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 第903章 穿越时空的词诵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903章 穿越时空的词诵

作者:烽火重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40:46 来源:书海阁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江逸见先祖念完第一句就不念了,便靠上前,郎朗诵道: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一听后生念了,辛弃疾眼眸一亮,放光地看向江逸,跟他一起道: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江逸见状,就把自己的声音压得很低,只充当一个牵引的作用,让先祖尽情地吟诵出这首诗。

他可不认为,自己干了段时间主持,读出来的词能比先祖本人诵的还好。

见先祖彻底投入之后,他就越发降低声音,到后来直接无声划水。

反观辛弃疾先祖代入进去后,声音越发抑扬顿挫,浑身上下瞬间多了些中气,只是整个语调都透露着忧思和无奈。

他像第一次登临北固亭那般,想起了孙仲谋和刘裕。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

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

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然而刘裕的儿子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曾经,自己只是老之将至,现在却已两鬓白发。

岳爷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如同重锤般敲打在自己心中。

可他已经尽力了啊,不管朝廷给他个什么职务,他都会力所能及的做到最好,争取能让朝廷看到自己的付出。

只是,到了现在,朝廷又怎么可能再用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呢?

一念及此,辛弃疾不禁仰天叹息: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的话音响彻雨夜,大雨好似尖锐的石子般砸在他的身上。

他闭上眼,又再次睁开,周围的世界茫茫一片,就像他的人生再无方向。

忽然之间,他像是想起什么似的,立即定神看向江逸,打算唤个下人拿伞过来,不要淋着了后生。

可二者眼神交汇的瞬间,他从江逸的眼神中,看到了一股出奇的自信。

任凭雨下得再大,他也没有退回亭子,而是默默地站在他面前,把身子挺得笔直,好似一杆标枪挺立。

青丝,他的头上,唯有青丝无白发!

今天的他,不就是昨日的自己吗?

辛弃疾不由如此想着。

江逸和他隔着半米的距离,一青一老,看着距离很近,又似是十分遥远。

二者两两相望,共同吟完了这么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音冠绝古今,无数观众的耳边余音绕梁。

他们,一个似乎看到了曾经,一个似乎,看到了未来。

多年以后,江逸和许多年轻的观众也会和先祖一样,长满白发。

而正值白发的先祖,何尝不是当初的青丝少年?

江逸冲着他,伸开双手,合掌抱拳,躬身一拜,以今敬古。

先祖神色郑重地等他行完礼,问道:“后生,你怎会这首词?”

江逸郑重道:“先祖,不仅仅是晚辈,后世的数以千万计的读书人,都背过您的这首词。”

“背词?”

辛弃疾诧异道:“背词作甚?”

“很多诗词,不过是我即兴抒怀之作,你们为何要背?”

一听到这问题,华夏观众顿时喜笑开颜。

“看到了没,先祖都说不用背!”

“先祖这可是您亲自说的啊,我们要是不会背您这首词的话,您可千万不要怪我们啊!”

江逸说道:“后世背诗词,就像是先祖看古代的典籍一般,孜孜不倦。”

“哈哈,江神你敢不敢再夸张一点,我怎么没看出来自己孜孜不倦了?”

“楼上你懂点事情好吧,难道江神能当着先祖的面说:啊,先祖,我们都是迫不得已才背您的诗的?”

“嗯嗯有道理,到底是我年轻了啊,江神你要是被威胁了就眨眨眼!”

观众们一下子就乐了,这不是在逢后世说后世话,逢先祖说先祖话嘛。

果然,聊天的最高境界,是让对方开心。

一些外域人听到这诗词,除了一头雾水别无所获。

但看江逸和辛弃疾朗诵起来如此上口,再配上这雨夜气氛,竟是有一种即便听不懂,也让人倍感肆意的感觉。

他们第一次觉得,自己不懂那个什么封狼居胥,什么元嘉草草,竟是如鲠在喉,若有所失,不搞明白总感觉有些膈应。

这种感觉,就好像我们走在大街上,偶然听到了一首很好听的英文歌,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该怎么打出这个单词一样难受。

“有没有哪位学过中文的同胞,可以详细告诉我一下这首词的意思和背景不?”

不少外域人用英文彼此询问起来,第一次发现自己像是个文盲似的,明明看到了很不错的意境,也能够被声音代入进去,看得懂画中人为何满面惆怅,却硬生生不知道内在的意思。

“唉,看得我都想学中文了,这个民族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

“我觉得这些诗词不亚于许多的现代诗人,可是我们看不懂……”

“我之前在华夏看到过这首诗,我也试着用中文读过它,可我丝毫没有感觉到其中意境,大概是我不知道它的背景吧!”

“现在我知道之后,再从节目里听到,再去读,发现这里面真的有许多我当初错过的精华!”

一个曾经在华夏学习过中文的外国人,激动地敲击着弹幕:

“我现在才知道,江逸为什么说华夏不仅仅有秦皇汉武,更有诗词歌舞、锦绣文章了!”

“若是真正了解了这些,我想每个人都会被华夏先祖的志向和情操感染,光是看这些诗词,我们就能看到一个时代的景象!”

这一刻,越来越多的人,打开了想要了解华夏诗词文化的大门。

他们原本以为,这些诗词加起来,充其量最多几百首就完事了。

但在后来,他们越了解越觉得不计其数,干脆查了查具体数字……

宋词作品存世约:20,000首……

唐诗作品存世约:五万五千七百三十首!

喜欢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