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 第1401章 不可死矣!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1401章 不可死矣!

作者:烽火重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0:46 来源:书海阁

江逸摇头道:“有人可以看到,有人不可以。”

“后世网络发达,混淆视听的人非常多,许多缺少辨别能力的人就会被一叶障目。”

“就比如一个人说先祖您因为吃了饭,所以算不得是英雄,许多人就会跟着抓这点不放,认为自己好像看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他们总是要求一个英雄完美无瑕,但实际上只要是人怎么可能没有人有缺点,在这点上,晚辈个人认为,我们确实有需要向外域人学习的东西。”

江逸说道:“我们总是喜欢找一个优秀的人身上的缺点,以此来证明他并非无暇,想让自己的不好变得心安理得,想要证明再优秀的人也是有缺点的。”

“但在晚辈看来,这些压根不需要证明,一个人,乃至于一个群体要是只盯着缺点不放,又如何能够更进一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说的就是此理,但总有些后世是见不贤而自满。”

“但这些也已经好转许多了,后世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重新开始博采众长,不再闭关锁国,推动文明走向世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外域的优秀文明为己用。”

江逸始终坚信这点,虽然还是有不少崇洋媚外者,但意识觉醒的人正在越来越多。

文天祥仔细听着江逸的话,心里总算是好受了些。

虽然他立志要收复旧土,保护百姓,但他很怕后世再出一个大宋。

“富有但孱弱,就会被一群强盗盯上,后世一定要有明辨是非之能……”

文天祥叹息道:“大宋就是如此,自高宗开始,但凡有一朝之君对抵外之事坚定不移,大宋江山断不至于如此局面。”

“是的,先祖,晚辈有几个问题想问您。”

江逸觉得,是时候该拉入正题了。

文天祥问道:“何问?”

江逸回道:“晚辈知道,先祖您肯定不喜欢现在这样的自己,但晚辈想说的是,您会后悔么?”

“如果您同意元人的要求,现在的您会是元廷的重臣,会享受数不尽的荣华富贵,绝不会才四十有余便英年早逝。”

“可您不同意,换来的仍然是许多后世因为您没能绝食成功,而否定您,诋毁您,用自己的性命换来了这样一群嘲讽,您是否会觉得不值?”

江逸由衷问道:“根据典藏记载,受到要挟的不仅仅是您,还有您的妻女。”

“您在狱中时,曾收到过女儿柳娘的来信,知道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忽必烈想要用骨肉亲情来要挟您投降,只要您点头,就可以和自己的家人团聚,他们再也不用过为奴为婢的生活。”

在元时为奴为婢,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江逸心知,文天祥先祖,比谁都明白。

“可是先祖您依然没有向强权低头,而是在写给自家小妹的信中说”

“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

“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江逸声色并茂,直播间的观众被这段话深深吸引,许多刚才曲解文天祥的人这才明白,原来文天祥先祖仍然配得上英雄二字!

“我的天啊,这样的人不是英雄,还有谁是!”

“没错,之前是我误解文天祥先祖了,先祖顶着那么大的压力都没有屈服元人,吃点饭怎么了,这不比光吃饭不办事的人好多了?”

“我承认我刚才对先祖说话的声音大了点!”

“唉,感觉英雄的结局注定是不好的,我很少见过有哪位英雄是善终的……”

华夏观众不由脑补文天祥妻女的结局,心中感慨万千,如果换成是他们的话,他们绝对做不到像文天祥这样。

“看吧,你们的大夏的英雄就是讲牺牲的,压根就没有十全十美,这都是没有上帝庇佑的缘故!”

外域人打字道:“我现在也开始喜欢文天祥了,但他很可惜没有生在我们糙米,否则一定可以有个好的结局,最起码我们作为后人不会听风就是雨。”

“是啊,刚才我看就他们自己骂的最凶,现在一个个又夸起他来了,他们心里的英雄真不值钱,只需要用几句话就能颠覆他们,一点立场都没有。”

面对外域人的嘲讽,许多观众咬牙切齿,纷纷在弹幕中回怼。

江逸继续说道:“世人皆知出师表,却很少有人知道,先祖您也曾写过一片狱中家书。”

江逸疯狂调动自己的脑细胞,回忆出了这篇文章。

他试图从里面挑几句好的,却发现,里面少了一句,都失去了灵魂。

从这篇文言文中,便可知晓,文天祥之心。

他起身,踱步在监狱之中,当着直播间几十亿观众的面,把这篇文章朗诵了出来。

“父少保、枢密使、都督、信国公批付男陞子。”

“汝祖革斋先生以诗礼起门户,吾与汝生父及汝叔同产三人。前辈云:“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

“吾与汝生父俱以科第通显,汝叔亦致簪缨。使家门无虞,骨肉相保,皆奉先人遗体以终于牖下,人生之常也。不幸宋遭阳九,庙社沦亡。吾以备位将相,义不得不殉国。”

观众们不知不觉,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住。

他们仿佛被带到了一个世界,仿佛看到了一个将死之人站于牢笼,心中思念家乡和亲人,却不得不以死报国……

“汝生父与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

“吾二子,长道生,次佛生。佛生失之于乱离,寻闻已矣。道生汝

兄也,以病没于惠之郡治,汝所见也……”

“呜呼,痛哉!”

“吾在潮阳闻道生之祸,哭于庭,复哭于庙,即作家书报汝生父,以汝为吾嗣!”

“兄弟之子曰犹子,吾子必汝,义之所出,心之所安,祖宗之所享,鬼神之所依也!”

“及吾陷败,居北营中,汝生父书自惠阳来,曰:“陞子宜为嗣,

谨奉潮阳之命。”及来广州为死别,复申斯言。”

“传云:不孝,“无后为大。”吾虽孤孑于世,然吾革斋之子,汝革斋之孙,吾得汝为嗣,不为无后矣。吾委身社稷,而复逭不孝之责,赖有此耳。”

“汝性质闿爽,志气不暴,必能以学问世吾家。吾为汝父,丌得面

日训汝诲汝,汝于“六经”,其专治《春秋》,观圣人笔削褒贬、轻重内外,而得其说,以为立身行己之本。识圣人之志,则能继吾志矣。”

“吾网中之人,引决无路,今不知死何日耳。《礼》:“狐死正邱首。”吾虽死万里之外,岂顷刻而忘南向哉!”

“吾一念已注于汝,死有神明,厥惟汝歆。仁人之事亲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汝念之哉!”

“岁辛巳元日书于燕狱中。”

江逸话音落下,直播间里,一些听懂的观众不由潸然泪下,哪怕是半知半解的观众,也似乎从其中,读懂了少许先辈之心。

文天祥听着这些自己写下的文字,怅然长叹,他红着眼眶,回答江逸的问题道:“嗨……”

““悔?有何悔矣?”

“我父自我少时,便教我是非对错,教我明善辩恶,无论我之举动是否能对后世产生影响,是否会被后世理解,我依然是我。”

“只要做对大众有利,对百姓对的事情,问心无愧,就算举世皆不知我,又有何妨?”

“后世可知,我为何断食之后,又要饮食?”

文天祥坦然道:“当年,吾绝食八日而未死,于饥肠辘辘之中痛定思痛,才知不可轻死。我但凡还有一口气在,便仍可为百姓抗争一日,那些抗元之士便有了一主心骨和方向。”

“后世啊,生而在世,肩之所担,让得人总有事不得不为,大多时,活着,比死还难矣……”

喜欢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