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帝国玩具 > 第四百五十二章 权力的枷锁

帝国玩具 第四百五十二章 权力的枷锁

作者:周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6:09 来源:书海阁

“走吧,不用看了。”

胡文海身边跟着王烨和一众特勤,在塑料七厂厂办大楼前操场旁边的林荫小路上看了一段“活话剧”。

文时珍的决断让他松了口气,这位市长并不是一个和稀泥的人。从他的表现来看,把绣城交到他的手上,应该是可以放心了。

事实也是如此,绣城特区开埠,显然不可能将领头羊的位置交给一个瞻前顾后的人。

省里、甚至是国家既然将绣城交到他的手上,那就说明文时珍的性格和能力能够胜任,他必然是一个开拓性的、敢于面对挑战的人。

文时珍这笔账心里也算的清楚,自己堂堂副省级的特区书记、市长一肩挑,需要去在乎什么倒爷公司分公司的外围组织吗?之前对何奔的纵容,不过是不想横生枝节的一点顾虑。

但是有了胡家出头,这件事情就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

别说是一个倒爷公司的外围组织,胡文海因为推动物价放开机制的原因,和这帮倒爷早就已经势如水火。

渤海省内这些人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东北这里更是将逐步把倒爷的势力挤压出去作为了政治正确。

就是那句他对何奔说过的话,“人间正道是沧桑”。如今“反倒”是人心所向,他这个胡家大本营绣城的市长,如果在这件事情上稍微露出一点妥协,那就是不合格。

有这个大原则在,他当然很容易就下定了决心。

也是看到了文时珍的决心,胡文海才能安心离开,将绣城这一盘事业交到他的手上。

绣城如今大势已成,只要掌舵的人不犯糊涂,未来可期。而文时珍,显然不是会犯糊涂的人。

塑料七厂的事情很快就落下了帷幕,在文时珍的亲自监督下,纪委很快将何奔的事情调查的一清二楚。

整个塑料七厂的厂委班子,除了一个工会主席以外几乎个个有问题。何奔一个厂长,在倒卖计划内物资的过程中竟然贪污了十多万元。他手下的副厂长和很多中层干部,竟然也都各有进项。不仅是倒卖计划内物资,像什么滥开介绍信、买卖职工编制,乱收回扣和盗窃国有资产以及变卖伪装报废设备。

塑料七厂的管理层,早就已经烂透了。

轻工局投资的技改项目,完工不过两个月时间,连开动生产的设备竟然都已经凑不齐了。

当真相揭开,结果简直触目惊心。甚至就连绣城轻工局内部,也因此有很多人的位置要岌岌可危,连续一个星期被纪委约谈了十多个人。有多少人会丢掉工作,有多少人甚至要被执行纪律,一时间人心惶惶。

为什么塑料七厂竟然能发展到这一步?经过总结,结果让人目瞪口呆。

从1983年“胡建厂长、经理研究会”上,55名厂长和经理向省府提交的《请给我们“松绑”》的联名******以来,国内向国企负责人放权一时蔚然成风。

向企业放权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好政策也需要好人才才能执行的起来。用旧的任命体制遴选的企业负责人,脱离了旧的监督体制,获得了更大的权力。只有少数人能真正实现放权的初衷,更多的人则将企业交了学费。

当年联名的55名厂长和经理,十年后再看。企业不说起死回生,甚至还能继续经营的,十不存一。

塑料七厂的窝案原因很简单,就是企业放权之后的监督体制没有跟上。厂里职工开始的时候,也曾经三番五次向轻工局、向主管部门写信反应问题。然而不是信件泥牛入海,就是举报信反而辗转到了何奔的手里,要求他“自查自纠”。

久而久之,何奔和他一伙人,竟然成了塑料七厂的土皇帝。不说不敢,但绝大多数职工已经没有兴趣去反抗他的“统治”了。

说实话,反正企业再怎么糟糕,工人工资是一分钱都不会少。

但这并不代表,工人们心里没有一本账。这颗定时炸弹,终于在最后时刻炸了开来,将何奔和他的一伙人,统统送进了监狱。

他们找来的香江商人,反而非常振奋的表示,希望能够尽快达成收购协议。原因很简单,在处理了何奔这些人之后,塑料七厂产权更加清晰,企业的包袱也清理的一干二净,是真正的优质资产。虽然要重新开工还得再投入一笔钱,但在香江商人看来只是钱的问题反而不大。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内地的政策风险。至于资金投入,总归是比在香江本地投资要便宜的太多了。

