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六七六章 敌人的敌人

怒海覆清1852 第六七六章 敌人的敌人

作者:董王不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13:32 来源:23小说

董良在工业区转了1圈之后,天已经要黑了。按计划到了他离开的时候。

他在工业区的码头上直接登上了“複兴号”巡航舰。

等待吃晚饭的过程中,他跟彭玉麟1起交流了巡视的感受。

彭玉麟的感受要更深1些,他还是第1次到广州来。

以前就知道广州有十3行,这里的人会做生意,粤商与其他地方商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会直接跟洋人做生意。

很多粤商甚至自己走出去,将生意做到了南洋。

但是他也知道广州很乱。华族之前,广州3天两头被外敌入侵。

洋人的炮舰动不动就开进珠江,到广州城外轰几炮。

清军在江口设置的炮台根本就挡不住人家。

但是现在的广州百姓却生活在安定祥和的环境中。

洋人的商船只能到港岛上交易。他们要到广州落地必须要有人担保,交1笔保证金,还要办理繁琐的手续。

与广州城池1江之隔的海珠岛上,1座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不要看现在还只是1些工厂。

在岛屿的内6,配套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很快就会建立起来。

哪怕是官府不出面,那些商人自己也会出钱去将那些功能区给建立起来。

因为工人们不可能每天乘坐渡船来工厂上班。

华族的几座大城市基本上都是将工业区建立在新的地址上,就是为了带动新城的建设。

新城也会采用新的模式,没有城墙,街道笔直,还有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这就是1张白纸上好作画了。

从福州到厦门再到广州,彭玉麟对华族的治理模式渐渐熟悉起来。

华族并没有像很多朝代1般,在王朝初期的时候采用无为而治,而是积极地参与到地方治理中去。

在乡村进行土地改革,建立生产队,将土地合理地承包给农民。选派大队长管理农村,在农村建立民兵,消除去地方士绅对农村地区的控制。

生产队长和民兵队长,1个管理民政税收,1个管理治安,基本上杜绝了某些家族1家独大的局面。

在城市,则大搞工业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发动地方上商人和市民的建设积极性,还利用官府手中掌握的资源自行投资。

以前的官府要去做生意总是被士大夫骂作与民争利,但是华族有专门管理官办工厂、商行的商部。

这是华族官府中最重要的官府部门之1,每个行省还有自己的商业厅,管理省属的企业。

而这些企业很多还都经营得不错,没有因为是官办而变得效率低下。

满清朝廷手中其实也有1些工坊、厂矿,大都在内务府的手中,有些工坊由皇帝亲自派遣的太监监管。

但是这些工坊很多都经营不善,赚钱全靠垄断和对商人的盘剥。

华族却能够通过1套严密的制度,让这些官办的工坊与商行与民办的1般地位,平等交易。

还能避免大部分因为管理产生的弊病。

这大概就是董良所说的以律法和制度来管理国家。官员只是制度的执行者,他们甚至连解释律法、制度的权力都没有。

“雪琴,你在广州有没有看出什么问题?”董良问道。

彭玉麟摇头道:“属下觉得广州的发展很好,这里非常有活力,在商业方面甚至超过了福州。”

彭玉麟确实没有看出什么问题,他也不会为了否定而否定,去鸡蛋里面挑骨头。

“广州的商人比其他行省的更加活跃,他们有百分之9十都加入了複兴会,有5人进入了省複兴会理事会。”董良道。

彭玉麟还没有琢磨出其中的问题,董良却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突然觉得这似乎也不是1件坏事儿。

站在元首的位置上,他觉得这是1种潜在的威胁。但是站在1个穿越者的角度,这事儿似乎让他的重生经历更加有意思了。

“算了,不说这个事情了。雪琴,你赴任交州之后,要继续发掘那里的商业潜力了,我们可以将交州廉州和海南岛西部看作是1个经济圈,海南有铁矿,你们有煤矿,交州还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依托石碌铁矿再打造1个煤铁共同体来。短期内,我们的钢铁还有缺口。”

“另外,交州的水利资源丰富,元江(红河)和沱江(黑水河)的上游可以修建水坝。这虽然是大工程,但是能够很好地改善交州经常洪水泛滥的问题。治理了洪水,这里又将成为我华族的另外1个大粮仓。”

元江3角洲在后世就是重要的粮仓,这里和湄公河3角洲养活了安南上亿人口。

但是此时元江还没有被治服,经常泛滥成灾,修建水坝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以后华族的水电技术成熟了,还可以在上游修建水电站。

“是的,元首,民以食为天,咱们的粮食现在需要大量进口,这不是长久之计。属下也觉得,粮食自给自足才是最稳妥的。”彭玉麟道。

他知道华族每年需要用大量的资金从南洋地区进口粮食。很多南洋的华商因此大发横财。

他们从华族进口紧俏的商品卖给洋人,然后从当地收购木材、粮食、矿产等商品贩卖到华族的港口。

董良点头道:“雪琴说的没错,粮食这样关系到我们国家安全的物资绝对不能控制在别人的手中。”

“对了,元首,您执意要先攻打南洋,再北上推翻满清,难道是因为粮食的问题?”

彭玉麟突然想到董良先南后北战略的重要意义。他知道北方在粮食上1直依赖南方的反哺。

大明朝的时候,朝廷每年就要从南方调运大量的漕粮。等到满清时期,依然如此。

华族要想推翻满清容易,但是要想让北方安定,必须要有粮食才行。

而且华族要接手的不仅仅是华北平原,还有关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