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帝国玩具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活不过三集

帝国玩具 第一百四十四章 活不过三集

作者:周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6:09 来源:书海阁

梦幻集团,未来中国的知名企业,甚至可以说是微机行业的领头羊。

然而在这一切表面光环之下,却无法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梦幻集团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就好像二世祖花花公子一样,他可以花钱收购一堆看上去很美的桂冠戴在自己的头上,然而却无法为自己带来一丁点的内涵。

伍车行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成功人士,一个先行者,一个前辈。

可惜,论技术他不如任正非,论“创新”他不如雷军,论资本他不如马云,论江湖地位他甚至不如马化腾。

伍车行,只是假装自己在和倪光南的路线之争中获胜了,假装看不到梦幻集团失去了什么,因为倪光南根本没有能力实践自己的路线是否真的比他的更好。

而唯一一次可能的机会,九十年代倪光南努力筹备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却也被他一手葬送。

梦幻集团其实很可悲,因为他曾经有那么一线可能,成为中国It产业的发动机,成为中国It业的领头羊。在九十年代梦幻集团扛起民族产业大旗的时候,伍车行将倪光南一脚踢了出去,也将中国芯片设计和制造产业的发展,一脚踢向了下个十年。

别忘了,那个时候的梦幻集团,还是由中国计算机研究的最高机构中科院计算所控股的。曾松柳在伍倪之争的关键时刻突然退位,拱手将伍车行送上了所长的位置,为他在这场决定梦幻集团归属的竞争中胜出,送上了最锋利的武器。

成为计算所所长之后,伍车行终于可以将阻碍“私有化”,阻碍他彻底掌握公司的倪光南彻底清除了出去。

别忘了,倪光南是可以放弃早年在加拿大高薪毅然回国的人,对他来说技术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制造”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的人,注定终究无法与根本没什么技术天赋的伍车行走到一条路上。

这样的一个人。确实要如何让他相信,人有高尚的一面,如何让他相信,中国人也能在技术上取得非凡的成就?

无法让他相信。

既然如此。那就让他安静的——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曾所长,你的意见呢?”

“这个……”曾所长在胡文海的逼视下,显得犹豫不决。

伍车行毕竟是计算所的亲儿子,就这么在外人面前给卖了,这计算所的面子还往哪放。

“宋老。您看呢?”

宋老毕竟只是科委主任,名义上的老大,各研究所内部具体事务的发言,也要比较谨慎的。在计算所有阻力的情况下,宋老也有些为难。

“宋老,能不能单独说两句?”胡文海看出了宋老的意思,向外走了几步。

宋老犹豫了一下,不过最后还是跟了上去。

“小胡同志,你这个要求最好还是做通计算所的工作,这样对你们以后的合作也有好处……”

宋老还是打着劝和的念头。不希望胡文海和计算所公司两边闹的太厉害了,也不太了解为什么胡文海如此针对伍车行。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事情,而是之前没有说完的那个造船技术。”胡文海摆摆手,反而旧事重提:“不知道宋老对国际经济和造船业有什么了解么?”

宋老被问的一愣,下意识沉思道:“这个东西和我研究的方向离的远了点,我只是大略有些印象吧。”

“那我给宋老您解释一下。”胡文海点点头,干脆利落的说道。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造船业都集中在日本,造船业是一种资金、技术、人力密集型重工业,投资大回本慢。二战时期美国造船业进入巅峰,后来美国经济发展造船成本迅速上升。于是国际分工里造船产业开始转移进入日本,而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他们也正在重复美国人的这个产业转移的历史。”

“你是说……”宋老若有所思:“日本造船业可能向咱们中国转移?”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不会。”胡文海语气不容置疑:“中国的造船技术落后太多。而且手里的资本太少,所以无法承接日本的造船业转移。最大的可能,是韩国成为下一个造船产业承接国。”

宋老的反应也是很快的,他立刻就想到了胡文海之前说的那个造船技术,随即恍然大悟:“你认为,如果我国造船业使用了你说的仿真造船技术。就能从日本承接造船产业的转移了?”

