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帝国玩具 > 第二百三十七、八章

帝国玩具 第二百三十七、八章

作者:周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6:09 来源:书海阁

第二百三十七章绣城见闻(三)

吃过了中午饭,罗西和吕秘书继续跟着沈倩哲他们开工。大型机的安装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考虑到渤船这边专业人员比较缺乏,银河1号内部的电路板都是已经组装好之后装箱运输的。好在这年月的超算还没有未来那么夸张,体积相对不大。

西蒙克雷的克雷1号好像一个沙发大小,而银河1号也不过才八个机柜而已。算上终端和各种保障设备,搬运班加上十多个专业电路工程师一下午的时间,也就把工作给做完了。

“太好了,总算是赶在今天完成了!”沈倩哲像个小女孩似的,兴高采烈的差点没跳起来。

罗西看着自己这些人忙了一下午的劳动成果,心里也有些满足感。对新科公司这个新的工作环境,也多了一些归属感。

这工作就好像恋爱,付出的心血多了,自然也就有了感情。如果说之前罗西还有种自己是外人的感觉,如今也有点为自己是新科公司的员工而自豪了。

毕竟中国这么大,称一台超级计算机的单位简直凤毛麟角。

能玩的起这种大玩具,怎么看新科都是有些实力的。

“对了,罗工。”沈倩哲像是刚想起来,拍了拍脑袋说道:“明天工业局要开个会,想请你去给市里的企业单位普及一下超级计算机的作用,你看呢?”

上哪个山、唱哪首歌,罗西既然已经是注定要在新科公司落地生根,当然不会推拒这种工作,当即点头道。

“去开个会倒是没问题,不过这台银河1号还需要调试……”

“这个不急。暂时新科重工还没有建造船舶的工程,你的时间很充裕。”

本来渤船是有几条后续海船建造工程的,不过胡文海那个时候认为赶工临131就已经工期很紧。再加上也是等着上总段造船法,于是干脆把手上要开工的项目给推了。否则若是用人力总段造船法。工程人员没有那么多,若是还采用老式的分段造船法,又显的鸡肋,不如技术掌握了之后再专门改作总装厂来的舒服。

所以现在的渤船——也就是新科重工,正处于难得的业务空闲期当中。当然,业务空闲是一回事,却并不代表工人是无所事事的。

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新科重工正在大力推进标准化工程。为后续上马的总段造船法铺平道路。

罗西倒是不知道这些说法,但是既然沈倩哲认为没有问题,那他也就不多问了。

当天晚上罗西和吕秘书就都被接进了绣城,在新科招待所住了下来,等着第二天的工业局会议。

出乎罗西和吕秘书的预料,几乎是他们刚刚梳洗完毕,八点钟准时就有人敲开了他们的房门。

“罗工、吕助理,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沈部长让我来请你们过去。”

“哦,稍等。我们马上就好。”罗西和吕秘书手忙脚乱的收拾好个人卫生,连忙跟着来人出了房门。

准时而且卡着点开始的会议,让罗西显得有些不适应。倒是吕秘书还好。下面的基层开会或许是拖拖拉拉习惯了,但是他服务的首长每天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当然不会允许有会议时间发生浪费的时候。

可是能在基层看到这样雷厉风行的工作效率,吕秘书对绣城的官场风气也不禁高看了一眼。

路途不远,就在新科招待所楼上的一间会议室,罗西和吕秘书进来的时候,正看到里面人头攒动。

嗯,一般来说这个词都是用在站立的人群身上。因为脑袋要“动来动去”,显然是不能坐着动的。

没错。会议室里仍然是“新科风格”,一张椅子都没有。

乍一看这样别开生面的会议布置。罗西和吕秘书都是一愣。不过随即就想起来了沈倩哲昨天开会时候的场景,哪怕是会议现场有椅子。但只要是开会就没有人坐。反而是工作中累了的工人,可以坐下休息一会儿。

据说这是新科公司老总胡文海定下的规矩,开会不许坐着,一次讲话不许超过十分钟。能看资料的不复述,能会前了解的不拿到会上介绍。

显然,这种做法不仅是新科公司一家使用,而是已经在绣城中扩散开了。

“同志们,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章明杰热情洋溢的走过来,亲手牵着罗西的手,把他推到了会议桌的前面:“这位就是中科院计算所的罗工,总段造船法的仿真软件就出自他手,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科学家啊!”

