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怒海覆清1852 > 第八九一章 劳动模范

怒海覆清1852 第八九一章 劳动模范

作者:董王不懂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0:13:32 来源:23小说

西表岛潜龙城。

这是华族最早建立的城市,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似乎已经有很多人将这里遗忘。

就连元首都已经有两年时间没有回到这里。

西表岛的港口正在建造1座大型土堡型建筑,建筑的周围有1些高大的电线杆子。

这里是华族跨海电报的中继站。

这是1条跨海电报线路,从泉州出发,经过澎湖列岛、东番岛、与那国岛、西表岛、石垣岛1路向北经过冲绳诸岛1直通到9州岛。

1连串的岛屿,减少了电报线路经过海底的距离,让这项工程操作起来更加的容易。

赖安囯是西表岛项目的总工程师。他主要负责琉球1段线路的铺设以及中继站的建造。

对于到这么偏远的岛屿工作,赖安囯1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因为他本来就是这里的人。

赖安囯1家是董良早期从同安迁移到西表岛的护卫军军属。

后来华族打到本土去,1些军属随着家人迁回本土了。因为早期的这些护卫军将士大部分已经成为了华族的高官。

但还是有1部分人留了下来。他们已经喜欢上了潜龙城这座新家。

西表岛上有纺织厂、造船厂、水泥厂、研究所,这些都是华族最早建立的工业设施。

西表岛纺织厂现在还有数百名女工,在规模上算是1座大型纺织厂。这座纺织厂的麻纺织车间效益非常好。

石垣岛周围的岛屿上盛产优质黄麻。

西表岛造船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设备非常先进,这里还有1批年轻的技术人员。

董良将新型鱼雷艇的研发任务拆分了1部分交给了西表岛造船厂。

临近年关,赖国安依然坚守在港口的电报中继站。

“准备接收信号。”赖国安在电报接收室中指挥工作人员,正在测试信号。

“嘀嘀嘀……”电报机上的简易喇叭发出有节奏的声音。

这个时候还没有指示灯,电报机传递信号只能依靠声音。

此时赖国安指挥手下接收的信号是从东番岛上直接发过来的。他们在接收了信号之后会转发给那霸的中继站。

为了维持这座电报站的工作。岛上建成了1座小型火力发电站。

多余的电力还可以提供给岛上的工厂和居民使用。

“赖工,赖工,这份电报是给您的。”

赖国安走到电报员的身边,满心好奇地看起这份刚刚译出来的电报。

没想到自己测试设备,竟然收到了1份发给自己的电报。

电报上写着:“赖国安同志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在複兴元年被评为电报局工作积极分子。特选派你参加複兴元年年会。”

落款是交通部。今年的年会人数增加了很多。这些名额除了分给各个行省之外,还会分给各个单位。

“哎呀,这可是大喜的事情啊,恭喜您啊赖工。您这次可以去福州见到元首了。”年轻的电报员小刘1脸羡慕地说道。

“哈哈,确实很久没有去福州了,正好去电力实验室看看。听说他们在搞风力发电机,咱们岛上的风大,正好可以用上。”

赖国安想的还是工作上的事情。

“赖工,有些事情,我们做下属的不当讲,不过您这个人太实诚了,以您的技术,早就能够调到福州去了,听说现在评了不少的院士,可以享受爵位津贴,您难道就没有点想法?”

年轻的电报员确实在为赖国安打抱不平。

他们总觉得自己在偏远的地方工作,更加的辛苦,却又总是被人忽视。时间长了就产生1种心理不平衡。

“小刘啊,你不能这样想。你要想我们几年前在同安啥都不是,要不是元首给了咱们学习的机会。咱们现在能做啥,要么种地,要么进城给人家打长工,又或者去船厂做工。哪怕是家境好些读过书的,运气好能够考上功名,想要做官那还得花钱。”

小刘没话说了,人家赖工能够混到这样不正是因为人家好学,心思单纯吗?

赖国安的家境并不好,他家当初也没有人在那4百勇士中。但是他的父母还是带着他们兄弟姐妹5人跟着护卫军的船出海了。

这并非是因为信任,而是赖家在当地实在活不下去了。给人做佃农根本就无法养活那么多的孩子。

那个时候赖国安已经十5岁了。

到了岛上之后,赖国安加入了少年班跟着董良学习基础知识。

后来华族俘虏了美国的电报工程师。董良专门挑选了十几个机灵且基础物理学的还可以的孩子跟着人家学习实践。

赖国安就是那1批孩子。

4年过去了,赖国安成为1个大小伙子。他也是华族电报业务的先驱。

就像是当年种下的1颗种子,现在已经茁壮成长为小树苗。

当然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赖国安1直记得董良的话,做研究要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

科学没有尽头,奋斗没有终点。

“还是赖工您的觉悟更高。这次回去1定要给我们带1个嫂子回来。”小刘呵呵坏笑道。

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早熟,十9岁的赖国安在这个团队中已经算是大哥了。

“呵呵,小刘,你这性格适合去做电话接线员,每天都能够说很多话。”赖国安拍了几下小刘的肩膀,然后揣上那份电报离开了电报房。

通知上的时间非常紧,他要先去潜龙城管委会问问有没有回福州的公务船。

还要回家去跟父母说1声。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现在种着生产队分给的土地。

岛上温暖的气候,加上周围岛屿上开采的鸟粪肥,让这里的水稻可以1年种上3季。

2老基本上没有清闲的时候。

赖国安的两个弟弟还在读书,两人都在西表岛上的潜龙技术学堂。这是华族最早建造的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