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帝国玩具 > 第一百八十三章 调查组

帝国玩具 第一百八十三章 调查组

作者:周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6:09 来源:书海阁

“黄秘书,黄秘书?”

交通部中船总公司这次派来的是总公司的一位将近五十岁的副经理,要说对应的职位至少也是个厅级、副厅级领导干部了。

然而在不到四十岁的黄秘书面前,他却一点也没有倚老卖老的样子,反而是分外的恭敬。

中船总公司隶属于交通部,负责管理中国几乎所有的国营船舶制造企业。单从其资本上来看,在世界造船业也能占有一席之地了。

不过可惜,八十年代造船业的主力是日本人。在日本人之后承接造船产业转移的是韩国人,中船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才开始走上腾飞的道路。

不管怎么说,虽然渤船自有特殊情况,但名义上确实是接受中船总公司和绣西、绣城市里双重领导的。

除此之外,海军在渤船也拥有一定的存在感。甚至可以说渤船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海军建造“大黑鱼”。

也正是有了“大黑鱼”,渤船的民船部分才能得到国内市场源源不断的订单支援,以国家之力为大黑鱼的建造输血。

正是知道这里面错综复杂的关系,中船总公司对这次调查也摆出了谨慎的态度。毕竟年前刚刚发生的爆炸给渤船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笔钱中船不是出不起,但八十年代国内造船业的困窘现实,也让中船说话的底气不是那么硬实。

如果地方能帮忙把渤船稳定下来,中船毕竟还是想能省一笔是一笔的。如今国内造船业在国际上没有什么存在感,日子多少有点苦。

可是另一方面,中船内部又有点不甘心。造船业是国企的底盘,准确的说整个中国所有造船业都处于中船总公司的控制之中。

简单的说,中国的造船业是垄断的。

也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下,突然杀出来一个私人企业——而且还不是外资企业,而是中国国内的私营企业,突然进入了国内造船业。

这让中船的人要怎么想?有一部分人不以为意,认为私营企业在重工业尤其是造船业根本无法立足。但也有人指出。重要的不是胡文海或者渤船,重要的是这开了一个私营企业进入造船业的糟糕的开始。

究竟是否在中船的层面认可胡文海对渤船的租赁,中船、交通部,乃至是黄秘书背后的人。都在等待这次的调查结果。

黄秘书站在渤海造船厂的门口发了会楞,有些恍惚的记起那时候还很忐忑而紧张的胡文海。当初刚从美国回来,帮助国家引进了F-14战斗机,以个人的身份掌握数十亿巨额资产的胡文海。

当时的黄秘书,最多就是觉得胡文海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运气好一些。天赋好一些,在关键的时刻做出了关键的决定。他有英雄的潜质,但更多的恐怕还是时势造英雄。

毕竟站在黄秘书的这个高度,天才、英雄之类对普通人来说极其稀缺的资源,对他来说也不是太过特殊的存在。中科院里的学部委员,哪一个不是天纵之才。军队、公安这样的特殊行业里,每年不知道要涌现出多少感人肺腑的英雄。

在黄秘书看来,得到501厂的胡文海,最多也就是成为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普通私人企业主。或许会获得更多的财富,但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也许始终都会定格在和格鲁门谈判的那一刻。就如同绝大多数天才一样,一生能够取得一次足矣夸耀和载入史册的奇迹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创造一件奇迹不难,难的是始终创造奇迹。后者,黄秘书所知的,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没有几个人吧。就算放大到全世界,胡文海这样的表现,分明就又是一个“爱迪生”么。

在后来的七十亿美元军贸项目里,他所展现出来的宏大视角同样让人感到吃惊。仅仅半年时间,胡文海就重新刷新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这一次他进入造船领域,接下来是不是还会继续创造奇迹?想到首长临来之前的吩咐。黄秘书顿时收起了自己的那点感慨。新科是中国第一家真正的大型私人企业,没有挂靠在其他国营单位的名下,也不是小打小闹的乡镇企业。私营经济在中国当前体制下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情况,新科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标本。

黄秘书站在渤船的大门前。感觉自己就好像是那个打开潘多拉魔盒的人。

“啊?哦,李经理,不好意思我有些走神。”黄秘书笑笑,迈开大步向前走了过去。

渤船和绣城的迎接仪式并不特别隆重,厂门口悬挂着条幅,市府、渤船、新科的一干人两侧排开。这年月也不时兴礼仪小姐送花之类的。大家只是鼓鼓掌、握握手,互相介绍一下身份、称呼,然后简短的欢迎仪式就结束了。

