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帝国玩具 > 第三百一十一章 铁路包干

帝国玩具 第三百一十一章 铁路包干

作者:周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6:09 来源:书海阁

“嘿,你们当时没看到商业局那帮人的嘴脸啊!”

“怎么说?”

“你想好几百人把百货大楼围了个水泄不通,最后还被市长勒令干脆对外承包。这事儿刚出的第二天,就有人上门去要求承包百货大楼了。这可是百货大楼!商业局张嘴要了五十万的年承包费用,据说对方连个磕巴都没打,当场就交钱签协议了。”

“哦,我说呢,怪不得今天百货大楼就没开门。承包这人是什么来头,好家伙五十万啊!”

“这个,光听说是新科公司的工人,听说还是一线的操作工人和维修工。”

“那哪来这么多钱!”

“借的呗,建设银行给贷款了。”

“嚯,那这人可真是够有本事的,这么多钱都敢借。”

“可不是?”

“不过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承包人当场宣布,百货大楼原有职工全部退回商业局。有愿意留在百货大楼继续工作的,必须重新考核竞聘上岗!嘿,这帮售货员大爷,也有今天!”

“这可太解气了!往日里买东西,可没少受他们的闲气,总算有人治他们了!”

“是啊,你想这人可是花了五十万承包的百货大楼,生意不好亏的是谁的钱?对吧?以后咱们去百货大楼,再有态度不好的,不用二话,直接投诉他们!”

“对!可得给他们点厉害的看看!”

类似这样的对话几乎是在不经意间,就悄然的传遍了绣城。全绣城人的目光都集中在百货大楼的门前,等待着它重新开张,看看那些曾经颐指气使的售货员,是不是还敢像过去那么张扬。

要说真是自作自受,若不是供销系统几十年如一日的被人诟病服务态度。也断然不会落入到这样的境地。

毕竟这是绣城第一个承包案例,正常来说,承包人将整个单位的职工都打包退回。至少是要重新竞聘上岗,非得踩到工人心里那根高压线不可。但既然倒霉的是往日看不惯的售货员。绝大多数人不仅没有感同身受,甚至还觉得有些解气。

只是让绣城市民们有些吃惊的是,百货大楼这一关门,愣是就关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当然,一方面是重新召集人手、组织团队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则是百货大楼对外宣布,正在进行重新装修。

巨大的脚手架搭起来,施工方几乎是“奢侈”的用一块红布将整个百货大楼都包裹了起来。红布外面正对中央大街的一面上。就是几个大字:百货大楼重新开业倒计时,28天、27、26、25……

在这条绣城最繁华的大街上,几乎是全绣城人都看到过这个倒计时。只看一车车的材料拉近去,百货大楼里面传来日夜不停的施工声音。可要问这正在重新装修的百货大楼,最后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好奇的种子在人群中种下,百货大楼重新装修几乎成了十二月绣城人最关心的话题。

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百货大楼被承包改建,意义绝非只是这么简单。

胡文海的棋局上,这其实是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如果说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最关键的一点不同。那肯定就是,八十年代的经济计划性仍然是非常强大的一面。

九十年代,制约人们购买**的只是金钱。八十年代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计划指标。

老百姓买东西,钱、票缺一不可。单位进货、出货,计划配额至关重要。

从1981年以来,中国就对部分生产资料实行了有计划的价格双轨制,逐步放开了一部分商品的计划外价格控制。1984年规定工业生产资料的超产部分可在加价20%以内出售,1985年取消了原订不高于20%的规定,超产部分允许按市场价格出售。

可是在市场上,计划内商品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一种资源。因为不是所有商品都能超产,也不是所有超产商品都能让人随意购买。在八十年代。采购科是和销售科同样重要的企业部门,原因就是很多时候有钱也买不到商品!对于倒爷横行的八十年代。能用计划外商品的价格买到计划内商品,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本事了。

而百货大楼虽然被个人承包。但是根子上,它仍然还是一个国家单位。既然是国家单位,那它就有一种极为珍贵的资源,那就是计划内的采购权。

可别小看这个权力,没有它,那就只能看其他企业的脸色去买计划外超产的商品,还不一定能买得到。很多乡镇集体企业,手上拿着钱,却根本采购不到生产需要的材料。

二十年后,红豆集团董事长周耀庭回忆这段历史,在中央电视台的专题采访里,公然拿大嘴巴抽价格双轨制的脸。他对着镜头说,“国营企业是老大哥,乡镇企业不是小弟弟,乡镇企业是私生子。那个时候,我们乡镇企业得到的是私生子的待遇。”

