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帝国玩具 > 第七百九十七章 船厂故事(二)

帝国玩具 第七百九十七章 船厂故事(二)

作者:周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6:16:09 来源:书海阁

“我们的工作是要搭建一个完整遮挡零号船台的框架?”

古利克目瞪口呆的从现场工程师那里,拿到了他们班组今天的工作内容。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虽然已经被拆除大半,但当前的整个称重结构完整度还算不错。但是要想复原这艘巨舰,首先仍然还是要对在拆除过程中已经受损的结构增加强度。

这样一来,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内部结构必然要受到影响。载重、结构,舱室的设计和功能肯定要受到不小的影响。这样一来,就千万不能将具体的内部情况泄露给CIA知道。

既然修复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只是一个“讹诈”的工具,尤利娅当然不会把它当成是一艘战舰来修复。原本应该精益求精、毫不妥协的地方,如今则是对付过去就行。

这艘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只要能坚持到海试的那天,就算是完成它的使命了。所以内部究竟是什么结构、究竟能实现多少作战能力,这个情况肯定需要严密的保密起来。

驻场工程师拿着图纸,点头道:“你们班组的工作,就是在一百米到二百米北侧这一段,搭建一条三十米高的框架。搭建完成之后,用塑料编织布将整个外立面遮挡起来,明白吗?”

“一百米长、三十米高的框架?”古利克用力的摇着头,连连摆手:“我们班组一共才十个人,这么大的工作量,根本做不过来!哪怕是慢慢做,有些工作光是岗位需求就不止十个,这要怎么做?”

“这个你不用担心,厂里会给你调拨人手的。”

驻场工程师看了看手表,摇头道:“好了,我还有其他工作。古利克同志,你们先把工作做起来吧。具体的安排,过一会儿调度方面会把方案送到你手里的。”

“那好吧,我们这就开始干活。”古利克点了点头,回头开始招呼自己手下的工人们。

如今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工人们连吃饭都已经成了问题,有工作做那就是做梦一样。乌克兰的经济在苏联内部是顶号的,但那也是在苏联内部。占经济总量绝大部分的军工行业,在苏联解体之后立刻就失去了全部市场,如今日子怎么可能好过?

卢布的汇率一天能变两三次,如今和美元的汇率更是跌到了将近两千卢布比一美元的水平。乌克兰虽然是苏联粮仓,但经济一旦出了问题,工人一样是要饿肚子的。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里唯一能够不饿肚子的,只有能上工的工人。

古利克开始按照工程师的要求,对工作内容进行指派。莫伊塞被安排去捆扎钢管,斯托罗夫负责运输材料,其他人有的负责测量、有的掌管理货,这都是班组内部做熟了的业务分工。

要说什么叫做产业工人?

未来中国工厂里,从农村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有几个亿,是不是进了工厂就可以叫做工人?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这些普通的造船工人,实际上就和中国东北那些国企里工作了几十年的工人一样。表面上看来,做的都是一般性的工作,但正是这些普通的工作,最后汇集在一起成为了一个产业的基础。

但是不能不说,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这些从小就生活在工厂里的工人,确实是不同的。

这些不同不只是体现在劳动能力上,更多是观念是否符合工业社会的需求。

比如说最简单一点,从小在国企成长起来的老工人,在安全纪律的执行上一般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比如说用明火查看油桶、在粉尘车间里抽烟、站在吊起的重物下面之类,至少成熟的工人知道不回去作死,在安全制度的执行上就是很自觉的在去做——没有这个觉悟的,大概在工厂里也根本就活不到长大成人了。

但是换成一些没有经过基础教育的工人,不仅不把安全制度当回事,甚至以对安全制度置若罔闻来达到彰显自己“个性”的目的。越是不让做什么,反而就是要去做什么。

要不怎么说,中国前三十年培养起来的工人队伍,是改革开放最大的资本呢?这所谓的产业工人,也不能说是把农民赶进工厂就能算数的。没有这些成形的工人队伍,改革开放国际资本又凭什么让你中国承担这么多的国际分工?

