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帝国玩具 > 第七百四十五章 东德挽歌(五)

帝国玩具 第七百四十五章 东德挽歌(五)

作者:周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6:09 来源:书海阁

♂!

“那么,科尔总理究竟想要什么?”

戴安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向着布罗伊尔表达自己的决心。

站在戴安背后的是大半个欧洲的金融实力,英法荷瑞士等国的政治势力是他们坚强的后盾。这即是戴安言语中信心的来源,也是对布罗伊尔和她背后德国政治势力的一种压力。

德国人未尝不想将东德在德国内部消化,然而对于科尔来说,这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科尔在德国担任总理的任期内,最大的功绩可以说就是促成了两德统一。然而两德统一的背后和两个德国究竟有多少直接关系?这不过是美苏冷战的一个战果而已。

对于科尔来说,两德统一确实是因为他做了很多工作。但要说两德的统一是因他而起,恐怕科尔自己也没有这么厚的面皮。

作为后世影响深远的一位“政治巨人”,科尔当然不会只有这么一件功绩。而纵观他的执政经历,两德统一不过是恰逢其会,另一件微不足道的工作,才是他毕生努力的方向。

欧洲的统一。

欧盟的诞生离不开科尔的上下奔走,而欧盟内德国的超然地位,更加是离不开科尔的影响力。在欧洲一体化的过程中,德国总理科尔这个人物,是绝对无法绕开的。

正所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致力于扩大德国在欧洲影响力的科尔,自然也无法拒绝欧洲金融体系进入东德分上一杯羹。德国如果在这个时候玩“双标”,那科尔致力推动的欧洲一体化,也就毫无说服力了。

站在后世已经为科尔盖棺定论的高度回望,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这个政治人物的历史轨迹。但是对于身处其中的人来说,想要看破迷雾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一点对于戴安背后的金融和政治集团来说如此,对于科尔和德国来说,同样如此。

他们对于掌握中的对手信息深度,都不足以提供准确的判断。戴安对于两德统一对未来世界局势影响的深度估计不足,而布罗伊尔和她身后的科尔对于西德联合经济银行的背景——了解的也不够完整。

布罗伊尔和戴安就像两个瞎子,各自抱着一支威力巨大的机枪在进行较量。然而问题是,他们都不知道手上这支武器会如何运作。唯一坐在观众席上的视力正常人,此时却正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隔岸观火,为双方笨拙的试探而哈哈大笑。

布罗伊尔和科尔早就已经定下了方略,听到戴安的问题,不由的算是松了一口气。

德国肯拿出东德这么大的蛋糕出来,自然是希望能够得到无与伦比的回报。

布罗伊尔下意识的摸着椅子的扶手,沉吟了半晌。

“东德国家银行可以交给西德联合经济银行,因此,欧共体会议上,科尔总理希望欧盟委员会能够支持德国的欧元提案。”

……

具体的政治交易内容,真相只局限在了极少数人的保险柜里。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不知道这些幕后“阴谋”,也并不影响他们感受到历史潮流的变迁。

从时间进入到夏天之后,处于德累斯顿和柏林等地的中国人,最切实的感受就是生意突然好做了。

西德联合经济银行收购东德国家银行之后,开始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操作。

东德当年在社会主义阵营乃是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或许是老大哥,但人民生活水平还真未必比东德人更高。然而在两德统一将近一年时间以后,这个曾经最发达、最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却忽然债台高筑了起来。

东德合作社作为东德国家银行的一部分,以一亿六千万马克的价格出售给了西德联合经济银行。从东德合作社的资产表上来说,这算是一笔比较公平的交易。

然而如果把这笔交易放到整个东德的政策层面来说,那可就太坑爹了。

作为东德最大的商业银行,东德合作社在账面以外还有足足155亿的在册贷款。从东德过去的社会主义体制政策上来说,它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商业贷款,而是国企在上缴利**后国家通过银行进行经营性流动资产划拨的一种手段。

于是在出售东德合作社的时候,这些贷款是没有进行计算的。然而在西德联合经济银行收购了东德合作社之后,这些政策拨款却忽然变成了正常的商业贷款。原本根本不需要偿还,或者应该由东德政府工业系统财政偿还的债务,就变成了东德企业的负债……

与此类似的还有东德的市政建设和公共支出,原本也是以政权担保形式从东德合作社进行贷款,然后由国家财政偿还的模式进行拨款的。

但是由于东德整个政权都已经倒台,所以这部分贷款就只能算到整个东德人民、或者具体某个公共服务区域的全体国民头上。

西德联合经济银行接手东德国家银行之后,开始对东德企业进行大面积的催还贷款。而由于东德的特殊形式,东德企业即无法反对托管局对债务的认定,又无法在东德的法院对西德联合经济银行进行起诉。只要各家东德企业账面上无法支付这笔贷款的归还,那么按照托管局的定义,就属于明显的资不抵债需要进行破产清算。而已经破产的企业,当然就是三毛抄四、倒打一耙,肯定是经营上有问题,出售的时候是绝对卖不上高价的!

随着西德联合经济银行的这一番操作,这场东德盛宴,终于是拉开了正餐的帷幕。

而在这场盛宴之中的中国商人们,毫无疑问秉承着闷声发大财的宗旨,悄无声息的将一批批工业设备送上了离开德国的旅途。

已经成为东德太上皇的西德联合经济银行毫无顾忌的向中国商人提供了大量的贷款,虽然无法拿到最丰盛的那块蛋糕,但中国人的手段却相当务实,也根本不去掺和那些获利丰厚的资本运作。而是将目光盯在技术、设备和人才的引进上。

往往是欧洲人在进行“资本运作”拿到东德企业之后,中国商人便会一拥而上。或者干脆将整个工厂打包,或者组成一个采购团将某个工厂的所有经营资产彻底拆散吞下消化。

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和中铁建投签署了战略联合协议,为在东德有中铁建投银行认证的中国商人提供“整体担保”服务。

至于中铁建投提供的抵押标的……

这其中懂得自然是懂,英法荷瑞等国内部则是守口如瓶。虽然要被中国人割去一大块肉,但好在中国人识趣的没将手向着金融领域伸进来。欧洲各国金融资本最多就是少赚一点,可如果能将胡文海手里那笔要了亲命的保险赔款窟窿堵上,也算是赚了。

哪怕东德这边消化不了,抵押过程中这笔钱的流动性也就失去了。欧洲的金融保险集团们,算是获得了短暂的安全感。

对于欧洲金融资本来说,他们需要的是从东德抽血,西德需要的是东德的劳动力和市场。而东德的工业设备和技术,原本就属于需要掐死的那一部分。

只不过多了一批中国人来分蛋糕,东德原本历史上还能仅剩的工业能力算是彻底破产。而为了弥补亏空,金融资本们也不得不比历史上更残酷的加剧了对东德的收割。

与这些腥风血雨相伴的,是大量的工业设备开始被拆卸运走。它们有的向北从不莱梅港出海,有的则向东运往了乌克兰的利沃夫。

在那里,一位名叫弗拉基米尔的苏联克格勃,正在着手将这批货物向着远东继续转运。

喜欢帝国玩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玩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