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二八章 华族吴人

怒海覆清1852 第二八章 华族吴人

作者:董王不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13:32 来源:23小说

这个沙盘就放在东番岛的沙盘边上,两者似乎组成了一张拼图。

“钟润一。”

“属下在。”

身材瘦小的钟润一穿着一身青色的华族官袍,出现在董良的身旁。

他在董良的面前依然喜欢躬着身子,这扶桑人的气质估计是一辈子都改不掉了。

钟润一之前被董良任命为扶桑事务顾问,代表他处理与幕府之间的事情。

护卫军海军离开江户湾之后,与幕府之间一系列有关贸易和租地的协议都是他代表董良与幕府签订。

从结果来看,钟润一做的不错,他毕竟是扶桑人,对幕府的情况颇为了解。

利用幕府几大派系之间的矛盾,再加上华族海军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

即使是老奸巨猾的大佬阿部正弘都不得不被钟润一牵着鼻子走。

这让钟润一体会到了权力的快感,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加入华族是多么正确的一件事情。

这次谈判,护卫军从幕府手中得到了授权在下田、马关、函馆三地建立琉球馆,以及船队在那里驻留补给的特权、商品互通的权力。

他们从萨摩家的手中得到了大隅诸岛,控制了大隅海峡和吐噶喇海峡。

这样西方势力再想要向扶桑渗透就必须要经过华族的同意。

本来是一次调解萨摩藩与幕府之间矛盾的行动,但是最后华族从两边都得到了好处。

“忠义营在扶桑的部署情况如何了?”房间中只有董良和钟润一两人,所谈的事情只有两人知道。

“元首,我已经派出了一百零八名忠义营卫士潜入扶桑。他们大都以浪人和商人的身份进入。”

“这些人都已经经过了复兴会章程的系统学习,他们首先会在潜伏的大名领地秘密发展会员。”

董良点头,忠义营是董良让钟润一从扶桑的战俘中间挑选出来的死士。

这些人统称为元首卫士。

他们直属于董良管理,经过董良和钟润一的系统洗脑教育。

实际上这就是一群死士,不过现在董良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了他们。

让这些人坚信自己是炎黄后裔,他们要将整个扶桑重新带回华族的怀抱,跟着华族一同崛起。

天皇、幕府、大名这些人钩织了一个大和民族的谎言,他们通过这个谎言骑在扶桑人的头上吸血。

董良通过大量的证据证明了所谓的扶桑人是华族吴越人的后裔。

从语言、风俗习惯都有许多铁证,事实上就连扶桑国内的文献都承认这一点。

当年吴国人到达扶桑等岛屿之时,扶桑当时处于绳文时代的末期,其实还在原始社会时期。

按照历史时间推算,大概处于公元450年左右,当时扶桑岛屿有一处叫做福江岛,在这座岛屿的西北部有一条小巷,这条小巷是当时的扶桑人怀望故乡的地方。

这个地方距离当时靠近海岸的一个港口,并且这个地方正是传说中吴国贵族在自己国家灭亡之后,乘船漂流到此地的登陆之处。

这些贵族到达此地以后,扶桑社会就开始进入了建立国家的时代,此前都是原始社会状态。

东汉时期,光武帝还曾派人前来此地,当地使节也曾派人到当时的东汉首都洛阳进行上贡。

据说这也是当时此处第一次与中国进行联系,当时的光武帝还曾给过他们一枚金印,上面刻的是“汉倭奴国王”,其实古代汉语中“吴”与“倭”正是读音相连的汉字。

后来也出现过与“吴”相近的读音,都为此地遗留的人提供了一些历史条件。

到了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扶桑天皇与中国建立了较为友好的关系,多次派使臣前来朝贡。并且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扶桑贵族亲自承认是吴太伯的后代。

另外在我国的一些史书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比如《北史》、《路史》、《资治通鉴》等史书中都曾介绍过这个历史事实。

而且,几乎每个历史王朝扶桑地区都曾派使者前来朝拜并且都曾承认过是吴太伯的子孙后代。

包括扶桑地区也曾编撰过一本书名为《新撰姓氏录》,从书名我们就知道是介绍姓氏的书了,上面也曾明确记载过当时“吴”、“吴人”、“吴羽”等姓氏一般都是吴国当年逃亡来的贵族的子孙后代。

另外扶桑还有一名人类学专家长谷部言人也曾分析过自己国家的不同县区的血型,也有证据表明当年逃亡来的吴国贵族的确到了扶桑。

并且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扶桑天皇中也有吴国人,历史记载中,曾提到过有一名扶桑僧人曾在元朝时期前往中国大陆学习佛法,在他自己撰写的《扶桑记》中就提到过当时的扶桑天皇正是吴太伯的后代。

后来在其他扶桑人的书籍中也发现了很多这样类似的说法,比如当时的大儒林罗山父子写的《神武天皇论》等书,也记载了这一历史事实。

公元1700年,扶桑著名学者松下见林在他自己撰写的《异称扶桑传》中也曾提及了当时扶桑建国之始的天皇正是吴国逃亡此地来的贵族。

此书中开头就介绍了当时很多扶桑人自己也觉得自己的祖先应该是来自中国地区的扬子江附近,并且他们也认为当时的扶桑天皇就是中国的吴国贵族逃亡到此地来的人。并且当时很多扶桑地区的文化都是来自中国当年的吴国地区,这在扶桑国家很多学者也是认同这一点的。

并且我们也都知道扶桑的和服就是当年吴越地区服饰,只不过后来传入了扶桑经过了一点加工改良就变成了扶桑自己国家的和服文化。在扶桑,和服又被称为吴服。

民国时期,军阀吴佩孚曾参加过一次晚宴,当时这次晚宴中就有很多来自扶桑的使官,当时他也许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是秀才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