“红豆发展起来,国家从来没有给过一公斤的柴油,一公斤的棉纱,从来没有任何计划内的原料。1985年、1986年前后,纺织企业原料极其紧张,不少工厂都断餐了,我们企业做外贸没有棉纱,想到市里的部门去争取一些。回答当然是没有,因为你们是乡镇企业,不可能给一公斤棉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时国家为了保护体制内的国企,曾经出台过非常严厉的禁令。重要生产资料和紧俏耐用消费品的批发业务,只能由国营单位经营,不准套购就地转手加价倒卖,不准倒卖计划供应票证,不准任意提价,不准以任何形式索取额外收入,对投机倒把者,要坚决制止严厉打击。

结果倒也真是清退了绝大多数的倒爷。但这些被禁令吓跑的都是什么人?只是没有社会背景的人,空出来的市场空间,肥了什么人自不必说。

胡文海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拿下百货大楼。倒是有八分之八十的原因,是看中了它那个国企背景的“公章”。

八十年代的供应短缺。没有这么一枚公章,甚至连计划外产品还未必能买的到。有了这个权力,百货大楼手上就有了计划内的采购份额,用计划外的价格购买超产商品,也就算得上是理直气壮了。

不过事情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按下葫芦又起了瓢。这边胡虎和路大明入手百货大楼刚有眉目,另一边胡胜利成立东风速递公司又冒出了阻力。

“绣城铁路局驳了你的提案?为什么?你没说,这个三产能够大量解决铁路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

胡文海有些惊讶的看着胡胜利。实在想不通,这么好的一件事情,为什么却被铁路局的人给打了回来。

“说了。”胡胜利一脸的沮丧,摇头苦笑:“其实真说起来,根子不在这个这个事情,而是在我啊!”

“小叔你的资历问题?”胡文海心下了然,一点就透。

“差不多吧,也不光是资历问题。”胡胜利叹了口气,说道:“这里面事情复杂的很,我的资历是一方面。毕竟刚工作没多长时间,三产公司的事情我来提上面肯定有顾虑。除此之外,虽然是三产公司。但毕竟还是有级别的。我即使是大学生,可也没有这么快就当领导的道理。上面对我们的计划也有些意见,认为我们提出的路线不太现实……”

胡文海摆手,打断了胡胜利的话,直视他问道:“小叔,究竟是什么原因,你能不能和我直说?”

胡胜利愣了一下,最后才僵硬的点了点头:“在局里征求意见的时候,我的领导评价不过关。”

“你们领导对你有意见?”

胡胜利无奈的扯了扯嘴角:“是也不是。我一个科员。他对我能有什么意见?之前我就提过三产和盘活资产存量的事情,我们领导始终都是反对意见。原因很简单,他是怕引火烧身。咱们这个方案如果实行顺利。最后很可能会对铁路托运系统形成竞争吧?”

“对,不仅是竞争。”胡文海若有所思:“实际上如果我们能够搭建起来这个体系,整个铁路货运系统都会受到影响。至于托运,很可能干脆就被我们给吞并……”

胡文海没说出来的设想,铁路系统如果能够提供更大的运量和更灵活的配货方式,受到影响的可不仅是铁路的货运系统,而是整个中国的物流系统。铁路比历史上更迅速的大发展,必然会影响到********的公路运输生态。

“没错。”胡胜利嘿了一声,点头:“其实我们铁道部还是很有改革动力的,从1980年就实行了多种经济责任制,现在各单位对经营成果是要承担经济责任的,而不是过去那种一切凭计划运作的方式。咱们这个计划实施起来,虽然表面上看绣城铁路分局的收入会有一定提升,可这是抽了堤内的水来浇堤外的地。”

他脸色严肃,仔细的给胡文海解释道:“托运和货运系统现在的内部清算价实际是和成本严重背离的,利润主要集中在分局,而不是站段。路局给站段留利水平很低,分局收走了站段的绝大多数利润,起了一个平均再分配的作用,这里面涉及很大的利益。可如果我们的速递系统搞出来,站段搞三产的利润分局还有什么立场征收?这威胁到了分局自身的权力地位!”