要说人多、人力资源丰富,印度比中国条件还好。但是一家工厂如果三天两头出安全生产事故,人力成本再怎么低,也架不住停工、赔偿,甚至是爆炸造成的损失。

古利克这些普通工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了。他们对于要做的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只要把任务分配下去,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就像是军队演习,除了没有预案的对抗性演习以外,那些被戏称为“演戏”的有预案演习,同样是不可或缺。这些“演戏”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让战争真正发生的时候,军队中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出现在什么地方、应该做什么工作。

古利克这些工人,已经有过的组装航空母舰的工作经验,就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了。他们的工作刚刚开了个头,人手稍显不足的时候,就听到场地旁的公路上传来了一阵刹车声。一支由两辆轿车和一辆卡车组成的车队,忽然在古利克等人作业的空地上停了下来。

车队刚刚停稳,车上的人便开始往下下饺子。前面两辆轿车上,前座下来的是两个陌生的保镖,后座下来的则是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厂长马卡洛夫和总师瓦列里。后面轿车上,下来的除了司机保镖,竟然还有一个漂亮的女人和一个亚洲人。

而车队最后那辆卡车上,则呼啦啦的跳下来了一群喊着口令的亚洲人。他们从车上跳下来之后便开始列队,整整齐齐的在车旁悄无声息的站了两个横队。

“大家停一下,都把手上的工作先停一停!”

“是马卡洛夫厂长!”

古利克的班组上有眼尖的人,立刻就认出了从车上下来的人,连忙大声的喊了起来。

“马卡洛夫厂长!厂长同志!马卡洛夫老爹,我们的日子实在是过不下去了!”

“是啊,厂里再不发工资,我们家里可是要饿死人了!”

“我和列娜的孩子饿的直哭,请厂里救救我们吧!”

“同志们静一静,有话慢慢说!”

马卡洛夫用手压了压,古利克作为班组长跟着开始整理纪律,很快乱七八糟的说话声就小了下去。不过片刻时间,古利克班组的工人,便安静的在马卡洛夫周围围成了一个半圆。

“最近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马卡洛夫有些惭愧,叹了口气道:“船厂的工资发不出来,我们这些做领导的工作没有做好,责任非常大。”

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到今天的情况,确实和决策有很大的问题。若非是轻信了挪威的造船合同和废钢铁回收合同,厂里的资金链也不会断,坚持一下说不定乌克兰政府可能会尝试对其进行抢救——当然,这事实上恐怕也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

但是船厂目前这么严重的困境,确实和拆除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这里,马卡洛夫强打起精神来,露出笑容说道:“不过今天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终于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已经正式被NEMART集团全资收购!这也就是说,船厂不仅有大笔资金可以开展业务,而且集团承诺将会补发过去四个月船厂对工人拖欠的所有工资!”

“这是真的?”

“四个月!四个月的工资!”

工人们发出一阵激动的询问,倒是对造船厂改换了性质而毫无意见。只要能吃得上饭,给谁干活不是干呢?

何况新东家不仅会给工人开工资,而且还认了之前四个月的欠薪,这在苏联解体之后的年月里,简直没有比这更良心的了。

听到这样的条件,工人们第一时间的反应,简直是不敢相信。

“这当然是真的!”

尤利娅招了招手,后面便有穿着黑西装、壮的像头黑熊的保镖助理上来,打开了一个皮箱。

“四个月的工资没有问题,但四个月之前你们每月才多少工资,放到现在能买什么?一个鸡蛋吗?”

尤利娅从皮箱里抽出一摞捆好的纸片,晃了晃说道:“我知道大家日子过的困难,卢布现在是什么价格,大家都很清楚。四个月的工资,可能换不来现在一顿饱饭。我们补发的工资可不是不值钱的卢布,而是NEMART商场的购物积分!每人四千购物积分,可以保证你们一个月每顿饭都吃到胃里塞不下为止!”

尤利娅话音落下,工人们看向她手上的购物积分券安静了片刻——然后猛然间,爆发出了一阵冲天而起的欢呼!

“乌拉!”

“乌拉!”

“乌拉!”

喜欢帝国玩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帝国玩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