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 第481章 民,不可使由之?

孔圣人展颜一笑:“不愧是后世之人,知我!”

“我岂不知,所谓人人皆同,根本无法实现,即便我的所思所想也未必全面,又如何能叫人人信礼?”

“是的,这想必也是夫子为何倡导天下大同,而非全同的原因。”

江逸大胆猜测道。

孔圣人欣慰道:“的确如此,这天下能实现大同,则大势所趋,人心必当齐向,不向则必会被大势所摒弃!”

“此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若三者皆无,则惑、忧、惧并存,又如何与大势同?”

“可是夫子,却并没有依附大势。”

江逸说道:“论语记载,子贡先祖便曾问过您,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必去其一,您的回答就是去兵,后世也因此得知,从爱人的角度出发,您并不支持战争,这在当时,可是与大势相悖。”

“即便是从克己复礼的角度来看,您支持的也大多是有礼之战,可春秋时期早已礼崩乐坏,您依然在试图改变大势,想要一切都遵循礼字。”

“晚辈想问一问,关于是否跟随大势,您是作何定义的?”

孔圣人仔细听着江逸的话,指着不远处正被风刮落的树叶。

江逸顺着他满是皱纹的手指看去,见到树正在飘向底下的水坑,在水坑与树根处被风吹得摇摆不定。

“大势如风,然落叶自当归根,若风吹落叶于根处或土壤,则可以依附,若风吹落叶于污水潭,则必当逆势。”

“叶无所思和行动之力,但人有!”

“国便如树,由叶、根、土,三者相互滋养,方可保国越发壮大!”

孔圣人说道:“我孔丘,便是那想要归根之叶,想要用自己的毕生之力,为国家献一份力……”

他带着江逸朝着那不远处的大树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

“我三岁失去了父亲,十七岁失去了母亲,后试图堕三都削弱三桓,让鲁国政权重新归于国君!”

“可还来得及实现抱负,便失去了支持,三桓最终利用了我,打击了那些控制三都、无视三桓家主的家臣,使得堕三都功亏一篑,反而助纣为虐。”

“之后,我便知道在鲁国已无法实现复礼之路,便于55岁时,周游列国,希望可以实现心中之志!”

江逸静静聆听着孔子的话,他可以想象到一些孔子的艰难。

真正处在那个节点的孔子,所受的苦只会远比想象的还难上数倍!

55岁,在古代那个医疗条件下,早已算是高龄,就算不受国君重用,也大可以找一避世之地隐居,但他并没有,而是毅然决然踏上了其他途径!

即便可能水土不服,即便可能死于刀枪之下,却依然试图在乱世之中,唤醒一个人人友爱的大仁之世!

别说现代人难以理解,就算是在古代也极少有人会认同,但他就是如此做了!

而且硬生生开创了一个影响世界两千多年,并还将影响世界的学派!

最让江逸感到吃惊的,是这位圣人,从头到尾,都没有关心过是否可以长生这个问题。

他第一个问的问题,是后世是否,人人有书读……

想到这里,江逸再看向这个比自己还高,却已经躬着背,连走路都十分困难的老者,心中的敬意,已难以言表。

“典籍记载,夫子这一路上并不平坦,尤其是途经陈国时,被陈国派服劳役的人将您围困在一个渺无人烟的半道上,绝粮足有七日!”江逸说出了他认为最为艰险的一个时段。

那个时候,孔子59岁……

一个古代快六十岁、两米左右的人,绝粮七日还能存活,可想而知,后世说孔子能够‘以德服人’也并非没有道理。

这体魄和毅力,即便是年轻人都未必能行。

华夏观众听到这里后,也都忍不住敲击着弹幕:

“之前只知道孔子的言行被编成了论语,却没有想到他竟然受了这么多的苦!”

“周游六国,在我们看来多么潇潇洒洒的四字,可在那个条件下得多受罪?”

“不过孔子也愚民啊,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不就是愚民的思想吗?”

“说实话我觉得这句话一直很有问题,我觉得民可使和不可使后面都应该有一个逗号,孔子要想愚民还周游列国有教无类干嘛,那不是愚蠢的打自己的脸?”

“唉,咱也不知道古人到底是怎么断句的啊,那都是按照之后的理解来的!”

观众们在弹幕中对这句话的意思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一边认为孔子又不蠢,真不想开民智他收那么多弟子干嘛,都教来愚弄嘛?

一边则认为,孔子作为古人自然受到古代封建制度的影响,有些错误也很正常,后世只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可以了。

再有一边便是认为,孔子的思想根本就没必要学,要学就学西方的,那才是最神圣的东西。

这点同样让江逸颇为好奇,为什么孔子在这方面说和做却并不一致?

于是,他对着孔子问道:“夫子,后世一直有一个争论,是关于您所说过的一句话。”

“何话?”

刚陷入回忆的孔子听到后生有问题,第一时间回答道。

“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

江逸谨言道:“晚辈很好奇,你明明主张有教无类,却为何又会有此说法?”

他仔细注视着眼前圣人,期待能够从他口中得知最真实想法,就如同自己当初从始皇那得知建造皇陵的心意一样。

这个问题,同样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这可以说,是孔子一生中最具争议的言论之一!

他到底,是如何想的?

此时,无论是哪国的观众,都十分期待的想要得到答案。

一些正在观看节目的中外学者,也都拭目以待,期待孔子‘演员’能够给一个解释。

虽然这个解释未必能说服他们,但他们认为,历史本就充满争议,既然是出自华夏台的节目,无论如何都会具有可供参考的价值。

而压力,虽然看起来是在孔圣人身上,但实则已经到了江逸这边。

国家台里,沈万荣和陈大发都十分意外,心想这小子可真是啥难题都敢设计啊!

“这下不管他怎么答,都得掀起了一番学术争论了!”

沈万荣又爱又恨道。

“可不是嘛,毕竟外界可都以为这是我们举全台之力的设计!”

陈大发玩味一笑,沈万荣的脸瞬间黑了下来……

喜欢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