“嘿,我明白了!”

胡文海点头,虽然还有点迷糊,但总算是大约搞懂了这里面的道理。

说到底,他这个三产方案主要依托的是站段展开业务,那么由各站段自行组织基层队伍就是最合适的方案了。后世那么多快递公司,也只有顺风是自己开发当地的业务团队,其他的快递公司都是搞加盟承包制,将各地的快递业务交给当地人去做。

可站段掌握了三产的业务能力,最先威胁的就是目前铁路体制内正在实行的集中再分配模式。现在这个模式,分局的权力很大,利益自然也就最多。要打破这个局面。虽然发展速递三产会带来更大的收益,可分局看到的却是自己权力的流失。

胡文海眉头紧皱,对铁路系统的不了解。让他完全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种情况发生。

目前看来,指望分局能够通过通勤包干的请求。似乎是不太可能了。

“小叔,我想再试一试。”

胡文海低头想了很久,最后抬起头来,虽然皱着眉头,但并没有就此打了退堂鼓:“你能不能安排我,和你们分局的领导见一面?我觉得还是再努力一下,取得分局的支持,对这个计划非常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没有绣城铁路分局的支持。最大的问题就是拿不到通勤列车的承包权。除非是一个站段、一个站段的去谈,可这样一来,方案执行的难度简直增加了一百倍不止。

胡胜利沉吟了片刻,点了点头:“文海你在绣城的名声,见一面我想还是没问题的。”

绣城铁路分局虽然不受绣城管辖,但毕竟还坐在绣城的地面上。对于可以在绣城“横着走”的胡文海,多少还要卖些面子。

……

胡胜利的沟通果然很快就有了消息,听闻是新科公司的胡文海,绣城铁路分局的人很痛快就答应了这次见面。

要说绣城铁路分局,那在全国铁路系统上都是有名的存在。八十年代。绣城铁路分局的职工人数高达八万人,全绣城就没有一个单位比铁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了。整个绣城被一条穿城而过的铁路分为南北两个城区,铁路拥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市场等一切社会功能。绣城铁路号称是“铁半城”,半座城市都和铁路拉的上关系。

作为近年绣城风头一时无两的新科公司,绣城铁路分局对胡文海可谓是闻名已久了。

“这位就是小胡同志了吧?”一个穿着老式中山装的五十多岁男人,上下将胡文海的样子打量了一番,不由亲切的笑着迎了上来。

“这是我们分局的刘局长,刘局长,这就是新科公司的老板胡文海了。”

“刘局长您好。”胡文海主动伸出手来,脸上带着笑容,也是紧走两步迎了上去。

“哎呀。真是久闻胡总的大名了!”刘局长用力的晃了晃胡文海的手,转头看向胡胜利。又说道:“我说胜利你这个同志,怎么不早说和咱们绣城新科的胡总是亲戚。怕我们占你们老胡家便宜是不是?咱们铁路是那样的单位嘛!”

“呵呵,局长您开玩笑了,我这不是参加工作也没多久。文海虽然叫我一声小叔,但关系早就出了三服,挂嘴上不合适。”

“也对,也对!”刘局长哈哈笑着,前面带路:“难得胡胜利同志能这么沉得住气,看来以后还要给你多加点担子才是!”

刘局长推开自己办公室的门,门里是一个装修并不怎么讲究的小房间,大概也就是十多平方米的样子。老旧的办公桌椅和沙发,除此之外办公室里只有一个铁皮文件柜。地面是被常年蹭出镜面的水泥地,墙上是有些斑驳的涂料墙,窗户是有些年头的木头窗,窗帘是有些掉色的麻布帘。

如果单看这件办公室的布置,刘局长大概应该是一个并不讲究享受的“清官”吧。

办公室里一早已经有两人坐在沙发上了,见到有人推门进来,沙发上的两人连忙站起身来。

“哦,这是我们绣城分局调度所的王所长和运输科的齐科长,我特别让他们也过来听听胡总的高见,胡总不会有意见吧?”

