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二一四章 海上长城

怒海覆清1852 第二一四章 海上长城

作者:董王不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13:32 来源:23小说

林文察带着人还在路上的时候就听到了鹿港失陷的消息,他有一种被玩弄的感觉。

当他来到鹿港县城外面的时候,城头上已经满是义军,几乎整座鹿港县的青壮都参加了义军。

林文察有一种被玩弄的感觉。他考虑之后,觉得贼人骤然起事,定是知道了自己的动态。

此时,他们刚刚占领县城,立足未稳,正应该立即发起进攻。

他随即下令手下团练砍伐树木打造云梯,开始攻打县城。

孙延平站在城楼上,看着外面忙碌的清军。

“这个清军小将倒是果决,熊大你认识吗?”

“平叔,那人是雾峰猫罗堡林家的林文察,这林家可是整个东番岛上最大的汉人家族。”熊大回答道。

不过现在他一点都不怕,城内的几千青壮基本上都参加了义军。

他们都得了华族的好处,此时的普通人还是讲究知恩图报的。

依靠这些会众,仅仅是坚持一个晚上并没有问题。

台湾海峡,董良正站在船头上,太阳西沉,光线直射到东番岛上的中央山脉西侧,让整条山脉的轮廓都显现出来了。

这座宝岛的价值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被满清认识到。

“元首,卑职有些不明白,咱们的实力完全可以直接攻打福建,为何要先控制东番岛呢?如果我们控制了福建,东番岛不是传檄而下吗?”

在赵烈文的记忆中,东番岛就是福建在海上的附庸。

“惠甫,你还记得我书房中的那幅地图吗?”

“从北边的扶桑到琉球、东番岛再到吕宋岛,这是一整条岛链,我们不能将东番岛孤立地来看,将这些岛屿联系在一起,你就会发现他们就是我华族在东海之上的一条海上长城。”

“你这种想法是典型的大陆观念,现在时代变了,紧紧依靠陆地就想称霸世界的时代已经结束。”

“元首,为何如此说?”赵烈文现在很喜欢跟董良探讨这种大局观问题,这总能够让他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在鸦片战争中击败满清的英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海洋霸权国家,他们控制的土地的数量是我大清疆土的数倍,但是他们的本土面积也就跟福建一省差不多。”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吗?”

赵烈文摇了摇头,他最近通过董良的《告华族同胞书》,对西方的主要国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也就是了解那么简单。

“他们通过强大的海军,将整个世界都纳入到英国的经济体系中,从而让全世界的财富都向他们的本土汇聚,因此他们的本土看起来很小,但是汇聚的财富是惊人的。同时他们将这些财富发展成为生产能力,你现在要是去了英国,就会发现,几乎每一座城市都被工厂包围。”

“现在决定一个国家强盛的条件不仅仅是粮食和人口,还有钢铁、船舶等商品的生产能力。”

“元首,那这跟您说的岛链又有什么关系。”“因为英国人控制了海洋,我们华族今后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保护我们海洋的能力。就如同鸦片战争一般,整个大清是有百万大军,要是真的在陆地上干,英国人不一定是大清的对手,即使他们有更多的洋枪、大炮。”

“但是,满清没有制海权,这让英国人可以在漫长海岸线上的任何地方发动进攻,而满清最发达的地方全在沿海和长江的两岸。”

“因此我们华族在进军本土之前,先要控制岛链,因为英国人不会眼巴巴地看着我战胜满清的。”

“元首的意思是洋人会来干涉我们对满清的战争?”

“这是自然的,满清能够给他们的我们给不了。”

“比如满清能够默许英国人售卖鸦片,我们却不能,满清能够允许洋人四处占领租界,我们却不能。”

赵烈文听了董良的话,沉没了一会儿。

突然觉得自己做的决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同时他对董良的目光长远也感到钦佩。

原本他以为董良控制东番,只是因为这里满清朝廷的控制力比较薄弱。

没想到董良竟然已经开始规划未来与洋人之间的对抗。

对啊,洋人才是华族未来最大的敌人。按照董良的说法,与满清之间的斗争只算是华族的内部矛盾。

“元首,是想要借助岛链来对抗洋人从海上的威胁?咱们要是控制本土,地大物博,就不能打造一支如同郑和船队一般的舰队吗?大明时期,咱们都能够建造那样的船队,为何现在不能?”

赵烈文的骨子里还是有一点天朝上国的思想。

“有一句话叫做百年海军。郑和船队确实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但是你知道明朝初年为何能够造出那么强大的舰队?”

“那是因为南宋、元朝的海贸非常发达,东南沿海的造船业发展了上百年时间,正是有这么多年的积累,才能够打造出郑和船队这样的无敌舰队。”

“可是明朝那些目光短浅的读书人,只看到海贸带来的弊端,看不到其长远的利益,或者说他们完全就是因为自己的私利,禁海政策延续了明清两朝,我们现在早就已经没有能造大船的工匠。”

赵烈文一声叹息,董良说的没错,这船不是想造就能造出来的。

“你看我们脚下的这艘怒涛号,这在英国的舰船中只是最基本的护卫舰,他们还有更大的巡洋舰和战列舰。而这种战舰,他们平均一天就能制造一艘。”

董良这可不是在吹牛,这就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效率。

成为一个制造业的大国,是称霸的必要条件。

“这……元首,您在琉球大力建造工厂,是为了追赶英国人吗?”

董良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我们现在还没有追赶人家的资格,只是刚刚起步而已,但是这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