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一六 五章 象道

怒海覆清1852 第一六 五章 象道

作者:董王不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13:32 来源:23小说

法兰西的反应更加的激烈,大英帝国人与普鲁士还隔着老远。

但是法兰西却是与德意志邦联接壤的。

当年普鲁士还是反法联盟的主力,他们渡过了莱茵河1直打到法兰西本土。

法兰西人对普鲁士人1直都是非常忌惮的。

但是接下来,普鲁士人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简直让他们眼花缭乱。

海战之后,这支舰队第1时间就进入船厂整修。

整个过程只用了3天时间。

3天之后,普鲁士海军倾巢出动,杀向哥本哈根。

普鲁士人也知道,仅仅依靠自己的海军无法打下哥本哈根。

要是进攻这种大型港口,必须要有火力强劲的大型战舰才行。

但是普鲁士人封锁了丹麦王国的港口,让他们的商船无法通行。

奥拓在海战第2天就已经以外交大臣的身份代表普鲁士向丹麦王国宣战。

随即北方的各个小国,比如奥尔登堡、汉诺威、梅克伦堡等也纷纷向丹麦王国宣战。

现在那是打顺风仗啊,北方各个小国都愿意过来插1手。

奥地利人1看,这风头都被普鲁士抢走了,作为大哥,怎么能置身事外,于是以德意志邦联轮值主席的身份推动邦联议会做出讨伐丹麦王国的决议。

这下子,这场战争成了整个德意志邦联的战争。

现在这种情况下,法兰西人和大英帝国人也不敢轻易插手了。

整个德意志邦联要是联合起来,英法还真的不1定能够对付得了。

不过普鲁士有些不开心了,奥地利人这个时候插手只是为了过来摘桃子的。

但是这只能等着仗结束了再说了。

十天后,普鲁士的6军就已经出现在石勒苏益格地区,这两个地区的百姓也是德意志人。

但是他们1直被丹麦王国人统治。

这些人长期被丹麦王国王国欺压,他们自然不愿意待在丹麦王国的治下。

丹麦王国人的反应也很迅速,集结了数万大军。

普鲁士军队带着1帮小弟,不仅仅人多势众,装备也要比丹麦王国人先进。

此时的丹麦王国人还在使用前装线膛枪呢,在普鲁士人的后装步枪和散兵战术面前,丹麦王国人伤亡惨重。

德意志邦联大军1路北上,越过了石勒苏益格地区,打进了丹麦王国的本土。

直到大英帝国人皇家海军舰队出现在哥本哈根,这场战争才告1段落。

奥拓知道,这个时候轮到他出场了。

……

欧洲这里的消息,传到华族已经是1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此时的董良正在河内视察呢。

交州行省的精华就是红河3角洲地区。

这里从秦汉时期开始就已经有汉人前来开发。

大秦对百越的征伐,象郡的建立,极大地促进了这里的发展。后来大汉的交趾郡更是将这里纳入了汉文化圈。

现在的交州与华族本土的各个省份1样, 同样实行土地承包政策。

不过因为这里的人口众多。这几年时间, 华族在这里组织了大量的移民。

交州高阳府,黑水河从西北方向的大山中流来,从这里汇入红河。

董良站在1道新修的大堤上。

在他的前方是1座巨大的工地。

交州总长石玉良站在董良的身边,正在向董良汇报这座大坝的施工情况。

“元每年夏天其下游都容易泛滥。我们眼前这座水坝要是修成了,可以有效地调节水量。上游会形成1条绵延两百公里的狭长型水库。水库依托两边的山势,自然成型。”

董良前世的时候跟着部队来过这里,他知道这里本来就是1座大水库。

交州乃至整个中南半岛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

这里的气温可以维持1年4季种植。但是降水却成了限制农业生产的桎梏。

如果这条水库修成了,那么在雨季的时候,就可以开闸放水,补充下游红河的水量。

加上华族在这里建立的泵站,可以保证下游3角洲农田的用水。

华族在红河3角洲建设示范农田,这里将是华族的1个主要的水稻产区。

“玉良,我现在不担心河内地区的事情,反倒是交州西部山区,你要想办法理顺。听说那里还时常会闹起匪患?”

董良这是对他的工作有些不满了。玉良将自己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河内、琅勃拉等城市都发展得不错。

但是对偏远山区的治理1直不温不火。

交州的西部包括了后世的会芬高原、川圹高原、琅勃拉邦。

董良将这1部分原本被安南人殖民的琅勃拉邦土地划给了交州行省,同时将交州北部的山区划给了广西行省。

“元首,其实我们1直想要发展山区,但是这里的基础设施太过落后,想要根治这里的匪患,就要发展经济,让这些山中百姓的生活好起来,但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您也是知道的。我们申请的铁路项目都没有批准下来。”

董良自然知道这些。

华族这两年为了建设西北大铁路,几乎将南方的铁路项目给冻结了。

那些沿河的地方还能够发展水运,交州西部的山区是没这样的条件的。

“这只是暂时的,没有铁路,你们可以自己先将土路给修起来。我听说西部高原的那些人以前还用大象运输物资。这是当地人智慧的结晶,政府可以扶持。既然大象可以为人们服务,咱们就好好用。”

玉良颔首道:“元首说的是象道吧,这个事情我们确实在做,湄公河已经疏通完毕,现在我们在琅勃拉和万象修建了河运码头,上游的铜矿和木材可以运送到码头,或输送到云南,或者输送到暹罗,甚至在广南省入海。那些矿和木材都在山中,我们就组织当地人以大象来运输。这些运输的报酬,足够他们养活1个家庭。”玉良向董良介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