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 第342章 等这一天等很久了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第342章 等这一天等很久了

作者:鱼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6:45:57 来源:书海阁

光佛王是光淙势力的核心,他一死,朝廷势必大乱。

薛义和曾志业携手控制住了皇宫,甄皇后和后宫嫔妃被囚禁,宫门被关死,一连几天,连朝会都无法举行。

京城中,传出了一则流言:光佛王纵情声色,迎回来的乐安公主以及妃嫔们轮流被宠幸。

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对于光佛王他们失望透顶,以前他们有多崇拜信任他,如今就有多怨恨他。

三日过后,皇宫大门终于打开了,伴随的还有一具尸体。

“是光佛王,是光佛王,他居然敢胆大包天穿龙袍,这是大逆不道要遭天谴的啊!”

“上天惩罚他了,不然他怎么变成了尸体,好像已经凉透了。”

“伪君子作恶多端,死有余辜。”

在这群议论的百姓中,田小三那些遭受屠村的人尤为激动,他们冲上前去,抬起光佛王的尸体,狠狠发泄心中的怨气。

也不知道谁下的手,居然把光佛王的脑袋砍了下来。

一时间,鸦雀无声。

甄裘带着兵马出现,大声怒斥光佛王的罪行,在百姓一片欢呼中,把光佛王的脑袋挂在了城门口。

进城出城的百姓,都会对着脑袋吐一口唾沫。

光佛王绝对想不到,死前受人崇拜,接受香火供奉,死后,成了人人唾骂的对象。

朝廷的文武百官没有百姓好糊弄。

薛义想要掌控朝廷,但他一介武夫,想让朝臣为他马首是瞻可没那么容易,除非他大开杀戒,只要有人反对他就把人杀了,也可以控制住朝廷。

但这样一来,他的名声会臭,朝臣也不会真心服从他,一旦有了变故,他们会第一时间站出来要他性命。

到了这时,薛义才知道艰难,以前只管打仗,这些权力制衡的事情不用他想,可杀了光佛王,想要取代他,就不得不面对这些事。

这时候有人建议:“不如和军师合作,先把朝臣们稳住,之后的事再徐徐图之,反正大将军你有兵马,根本不用怕姓曾的。”

薛义也在暗暗思考这事,自从光佛王死后,曾志业回府闭门不出,除了要一些钱财,其他的一律不要。

而且曾志业真如密信所写的那样,以他为尊,不与他作对。

不管曾志业真心还是假意,目前局势,确实与他合作才能迅速稳定朝纲。

薛义思量再三,还是向曾志业示好,让他出主意。

曾志业没有犹豫,拜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自称属下,给出了建议。

一、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帝驾崩,光佛王身死,让甄皇后出面,暂代国事,等皇嗣出生,再做决策,用来安抚朝臣。

二、让甄裘出面,排除异己,凡是心向光佛王的,斩杀干净,斩草除根。

三、甄皇后代为下旨,封薛义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掌管天下兵马。

四、肃清朝纲,扶持自己人上位,反对者出局。

一系列建议,丝毫没有藏私,全都是为薛义考虑,曾志业一点都没有牟取利益,这让曾志业对他又多了两分信任。

由甄皇后出面,合情合理,朝廷和百姓,都挑不出错理。

光佛王已死的消息传出去,恭州彭玉珍旧部趁机而起,再次起义,而之前薛义辛苦打下的恭州再次失守。

恭州落入起义军手里,切断了京城与光淙的联系,相当于断了薛义的后路。

薛义忙的焦头烂额,朝廷这边让他自顾不暇,偏偏恭州那边声势浩大,加上恭州和京城离得近,要是这时候恭州打过来,京城守不守得住很难说。

薛义只能重用曾志业,尤其是朝廷这里,曾志业处理起来比他更有效。

因此,薛义并不知道,在肃清乱党,扶持新人的时候,曾志业的人混入其中。

面上是薛义一家独大,其实,曾志业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为了不引起薛义怀疑,曾志业做的很隐秘。

但这样一来,曾志业耗费的心思很多,安稳朝纲的时候很费劲,表面上看起来平静无波,但这种情况一旦颠覆,将会是波澜壮阔。

岩门关那边,第一时间知道了京城的情况。

同时,疤子那边保持着每隔一日送一封信回去的频率,岩门关那边能精准地掌握大军动向。

疤子把大军藏在大山里,如果出军,只要两日便可抵达京城。

而在这种情况下,迫切地需要一个决策了,作为岩门关的大将军,所有人都等他一声令下。

沈青云面临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固守岩门关,作壁上观,二是出军,一举攻下京城,然后带着大军班师回朝。

前者,沈青云可以保持现状,等待朝廷动荡,要是朝廷那边换过来了,岩门关将面临更大的敌人,要是朝廷没稳住,不用他出手,朝廷会自己亡。

沈青云细细想过,朝廷稳住的局面更大一些。

而选择后者,岩门关出军,那就必须承认甄皇后,不然就算攻入京城,也是乱臣贼子,天下人群起而攻之。

很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岩门关作为一时固守地没什么问题,要想长久发展,绝对不可能。

无论岩门关固守多么严,守城做的多么好,面对南方的朝廷大军,北方的大真国,能次次都赢吗?

只要输一次,那么岩门关经营起来的心血,就会一夜之间溃散。

堂下,分两排,坐着文武两方官吏。

不知不觉间,岩门关这边已经形成了一个小朝廷,仪事是,两方争辩,都有自己建议。

一双双眼睛看着他,有期盼,有激动,还有很多饱含其他情绪的眼神。

沈青云站了起来,底下人纷纷站起来。

“大将军。”

沈青云视线一一扫过众人,捏紧了拳头,终于开口,说道:“给吴将军送信,以最快的速度攻打京城。”

众人情绪激动,看得出来,他们很多人等这一天等很久了。

“大将军,攻打京城,以什么名义?”

“凯旋而归,班师回朝。”

众人心里都在默默念这几个字,鲁廷凉回过味来,拍手叫好:“妙,绝妙,这个理由好,大将军奉命镇守边关,如今大胜而归,让大真奉上赎金,此等振兴国威之举,确实可以班师回朝。”

伍陆则是问道:“那大真使团怎么办?”

不用沈青云回答,已经有人大声道:“既然是班师回朝,把他们带回京城,正应了凯旋而归之名。”

喜欢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