最终,香江商人向轻工局支付了二十万美元的收购资金,轻工局将塑料七厂的生产线补完,又留用了一大批原塑料七厂的技术骨干。

紧赶慢赶,塑料七厂复活重生,改名为班泽塑料厂。班泽塑料厂从中铁建投银行贷了一笔款,从日本引进了一套二手的生产塑料螺丝的关键设备,就此专门生产供应日本的塑料螺丝,随着日本经济泡沫膨胀,工业生产成本剧烈上升,这种小成本、低利润的通用件生意竟然蒸蒸日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过塑料七厂这次事件最大的影响,则是绣城招商引资和国有资产出售模式的确立。绣城市府专门成立了国有资产审核委员会,国有资产变动不再是企业自行为是,而是必须经过绣城国资委的审核。确立了在企业经营中职工大会的作用,超过四分之三职工投票确认,便能罢免企业的负责人。

最后,一项立法议案提交了绣城市人大。关于国有企业破产和对破产企业的处理办法,给绣城所有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敲响了警钟。

如果企业最终要落得破产的结果,相应的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职工,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算是对职工大会可能造成福利企业的一种制约。

归根结底,绣城这一系列操作,不说是杜绝了国企变卖中的舞弊可能,也是将原历史上侵吞国资的决堤溃口,变成了偶尔的管涌。

从源头上,至少打下了一个从严的根基。

不过这些事情,大多对于胡文海来说都只是需要了解的背景资料而已。塑料七厂也好、绣城招商引资也好,并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情。比起具体的招商项目,营造完善的招商环境才是他更重要的工作。就在绣城有条不紊推进改革的同时,胡文海在充分的休息之后,又一次离开了绣城。

东北重工业产业升级,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实际上所有的生意,都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怎么生产产品,怎么把产品卖出去。

现阶段来说,东北重工业产能升级已经饱和——上千亿人民币和数百亿美元的投资,足够把东北重工业吃撑到了。

所以接下来要处理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产品卖出去。

东北本身无力消耗这么大的产能,国内的市场消化暂时来说也有些困难。东北从地理角度考量的出口方向有两个,一个是隔海相望的日本,另一个则是庞大的苏联。

随着国家做出开放满里的决议,东北产品向苏联出口就提上了日程。打通苏联方面的市场通道,随着各地产业升级喜讯频传,变的迫不及待起来。

向苏联出口轻工品,从苏联进口重工产品,推动东北产业继续升级,这是关系到整个中国工业体系升级的大事。为此不仅是绣城特区开埠,不仅是东北产业格局要进行调整,甚至连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都必须重新适应。

然而中苏关系绝非是两国自己的问题,至少目前挡在中苏关系正常化之间的,还有一个第三国——安南。

作为苏联的盟国,安南正处于和中国的战争之中。两山轮战虽然已经进入尾声,对抗性相对于战争开始阶段已经急剧下降。但战争就是战争,苏联不可能在盟友还与中国处于战争状态,就主动的缓和两国关系。

“同志们,讲一下!”

山诺的目光从全旅3768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包括他在内,合成旅3769人全部在位,没有一人缺席。

操场上,在全旅战士的周围,则是清一色的机械化装备。解放卡车、装甲运兵车,ztz-87式主战坦克,车载雷达,车载防空系统,电子战、无人机、运输和战斗直升机,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战地指挥和通信车,后勤保障、工兵、医疗和维修车……

很多车辆上能看到土法上马的迹象,比如说雷达车上面安装的日立空调,比如说越野车前面的丰田标识,比如说指挥车和通信车里的apple以及intel和motorola的设备。甚至是要地防空,荷兰守门员系统的logo都还能在迷彩下隐约可见。

虽然是七拼八凑起来的装备,但这支队伍却已经是久经考验。从软件上,它们更是早就已经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让军队高层好多人看到热泪盈眶的——山诺合成旅。

“主席有句话说,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未完待续。

喜欢帝国玩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玩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