胡文海脸上露出笑容,和这二人也握了握手,连连笑道:“没问题,当然没有问题。”

不过他话是这么说,可目光还是在调度所的王所长的脸上多停留了两秒钟。这个王所长,正是胡胜利的顶头上司,一票否决了他三产包干的提案。

结合刘局长之前要给胡胜利压担子的说法,嘿嘿,果然是会无好会。

“胡总快请坐吧,环境不太好,你多包涵。”

刘局长殷勤的亲自为胡文海和胡胜利倒了杯茶水,看的出来,连茶叶也并不是什么好茶。

胡文海双手接过茶杯,嗨了一声,笑道:“刘局太客气,快别张罗了,不然我都要坐不住了。”

“哈哈,那好,咱们谈工作!”

“我得先感谢刘局给我这个机会,能够让我们双方坐下来好好交流一下双方的想法。关于三产速递公司的提案,想必我小叔的计划书大家都看过了……”

“我是看过了,你们俩呢?看过了没有?”刘局长带头点头,问向王所长和齐科长。

“看过了,我们也都看过了。”两人齐齐露出笑脸。

“我想这个提案的具体内容,各位应该都很清楚了。那咱们就来谈谈具体的问题吧,不瞒各位领导说,我今年不过才二十岁,对社会上的一些规矩和门道不是太了解。主要是有点想法,就想着能不能试试。过去那些成功,咱们就不说它了,侥幸都还算是做成了。大概是我对铁路系统不太了解,这个提案本身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者各位领导有什么顾虑,我想知道为什么它没有得到分局的认可呢?”

人有倚老卖老,胡文海这年轻也是一大优势,干脆倚小卖小了。开诚布公的直说自己没社会经验,大家就别讲什么潜规则,拿出你们肚子里的真实想法来吧!

他这么一说,还真是打了分局这几个人的一个措手不及。第一次的,刘局长脸上的笑容僵硬了起来,转头看向自己的两个属下使着眼色。

这种正面交锋的角色,显然不可能让刘局长亲自出面。得罪人的事情让手下去做,这本来就是他让王所长和齐科长在这里的原因。如果两方关系弄的紧张了,他还可以以局长的身份有个回旋的余地。“啊,是这么回事。”第一个开口说话的是胡胜利的顶头上司王所长,通勤包干倒也紧扣了调度所挖掘运输潜力,压缩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的本职工作了。

“经过我们的研究呢,认为有两点不太合适。一个是胡胜利同志要承包通勤列车,那就只能去三产任职了。不过呢,我个人认为胜利同志这样的优秀职工,去三产实在是有些浪费。本来组织上正在考虑,明年准备给他加加担子,在分局或者下面的站段做两年基层领导,积攒一些工作经验,然后还有责任更重的岗位在等着他。现在国家不是正在提倡领导干部年轻化嘛,胡胜利同志的年纪轻、学历高,这样的同志我们不培养,那要培养谁呢?”

“嗯,说的有道理啊!”刘局长不住的点着头,像是非常满意王所长的回答:“我看过胡胜利同志的档案了,确实是个值得培养的好同志。在学校的时候,胡胜利同志的学习成绩就名列前茅,还积极参与了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可以说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嘛!像这样的同志,我们确实应该大力培养!”

虽然听到的都是夸赞的声音,但胡胜利的却没有丁点笑意,反而是满脸严肃。显然,胡文海的出现,多少还是有些作用。但这个作用并不足以让他的提案通过,但却能改变他在铁路系统的的命运。

刘局长和王所长两人的话绝不是敷衍他们,正相反,这是交易的条件。胡文海放弃通勤包干的方案,换胡胜利的仕途一帆风顺。

“刘局、王所,两位领导。”抢在胡文海说话之前,胡胜利就先发出了声音:“我个人前途无所谓,您们愿意培养我,还是说像之前一样冷藏我都好。我们搞的这个通勤三产包干,并不是为了我一个人,而是为了帮更多的人解决工作问题!如果你们能通过三产包干的提案,让我现在立刻辞职都行!”

好吧,胡文海张了张嘴,没有把打圆场的话说出来。看来自己这个小叔,这个脾气性格,还真是不适合在体制内发展啊!与其让他勉强留下来,还真是不如外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未完待续。

喜欢帝国玩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玩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