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六二五章 立场问题

怒海覆清1852 第六二五章 立场问题

作者:董王不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13:32 来源:23小说

徐鼎康比董良的年纪要大,已经快要三十岁。

徐家本就是苏州地方上的大商贾,家族生意涉猎丝绸、刺绣还有外贸。都是比较赚钱的行当。

他们家族也有大量的田地。

因此他们家成了陆剑锋眼中的肥羊,一开始徐家还委曲求全。

他们觉得陆剑锋毕竟是朝廷的人,顶多也就是薅一薅羊毛。

可是没想到这个陆剑锋那么贪婪,先是薅羊毛,然后放血,最后直接要将肥羊给杀了吃肉。

徐家这样的家族可能传承了几百年才能够有今天的规模,他们怎么可能乖乖妥协。

好在因为做生意,徐家知道华族的政策。他们以前还排斥华族的均田制。

传统的大家族,不管是经商还是做官都热衷于兼并土地。

华族土地国有的政策则直接挖了他们兼并土地的根。

他们发现华族除了均田制对他们不利,其他方面对家族的发展都是非常友好的。

比如华族鼓励工商的政策,那真是实实在在的,可不是几句空话。

首先,华族治下,道路畅通,没有了原来的厘卡,以前贸易,运送一批货物一路上究竟要交多少钱,连商人自己都搞不清楚。

各个层级的人都想要吃拿卡要。

现在华族明确了税制,统一了税务机关,其他人根本就没有收税的资格。

哪怕有地方上的人私自收钱,商人们也有举报的渠道。

华族的律法对百姓要求严格,对自己人同样要求严格。

其次,商业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个地方的商业活动发展情况成了官员考核的重要指标。

那些地方官员都会对商人客客气气的,巴不得那些商人到自己的地盘上开办店铺、工坊,这样还能够解决当地百姓的就业,地方上的税收也能够增加。

最后徐家选择了彻底投靠华族。作为徐家年轻一代的佼佼者,徐鼎康得到了家族的鼎力支持。

他也非常争气,很快就是加入了复兴会,成为了正式会员,然后组织各大家族暴动,帮助护卫军轻松解放苏州城。

他就是以此功劳被提拔为复兴会江苏分会的骨干。

就连徐鼎康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走上从政的道路。

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如同梦幻一般,要是他在满清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要多久才能熬到江宁知府的位置上啊?

估计至少要五十岁之后吧。而以他商人的出身估计连考进士都很难。

他想要做官的话大概率要花钱去买。

徐鼎康还是一个有几分傲气的年轻人,年轻人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上海道工作的那段时间,徐鼎康已经感受到了华族的务实精神。

他们看一个人工作的能力,而不在意这人的出身,因为华族高层大都出身草根。

在官员考核的时候也更加注重绩效,而很少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华族的官府做事情都会先做计划、预算,然后确定好完成的日期,责任人,简单明了,责任明确。

在华族做官虽然也要看人情关系,也要站队,但是总体上来说比满清的官场清明多了。

今天开会之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这些天在南京城,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白天的时候,他在城内走访调研,会见各界人士,晚上的时候才有时间整理材料。

对于这次机会,徐鼎康非常重视。

他拿出自己手中的文件夹。然后郑重地看了一眼董良说道:“元首,南京城内的户口统计已经完成,城外的土地丈量工作也完成了七成。”

见到董良点了点头,他继续说道:“城内户口的统计工作包括原本各个府邸的奴婢。共计有人口二十一万五干四百口,城内的房舍也统计好了,共计十五万间左右,商铺有五干余套。其中天王府准备改造之后,作为华族政府的新驻地。另外几座王府预计移交给学部用来建设书院。无主的商铺我们准备进行拍卖,我已经联系了沪上商会的人,苏湖和沪上的商团会来参加竞拍,竞拍的收入将作为南京城的重建资金……”

徐鼎康说的话似乎是没毛病,非常符合华族的办事风格,能够用商业手段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政府出钱?

“徐鼎康,你稍微停一下。这次招标只有苏湖和上海商会参加吗?”董良突然间打断了徐鼎康。

“元首,是这样的,目前报名参加的只有这两地的商人。”徐鼎康说道,他的表面上镇定,实际上内心有些紧张。

这次招标时间比较短,他暂时才通知到了这两地。

这里面他是有私心的,苏湖地区的商人给了他非常大的支持。

南京城至少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作为华族的都城。

不管是安平还是福州都不是华族的都城,事实上华族还没有确定过都城。

但是南京城有很大的潜力作为未来的华族都城。

首先这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乃是六朝古都。

其次,这里在位置上能够兼顾内陆,还能勾通海洋。

华族乃是以海立国,都城应该有连通大海的港口。南京城在各方面都符合条件。

再者,南京城可以控制整个长江流域,这条线上乃是华族此时的精华所在。

以前的王朝喜欢在北方立国,因为北方的民风彪悍,中原地区乃是华夏人口和经济的中心。

但是明清之后,海贸兴盛,经济中心早就已经转移到了南方。

南方的人口更是超过北方。

所以将都城放在南京有很大的优势。

都城的作用应该是方便控制基本盘。只要搞清楚华族的基本盘是什么,就能够猜到董良将在什么地方建都。

如果有一座现成的大型城市,自然是比新建一座都城要划算。

新建都城只适用于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通过政治中心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