶胸顿足,恨不得把床都给拆了。

外国观众看得嬉皮笑脸:“瞧瞧,瞧瞧,华夏文明也不全是牛逼的嘛!”

“哈哈哈,大宋的皇帝真丢脸,不是说赵匡胤是陈桥兵变得的皇位吗,他的子孙怎么一点都没学到他?”

“我看了看华夏的史书,赵匡胤之后是他的弟弟赵光义继承了皇位,像赵构赵恒之类的,应该都是赵光义的后代,真是太窝囊了。”

外国观众们交流得不亦乐乎,殊不知在他们正在逐步了解更多的华夏文明,知道一些垃圾皇帝算什么,华夏任何一个朝代,都不缺英雄。

直播间画面之中,曹利用接下命令后,寇准等人也都退出了议事堂。

寇准背着宋真宗把曹利用召到了自己的幄帐。

走到剑架子旁,把上面的剑拿起,十分严肃地对曹利用说:“虽然有皇上的许诺,但你答应辽人的钱粮不能超过三十万。”

“如若超过这个数字,你大可以看看本相的剑够不够锋利!”

曹利用闻言吓得把话牢记在心,等他到辽军之后,果然以三十万达成而回。

而在宋真宗下定决定和议之前,他还收到了一样东西——

边防大将杨延昭派人送来的奏折,上面写着:

“末将启奏陛下,如今敌军人困马乏,辽国已是强弩之末,而我军士气高涨,正应该趁此良机,扼守各路要道,对敌围而歼之,然后再乘胜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

杨延昭,一个许多华夏人都很熟悉的名字。

没错,他就是——杨家六郎。

喜欢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