哗啦啦的掌声响起,这让罗西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我也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工作而已。”他谦虚道:“我是在新科公司提供的软件需求和软件框架的帮助下,才能做出这个成绩的。真要说了不起,我觉得软件架构的作者胡文海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胡总还能写软件?”章明杰瞪大了眼睛,不由摇头:“真是能者无所不能啊!不管怎么说,你们都是很了不起的人才!大家再鼓鼓掌!给罗工看看咱们绣城人的热情!”哗啦啦啦啦啦——

顿时,会议室里的掌声比之前更响了一个八度。

“好了,咱们今天还是进入正题吧。”章明杰身边一个年轻人压了压手,会议室里顿时一片肃静。

“哦,罗工还没见过吧?”章明杰站在罗西身边,指着年轻人给他介绍道:“这位就是胡文海胡总了,你们新科公司的老板,你的顶头上司哦!”

罗西看着胡文海,忍不住咽了口唾沫,瞪大了眼睛。

“你就是胡文海?三维仿真软件的架构设计者!”

他简直不敢相信,因为胡文海也实在太年轻了!

在罗西的印象里,一个能够被“首长”级别的领导重视而且夸赞的人,一个生意做到这么大的私人企业老板。一个能够写出三维仿真软件架构的工程师。

哪怕再怎么天才,至少也要有三十多岁吧?就这,也已经让人羡慕的要死了。

可是看看胡文海唇上的那一圈淡淡的胡茬。这货有没有二十岁啊?

对此罗西非常怀疑。

吕秘书倒是有了心理准备,这次他来绣城。一个目的就是观察一下胡文海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服务的“首长”需要他的判断,来为自己一个重大的决策提供参考。关于这次调查的背景资料,当然是要让他详细了解过的。

可再怎么把胡文海的资料烂熟于心,到底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看到本人的时候,才能体会那种震撼的感觉。

胡文海本身倒是没有什么气势,但一想到他身上牵扯的那么多关系和利益链条,背后若隐若现的种种“大人物”身影,屡次三番创造的奇迹。

吕秘书的震撼。甚至比罗西还厉害。看向胡文海的感觉,甚至有点迷信心理,难道这就是中国今时今日“应运而生”的人吗?

他甚至回想起胡文海档案里有一条很简单的消息,他第一次到美国之后,曾经随手买了一张体育彩票就压中了极低概率的比分奖,获得几百万美元的奖金。

当然,百万美元级别的资金,如今在胡总的履历里已经不怎么显眼了。

可如果胡文海身上没有点宿命论的色彩,真的很难解释他是怎么年纪轻轻就做到今天这一步的。

你不能不承认,就像某北大二年级万年帅逼处男一样。有些人生来就是需要仰望的存在。

胡文海丝毫不知道自己在吕秘书心里的形象,连连摆手说道:“我哪有罗工的贡献大,不过就是动动嘴、提提要求。真正实现还得看罗工你的啊!银河一号的软件我记得之前用的还是纸带输入,现在能用键盘写机器码了?我可做不来这个活。”

“那也很了不起了。”罗西倒是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心有余悸道:“人的精力有限,总不可能什么都会的吧。”

显然,罗西对胡文海的妖孽程度没有覆盖自己的专业范围感到庆幸。

“好吧,我们接下来继续开会。”章明杰没有给胡文海和罗西太多互相熟悉的时间,而是雷厉风行的宣布道:“接下来请罗工为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仿真制造。总段造船法的效果各位厂长应该都看在眼里,有没有什么想法?趁这个机会都可以提出来!”

“那我就不客气了。”第一个出声的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厂长:“罗工你好。我是绣城重型设备制造厂的厂长,我想请问计算机辅助设计。能不能对机器运转过程的效果进行仿真?能不能不通过试制,就发现设计上纯在的问题?”

……

罗西一边回答着会议室里不时有人提出的问题。一边断断续续的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三维仿真的概念给他们介绍清楚,说起来也真是不容易。

绞尽脑汁讲课和回答问题的罗西没有意识到,但吕秘书却发现了会议室里的问题。

绣城工口的领导、厂长,年龄普遍都很年轻!而且,和绣城下辖的大型企业数量相比,今天到场的厂长人数严重不符。

这绣城,怎么处处都透着一股怪异呢?

