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一一九八章 传播学问

怒海覆清1852 第一一九八章 传播学问

作者:董王不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13:32 来源:23小说

(cc)美洲的小国。

当然了南边还有大英帝国的纽西兰以及新南威尔士殖民地。

不过华族完成了这个闭环之后, 英国人的两个殖民地现在不过是粘板上的鱼。

这段时间, 董良在星家坡接见了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商议了马来行省的建设大计。

接下来,他又去了一趟仰光城,这里是次大陆战区的大本营。无线电报将前线与这里连接起来。

总司令部甚至将一支飞艇编队配属给他们。

王素已经率领第二军前往锡兰岛驻扎,国内还将调配将近十万名建设民兵过去。

很显然,董良准备将锡兰岛建设成为华族在印度洋上的永久基地。

这颗印度上的眼泪,是每一个试图控制印度洋的霸主绕不开的海上战略要地。

这样一座岛屿,要建设成为基地,不仅仅要拥有军事功能,还要能够自给自足。

董良与林岳交流了次大陆的战事。

两人的意见一致,那就是减缓对加尔各答的总攻,将英国人给吸引过来。

很显然,华族从孟加拉湾进行补给,比英国人远渡重洋,再从次大陆西部走陆路输送到加尔各答要容易得多。

董良非常形象地将这称为抽血战术。

没办法,大英帝国以及西方列强都经过了数百年的原始积累,他们在工业上的底蕴要远远强于华族。

华族最大的优势就是主场优势,另外就是地大物博了。

这次回去,董良就要着手处理华族经济上的一些问题。他准备建立一个环绕太平洋的内循环经济带,通过沿岸地区的资源分布以及各地的分工不同来建立一个互通的市场。

以此来逐步恢复因为与西方脱钩带来的商品滞销。

这将是一项大工程。

而且复兴五年就要到了,这是华族关键性的一年。

按照华族大宪章,华族要重新选举内阁总理,内阁成员也需要大换血。

这些事情还需要董良回去处理。

当然了,因为还处在训政阶段,董良这个总统并不需要动。

……

南京城莫愁湖畔,内阁总理衙门挨着湖泊的东侧而建。中午休息的时候,总有一些年轻的官员在这里散步。

湖边有一个不大的亭子,此时这个亭子却被两个中年男人占据了。

这两人一个中等身材,圆脸短须,面相严肃,正是内阁总理周藤虎,还有一个留着三缕长须,满面红光,学者摸样,乃是他的朋友,心学大家唐启华。

这两人坐在亭子里,其他的官员都非常自觉地避开此处。

近来有关内阁换届的传言不少,敏感时期,大家都不想触老领导的霉头。

周藤虎一开始其实并没有跟唐启华说换届的事情,他见唐启华,是因为唐启华刚刚去了一趟北美。当然,他是以学者的身份过去。

心学在扶桑非常流行,唐启华现在是心学宗师,到了扶桑,被那些读书人当做祖师爷一般。

毫不夸张地说,他在扶桑的地位仅此去李少荃。

周藤虎简单明了地问道:“振华这次去东方行省,感觉如何?”

唐启华缕了一下胡须,有些造作地说道:“如初生之旭日,朝气蓬勃,其民风彪悍,土地广阔,多矿产,良田万顷,他日必然是一块富饶之地。然其民多爱严厉,杀伐充满戾气,与本土大为不同。”

唐启华其实也非常感慨,东方行省之民众也不过迁移过去三五年而已,少的不过一两年,为何变化会如此之大。

他们对自己的财产非常看重。他们分到土地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自家土地周围种上一圈树苗,以作为与相邻土地的界限。

北美纵队的士兵打仗则会积累功勋,作为分配土地的依据。

周藤虎道:“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未来之东方行省,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唐启华没有接话,而是答非所问:“不管怎么样,华族必须要在那里建立大学堂,只有读书人才能将华族的传统思想在那里播撒开来。现在过去的都是一群为了改善自己生活的农民,这些人能坚守最基本的道德,看到眼前的事物就不错,必须有真正的读书人去引导他们,去改变当地的社会风气。”

唐启华今天来找周藤虎,原来是因为到新大陆去建立学堂,传播心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