“王市长,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黄秘书虽然仅仅只是在调查团“列席”而已,但哪怕是交通部派来的团长,此时也只有把主位让给他。

王以纯侧视了一下后面唯唯诺诺的交通部调查团其他成员,不由笑了起来:“黄秘书说的哪里话,上级领导对我们做的有疑虑,当然要尽量掌握实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总比只听一面之词要好多了。我们下面不容易,最希望的不就是上级领导们的一句‘理解万岁!’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哈哈,王市长说得对,是得要理解万岁!”

黄秘书表面带笑,却有些暗暗吃惊。看王以纯这个架势,竟然已经是完全坐到胡文海这边去了。

不过说起来,地方上想尽办法把渤船救活,还给大黑鱼的项目每年多找出一个亿的补贴,结果却换来了交通部和中船的调查组,换谁都不会有好心情吧。

王以纯只是稍稍的抱怨一句,已经是很克制了。毕竟调查团不是封建社会钦差大臣,要对抗或者干扰调查,地方上手段有的是。

从目前看来,至少绣城的态度还是诚恳的。

“黄秘书放心,我们绣城一定给与调查组最广泛的配合。您说吧,调查从哪里开始?打个磕巴,我王以纯就向组织上当众念检讨。”

“李经理,你看呢?”黄秘书转头看向这次调查的实际执行者,中船的副经理才是真正干活的人,毕竟是业内人士。到交通部和国务院这个级别,具体的工作就有点离得太远了。

“这样吧,我想先见一见渤船管理层的几个同志,听说有人限制了他们的人身自由,甚至要搞迫害?”

“哈哈哈,李经理,现在都什么年头了?”王以纯笑了起来:“渤船的领导可都是国家干部,谁敢迫害他们?”

“那就去见一见渤船的同志们吧。”

“好,那我带路。”王以纯二话不说,当先带路向前走去。

……

“我们得想办法见到调查组的人!”孙海吉咬牙切齿,恨到:“王以纯这个走资派、贪腐分子,肯定是收了胡文海的钱,才这么下力气给资本家当狗!”

“哎,真是没想到,苏岩本事这么大,真的搬来了救兵啊!”陶处长看起来是心花怒放,新科接手渤船之后,物料采购除了附近的配套工厂,主要依靠的是军队系统。这么一来,原本属于油水丰厚的渤船采购处,现在每天闲的都能在科室里吃饺子不用放醋了。

“听说这次调查组不仅有交通部的人,连中央都有人来!”行政的谷峰咂了咂嘴:“啧啧,从前没看出来,这小子能量这么大!”

“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咱们渤船这点事情,能请动中央的人?”

生产调度的徐建愁眉苦脸,他们这个六人小团伙这次可是亏大了。孙海吉他们那天从市府回来,就得知新科抓住他们无故旷工、培训逃课的问题,干脆直接的将他们给“退”回了渤海造船厂。

也就是说,未来三年跟着他们六个闹事的这一百多号工人,只有每个月八十多块钱的渤船基本工资领。

只这一手,就把他们六个人给推上了风口浪尖。这一百多个工人的目光可都在他们身上,谁也没想到,劳务派遣还有退回这个说法。

如今吃了亏,如果他们不能帮这些工人找回来,那以后就别想在渤船里混下去了。

这么一个小团队,如今可以说是背水一战了。而看到他们如今的窘境,之前还不怎么服气的渤船管理层,现在也不少人都选择了观望。

“中央的人怎么了,人家苏岩背景硬呗!”保卫科的李科撇撇嘴,眼前一亮:“我看干脆借这个机会把王以纯也扳倒算了,他搞的那个劳务派遣,现在多少工人都在怨声载道的。咱们搜集一下资料,到时候联合那些吃亏的人搞个联名举报,准让王以纯吃不了兜着走!”

“嗯?好主意!我看三产这个事情也能提一提,还有搞绩效奖金的事情。”

“绩效奖金这个没啥问题吧,海盐衬衫厂的不是还上了报纸?”

“海盐衬衫厂那是计件工资,绩效奖金还有技术评级,这能一样么?”未完待续。

喜欢帝国玩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玩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