第二百三十八章绣城见闻(四)

会议应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虽然当场没有什么企业下了决心就要引进计算机辅助设计,但绝大多数厂长都和新科约定好了等这套系统投入运作,希望能够再进一步做出了解。

能有这么一个意向,可以说这次会议的目的就算是达到了。

胡文海开发的这套计算机辅助设计伪三维仿真系统,说白了就是一个为总段造船法专门优化过的cad软件。

只要在这套软件上继续增加功能改进算法,很容易就能扩展出真正的cad软件出来。

如果真有了这么一套软件,相信对国内计算机设计和数控机床技术都有很大的推动性。

最差最差,还能把这套软件和银河一号的成本分摊出去,大幅降低计算机普及的难度。

总之,这次的会议最高兴的不仅是工业局的章明杰局长。同样还有胡文海自己。

绣城工业能力的成长,对新科公司本身有百利而无一害。“章局长!”会议结束,被吕秘书拉到旁边嘀咕了几句的罗西。又回到了章明杰旁边,惴惴道:“我有个问题。咱们绣城大型企业就这么几个吗?我看刚才与会的领导也就是十几个人,绣城的大型工业企业没有这么少吧?其实计算机辅助设计不光是机械类企业用得上,其他方向也有应用的。”

“哦,罗工误会了!”章明杰收拾着自己带来的文件,随口答道:“刚才那些就是绣城工业口所有大企业的厂长了,你不知道么,刚才和你讨论最多的那位,就是绣城计算机厂的厂长啊!”

“啊?是刚才那个很年轻的冉妮?”罗西愣了愣。不由摇头:“我还以为是计算机厂的技术人员,太年轻了,还是个女同志!”

“罗工可别瞧不起冉厂长,她是老计算机厂子弟里第一个出国留学回来的高材生。美国那个什么斯顿大学的教授,听说还要留她念博士,是她非要回来的,可惜了啊!”

罗西听的有点发晕,好奇问道:“是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

“对对!”章明杰露出笑脸:“就是这个普林斯顿大学,听说在美国是个很不错的学校吧?”

“世界排名前五的名校……”罗西咂咂嘴,苦笑:“有普林斯顿大学的高材生。你们还找我来讲什么啊?”

“那不一样,罗工是新科公司的人嘛。”章明杰笑笑,没有就这个问题多说。但罗西还是听出点意思。这是给了新科公司面子了。

倒也不是说罗西自觉就比普林斯顿的学生差了,而是觉得冉妮既然是美国回来的,掌握的知识肯定比国内的新。从公论出发,今天的工作她也是能做的。

显然,今天的科普安排给自己,并不只是从技术角度考虑的,这让罗西的自尊有些受伤。

“罗工也别多想。”罗西的脸上是藏不住事的,章明杰当即就看出来了:“咱们国内要上计算机辅助项目,肯定也是要采购国内的设备。小冉呢。虽然是国外回来的,但一个她上任时间短。厂子里的事情还没捋顺。二一个,她对国内技术和情况也不了解。这方面还是比不了罗工的。”

章明杰这么说,罗西心里就好受多了。他又想到吕秘书让他问的问题,于是接着问道:“怎么我看不仅是冉厂长,很多单位的领导都很年轻?”

“这个么——”

章明杰想了想,摇头笑道:“和罗工说说也没关系,今年以来,绣城为了促成一批项目落地,对国企的运作方式进行了一些改革……”

要说如今的绣城领导班子还是很有战斗力的,一个快要退二线没什么权力**的老书记,一个年轻而且有抱负的市长,这就保证了上层领导局面的和谐。

而工业局内部从推进“劳动派遣”和“盘活资产存量”制度之后,也让企业甩掉了包袱、纯洁了队伍,提高了战斗力。

在这样的基础下,绣城市长王以纯和章明杰适时决定推进之前一直在准备的国企合并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促成国企内部的竞争,搞优胜劣汰。从工厂的运营状态,到推进标准化,到胡文海争取的七十亿配套项目落地,这一系列“市场”运动,最终让绣城工业口的企业不得不主动求变。

毕竟在工业局内部,企业互相并购和让成绩优秀的企业迅速壮大几乎没有成本——只要把冥顽不化、陈腐朽败的企业资源划给表现更好的企业就行了。

最后那些竞争失败的企业领导或者只留一层皮,或者连皮都没剩下,给个留守处任其自生自灭去了。

说白了,胡文海出的这个主意就是后世中国搞国企的思路:什么是国企?搞的好的才是国企,搞的不好国企身份也不是免死金牌。只不过搞不好的企业不是一卖了之,而是把资源重新注入到搞的好的企业里,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大托拉斯”了。