“嗯,有这个可能,我个人认为会有很大的可能。”胡文海话没说死,不过这也就足够了。

宋老不可能因为他的一番话就下定什么决心,在他这个层次的领导,必然是要经过详细调查和论证之后,心里才会真正有所倾斜。

如果胡文海真的说的信誓旦旦、斩钉截铁,他反而要在心里打嘀咕,是不是要忽悠自己?

“你再给我说说,你的这个造船技术吧。计算机技术,要怎么才能与造船业结合在一起?”

“好的。”胡文海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开始将记忆中的巨型总段造船法一点点道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巨型总段造船法,在历史上是韩国人在九十年代末发明的。也就是说,那个年代随便拿出一台微机来,其计算能力都能够顶的上现在的超级计算机。

正是在这种计算机技术大发展的前提下,结合激光测量和光电技术,使还在车间里生产的巨型总段能够在计算机中模拟拼合后的效果。

而计算机的实时模拟,也为总段拼合中保证公差在允许范围内提供了参照的依据。

没有计算机的模拟,这项技术如果依靠人力进行图上作业,那这个工作量未免就太大了。

所以说,至少一台能够达到九十年代初微机水平的巨型机,是八十年代上马巨型总段造船法必不可少的支援。

除此之外,托举和移动重达几千吨的巨型总段的顶升系统,以及巨型移动拖车,这些也都是这个系统的重要难点。

如果想上平地造船法,那就还得造出半潜船坞船,拼接过程中的巨型龙门吊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造船业本就是投资大见效慢的重工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力密集,没有一点决心是无法在这个行业取得成绩的。

宋老安静的听着胡文海讲完了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各个要点,自己心里也在不断做着评估。

为了实现这个技术,如今的银河1号确实非得大改不可。除了输入输出方式的改变,船舶建造模拟软件,激光测量和光电设备的开发,数据的传输和处理这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巨型总段建设工厂很可能不在一地,这就要求能够通过通信系统传递各部分总段的建造数据,还得开发调制解调技术。

这么一套系统下来,宋老翻遍了自己手中的家底,愣是不敢说一定能拿出这笔钱来。

然而,胡文海无疑能够毫不费力的拿出这笔钱来。

千万记得,胡文海的F-14可不是送给空军的,而是用人民币买下来的。以人民币对美元1:3的汇率——刚过了年,人民币兑美元就从1:2.3涨到了将近1:3。

每年少说十几亿人民币的F-14采购款,胡文海不担心没钱,唯一担心的就是不知道怎么把这笔钱花出去。

毕竟无论如何,他不可能让国家印十几亿人民币的纸币塞到他的床下吧?

张张嘴扔给计算所每年一个亿,最多一两年以后,他就有信心每年收回十个亿来。

“这个事情我知道了,我们回去吧。”宋老深深的看了胡文海一眼,仿佛想看穿他为什么每每总能创造出奇迹来。

然而他唯一看的的,只有一张年轻的过分的脸,而且还在卖萌扮无辜……

“宋老您好,我是计算所的小伍。”看的宋老和胡文海走回来,伍车行连忙抢上一步,激昂道:“我们计算所公司同意将倪总工借调给胡同志一段时间,在不影响公司发展的前提下,尽力帮助民间企业的发展,这是我们中科院计算所应尽的义务……”

伍车行在胡文海和宋老交谈这段时间里也没闲着,已经在曾所长嘴里打听到了胡文海的大概来历,也知道自己是不小心一脚踢到了铁板上。作为一名合格的商人,他毫不犹豫的做出了妥协的决定。

“不用你们尽什么义务了。”宋老站定,先是看了曾所长一眼,显然对他的摇摆态度非常不满。

“关于计算所公司是否能够向个人转让的问题,我会在最近提交学部主席团的。”

宋老这句话,让伍车行顿时一阵天翻地覆。科委主任向中科院学部主席团提交的提案,结果如何还用问吗?毕竟胡文海要的只是计算所公司,而不是计算所本身。一个用来创收的马甲,没发展起来之前,谁会真的放在眼里。

而在科研水平上能力平平的伍车行要怎么办,谁知道呢?也许,从此他就会泯然于这段历史岔路的浪潮之中了吧。未完待续。

喜欢帝国玩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玩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