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 第327章 和珅的诡辩!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327章 和珅的诡辩!

作者:烽火重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0:46 来源:书海阁

“爷爷,您听,这事情,确实不能全怪孙儿啊,孙儿也是实在没办法!”

乾隆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和珅马上附和道:“圣祖爷,奴才一直为了一直大清肝脑涂地,丝毫不敢因私废公,一不拿科举之钱,二不拿赈灾之钱!”

三是办不成事也不拿钱,但和珅可不敢明目张胆的说。

“奴才深知,科举乃为我大清举贤纳良,储备人才之重要手段,奴才为官至今,从未拿过其中分毫!”

“还有赈灾之钱,奴才也是万万不敢涉及,奴才是亲眼去过灾区,见过百姓之苦的----”

和珅看起来似乎很心疼灾荒中的百姓,他充满同情的说道:“当年北地大旱,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饿殍遍地,甚至易子而食,这些场景无不触目惊心,也是奴才甘愿前往赈灾,为朝廷分忧解难!”

乾隆再次开口:“爷爷,和珅确实为大清立下过功劳,那年大旱,朝廷无人可用,孙儿甚至把内阁学士纪晓岚派去赈灾,但他只是个编书出身,对如何处置一筹莫展,只知道管孙儿要钱要粮!”

“他也不知道想想,朝廷要是能够拿得出那么多东西,还要他去赈灾做什么!”

“可当孙儿派出和珅之后,他很快就让许多真正需要的百姓得到救助。”

康熙看了江逸一眼,似乎是想要确定这些。

江逸点头,道:“确实,在乾隆年间发生过一次极大的灾荒,当时百官束手无策,即便朝廷发放救济粮,也被很多家里有粮食的官或士绅冒充灾民给领走了,导致本就食不果腹的百姓雪上加霜。”

和珅继续说道:“正是因为如此,奴才到任之后,第一个办法就是往粥里加入沙子,甚至把粮食换成糠麸!”

“加入沙子?”

康熙眉头微皱,思考着和珅用意。

“没错,那些有粮食的人是不会愿意吃掺和了沙子的粥或糠麸的,而真正需要救济的灾民,命都快没了,哪里还会管这些?”

和珅战战兢兢地说道,生怕康熙一言不合再次生气:“当时其他同僚们都骂奴才,觉得奴才不人道,那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明白,饥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他们或高居府中,或高居庙堂,不愁吃喝,以为握着一张笔,会写一副好文章,会高谈阔论,把什么都说的很周到,就可以为百姓分忧,就认为可以把民间治理好了,却压根不明主次!”

说到这时,和珅的语气竟似乎有愤怒之意。

江逸推敲着和珅的心境,发现此时的和珅,竟是有种愤世嫉俗的感觉。

这种感觉很奇怪,就像一个人,他明明自己就是黑的,却看不起其他黑的,好像一条鄙视链。

“奴才虽然没能保证他们都有一口好饭吃,但保证了真正需要的人吃得上东西,使越来越多的人挺过饥荒,并从未贪走分毫!”

和珅撇嘴,似乎有些委屈:“同僚们都笑我,劝我,说这样大家就没办法从中获利了,认为只有饥民增多了,朝廷才会调拨越来越多拨款和救济粮,这样层层拿点,大家就都能够获得好处。”

“是奴才痛骂了他们,想尽办法让他们拿不到好处,甚至还遭到了冷嘲热讽!”

“圣祖爷,请恕奴才斗胆进言,此事绝非陛下之过,而是我大清朝的体系已经出了问题,贪人从上到下,没有我和珅,还会有东绅,西绅,而奴才可是地道的八旗子弟,绝对忠于大清。”

“与其让那些人越发不可控制,倒不如让奴才周旋其中,这才是陛下的真正用意!”

和珅说完,朝着康熙磕头俯首。

康熙却有些头疼,怎么感觉说来说去,还是自己的错最大?

乾隆这时也卖起了惨:“爷爷,和珅的确是大清不可多得的人才,大清也有像纪晓岚这样的忠臣,但是他们办事能力皆不行,孙儿所处的这个阶段,还真少不了和珅。”

“若是有人能够替代和珅的话,孙儿也定不会放任他如此下去,可事实就是,那些贪人必须要由他控制!”

“因为孙儿……早已杀不完他们了!!!”

康熙在紫禁城里,沉思着踱步,这下倒好,本来还想训斥乾隆一番,可到头来问题居然是自己埋下的?

观众们见到这幕也都乐起来了,第一次觉得看典藏华夏竟然这么开心。

“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

“此处心疼康熙帝一秒钟!”

“不过和珅这话总感觉是在诡辩,为什么我挑不出来毛病呢?”

“完蛋了,我不会被和珅说服了吧,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反正不管怎么样,贪是铁定的事实!”

就在大家热议之时。

江逸看着乾隆说道:“确实如乾隆帝所说,杀不完了,但这一切,可并非与你没有半点关系。”

乾隆一愣,这人难道不是被自己的文治武功和长远布局所折服,想要在爷爷面前帮自己说好话的嘛?

不知为何,这一刻,康熙竟是觉得自己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

“后世快说说,弘历到底还做了什么,是朕不知道的!”

康熙腰杆缓缓挺直。

“陛下的确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但雍正皇帝也做出了补救的措施,虽说短时间内并非取得根本成效,但也掀起了一阵浪潮。”

“养廉银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但若是乾隆帝选择做出改进或另想他法整肃吏治的话,不管是乾隆,还是嘉庆时期,相信大清的风气都会好上不少。”

江逸剖析道:“可到乾隆帝时,他非但没有发扬好的,反而让捐纳制度更往上升了一级,平民逐渐可以可以捐贡生、监生,甚至还可以通过捐钱升职!

“譬如,若是想当国子监博士,进士就只需要捐370两,没考中进士则需要捐520两,举人则要捐660两等。”

“在后来,他还搞出了‘议罪银’,更是夸张离谱。”

话到此处,江逸是真有点心疼雍正帝了。

一个康熙,一个乾隆,这两一个开创,一个发扬,夹在中间的雍正本想力挽狂澜,分明留下了一个就快得到解法的过程,却被乾隆置之不扬……

“弘历,这就是你干得好事!”

康熙这下,是真火了!

喜欢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