这么搞来搞去,最后出人意料脱颖而出的企业领导人。竟然普遍都是三四十岁的“年轻人”。而活到最后的企业,也不都是开始就是大规模的国企。

很有一部分,就是原来的小企业“吞并”了大企业。

当然。绣城搞的这个过程还是很隐蔽的,多是通过人事调整造成的事实。也就是把竞争失败的大企业领导层调走。然后把获胜的企业领导层调过来,再把小企业“合并”到大企业中去——至于究竟是谁合并谁,那就真是不好说了。

不能不承认,八十年代的中国是个属于“英雄”的年代,是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英雄,在这个时代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很多企业,政策给到了,换上一个靠谱的领导层。说不定就能一飞冲天。

张瑞敏、禹作敏、吴仁宝、马胜利、牟其中,健力宝的老总李经纬、容声冰箱的潘宁、甚至是放任了海南汽车倒卖的特区书记雷宇,哪怕是联想的缔造者柳传志,都可以算的上是一人“兴邦”的英雄。

八十年代,虽然风云叵测、风高浪急,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倒春寒屡次三番的反复较劲,但这仍然是一个激荡人心、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除了这些在历史上崭露头角的“英雄”,同样还有很多人是被埋没的英雄种子。

如今,历史的长河发生了些微的改变,于是这些种子也有了发芽成长的机会。

章明杰解释的并不详细。而罗西自然听的也是半懂不懂。但这些言语落在吕秘书的耳朵里,却又是一番天地。

这绣城,真是下的好大一盘棋啊!

而这一盘棋的棋手。看起来是章明杰和绣城市长王以纯,实际上吕秘书却是知道,真正下棋的人其实是胡文海。

会议结束,吕秘书和新科公司派来送行的人商量了一下,说是好不容易出差一次,打算在绣城玩上两天。

新科公司的接待人员还热心的帮他安排了两个绣城附近的景点,不过被吕秘书客气的拒绝了。带着新科公司开出的介绍信,谁也不知道接下来的两天吕秘书究竟去了哪里。

……

胡文海手拿电话,兴奋的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声音。高兴的说道:“哦,巴基斯坦方面通过了出售两架幻影战斗机的要求?什么。还会有一支幻影战机的维修工程师队伍过来?太好了,什么时候能把飞机送过来?海军的意思呢?飞机是送到盛京611。还是放到大港的海军基地去?”

胡文海一连串的问题,显然让电话里的人有些应接不暇。他只好放慢了语速,重新一个个问题的确认了一遍,这才心满意足的挂断了电话。

海军方面为了帮助胡文海推进幻影战斗机的事情也确实上心,甚至答应了从福清级综合补给船的定金里将幻影战机的收购价格对消掉。

而巴基斯坦方面听说中国有斯贝升级幻影的计划,本身作为幻影战机的大用户,也是非常渴望能够积极参与。专门派出了一支工程师队伍,打算协助中方对幻影机体进行改装。

“胡总!”王烨敲了敲门,听到里面的声音,这才推门走了进去:“门口有一个自称是吕秘书的人,说是想要见你。”

“吕秘书?”胡文海面露回忆,突然挑了挑眉,笑了起来:“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快把人请进来!不,我亲自去迎接!”

吕秘书站在胡文海家平房大院的门口,真难相信这是一个身价几十亿美元大富豪的住所。这几天在绣城的见闻真是让他打开眼界,无论是国企兼并还是盘活资产存量,国企内部的竞争导致的世面繁荣,让他相信胡文海是真有能力改变中国的那个人。

吕秘书知道,自己背后的领导对是否成为站在胡文海身后的“背景”还有所疑虑。虽然他的背后已经有了空军某个领导的支持,有了电子工业部前任某领导的支持,但胡文海本身私企的属性就是一个风向标,怎么站队是需要慎重的。

“你不是——”胡文海目瞪口呆,摇头失笑:“吕秘书,你瞒得我好苦!”

胡文海自然认了出来,这个吕秘书就是前几天站在罗西旁边的那个吕助理。

“胡总,客套话我就不说了。”吕秘书表情凝重:“听说你手里有比gto技术更好的电力半导体开关器件?”未完待续。

喜欢帝国玩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玩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