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二九二章 王谋赵断

怒海覆清1852 第二九二章 王谋赵断

作者:董王不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13:32 来源:23小说

海澄的复兴会起义军赶到漳州城外的时候,城门已经被人打开。

原来是这位镇守使曹三祝主动出击之后,城内空虚,城内的复兴会员趁机夺取了城门。

不到五天时间,起义军就拿下了几乎整个漳州府。

在另外一个时空的咸丰三年,黄德美起义也是十几天时就占领了漳州和厦门。而此时漳州地方清军的实力比那个时空还要虚弱。

因为兵力都被抽调去攻打东番岛了。

孙延平依然没有停止扩军,他继续在漳州招募人马,丝毫不担心会影响到地方上的生产,因为他知道董良的背后有广州粮商苏家以及浙江海商沈家的支持。

南洋的粮食产量很高,这一点在南洋呆过多年的孙延平非常清楚。而现在漕运断了之后,浙江的粮食也会产生富余,以沈家的关系,想要将这些粮食运出来并不难。

他知道此时清军守卫空虚,起义军不需要有多强的战斗力,只要人多就好。

人多就能够控制更多的地盘,因为他们面对的敌人主要是那些地方士绅,这些人的实力同样不强。

在漳州府城、长泰、石码等地,孙延平又招募了二十个大队的民兵,这下子义军的人数达到了一万七千人。

其中精锐被编入守备队,普通的民壮则编入民兵。

义军迅速向漳州底下的各县进攻,扩张的势头非常猛。

孙延平趁胜分兵攻取安溪、漳浦、云霄等漳州下辖各县。

十八日,义军一部占领西南面的诏安,至此,漳州全境基本上都在华族的手中。

孙延平也是一个知兵之人,尤其是对闽粤的地理十分了解。

他知道诏安有一座分水关,此关距诏安县城约二十里路程,历来是漳潮两个州府的交界处。

地势群峰列障,其间的分水山有一天然的壑口,形成“东连五福,西接两广”的山隘。

明正德十五年漳潮巡检司迁署至此,由此诞生了名扬闽粤赣三省的分水关。

诏安位于闽粤交界地,是福建的东大门,“地极七闽,境连百粤”。

义军控制了这里就相当于暂时堵住了广东清军北上干预的道路。

孙延平在此驻军两千人,又于关城之上增置了火炮。

除了攻打海澄和漳州城的一战,义军基本上没有经历什么像样的战斗。

清军闻风逃跑不敢应战,地方官员弃城而走不在少数。

谁都没有想到,在大军进攻东番岛的时候,福建会爆发这么大规模的起义。

而孙延平能够一下子就将起义的规模膨胀到这样的程度,与孙延平在漳州的提前布局有密切的关系。

孙延平利用清军平定漳州之乱过程中制造的仇恨,短时间内就将复兴会的触角伸到漳州的每一个角落。

大量受到清军和地方民团迫害的民众加入到复兴会,还有那些失败之后隐藏起来的小刀会力量。这些人转而拥护华族“内驱鞑虏,外抗列强,护卫华人,复兴华族” 的政策。

孙延平又是福建小刀会的元老,很容易就将这些人收服。

同时华族的土地政策也是吸引众人的原因之一。

因此当复兴会义军杀到一处地方,总有当地的复兴会会员带领普通百姓响应起义。

短短几天时间,起义军就跟天女散花一般覆盖了整个漳州,而义军的人数也跟滚雪球一般变成了几万人。

义军每占领一处,就在当地成立行政公署,派遣复兴会的骨干担任要职,张贴华族的安民告示。

同时派出工作组去丈量土地,分配土地,组建生产大队。

孙延平知道,百姓一旦尝到了生产大队的甜头,就再也不会心甘情愿接受满清朝廷的剥削。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那些掌握土地的地主士绅肯定不愿意。

不过这些人的力量在之前的小刀会起义中已经被削弱。

现在华族包产到户,百姓能够分到天地,也不会有人再受他们蛊惑去反抗义军。

因此漳州的土改基本上没有用到赎买的手段,大都是强行收回,而那些士绅也大部分被镇压,只是护卫军的镇压不会屠杀,只是将这些人集中起来,董良会将他们迁移出去。

因为拉起的义军人数太多,孙延平要求义军严格按照“六不军令” 行事。

也就是“不乱杀无辜、不**妇女、不抢劫财货、不随意放火、不擅闯民宅、不脱离指挥”。

义军的作风得到了地方百姓的认可,这也是此次起义能够成功的原因。

十九日,得知董良率领主力渡海而来,孙延平搜集了九龙江两岸的民船数百艘,集结了六千兵马,在大军未到之前,提前渡海。

当日,起义军浩浩荡荡从石码渡海进军鹭岛。

由于厦门的复兴会会员在前夜就秘密在城内贴出布告,所以义军在筼筜港登陆后。

厦门岛上百余里间,群众响应,道路阻塞。

清军惟有游击郑振缨率200余人赶赴镇南关要隘殊死抵抗,后负重伤,退至白鹿洞前的石桥,在拒绝劝降后被击毙。

这里的镇南关是厦门岛上的一处要隘,在今天的大生里附近。

孙延平很欣赏郑振缨的刚毅,让人将其就地安葬。

不过义军在鼓浪屿遭到了洋人的阻击,因为武器上的差距,孙延平让手下不要轻进,只是将鼓浪屿包围起来,剩下的军队抓紧时间清剿岛上的清军。

孙瑜此时已经逃到了同安,他早就知道要出事了。

在此之前,清军已经知道了渡海作战大败的消息。

虽然清军一个都没有逃回来,但是英军仅剩的几艘战舰灰溜溜地逃回来还是被孙瑜的人探知到了。

英军退到鼓浪屿后没两天就向南退回港岛,那里有英军的修船厂。

这些战舰已经在战斗中残破不堪。

鼓浪屿租界区此时只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