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 第62章 行云流水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第62章 行云流水

作者:鱼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6:45:57 来源:书海阁

进入考棚后,沈青云先把东西放好,角落里收拾出一小块空地,可以用来煮茶热吃食。

沈青云拿到卷子,先检查了一遍,确认试卷没有破损,这才开始磨墨。

第一道题,出自是四书中《大学》:“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其实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意思是: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意思不难理解,但作为乡试第一道题,就不能只看表面的意思,而是要理解其内涵的深意。

沈青云思索了好一会儿,这才毛笔沾染墨水,认真答题。

一上午,沈青云都在认真审题作答,等到肚子咕咕叫起来才觉出饿意。

沈青云拿出小锅,把粥煮上,因为是煮熟晒干的米,很容易煮开,不过片刻功夫,大米软烂粘稠,跟炖了好几个时辰的粥差不多。

沈青云放了一些虾米,又放了个皮蛋,一碗简单的皮蛋虾米粥就做好了。

食饱喝足后,大脑不太灵光,想睡觉,沈青云半躺,脑袋靠在被子上。

正是晌午,天气很热,考棚里热气蒸腾,沈青云把外套脱了,里衣是特意改制的,短袖,短裤,这样清爽很多。

他还备了一把蒲扇,可以用来扇炭火,还能用来扇热,扇着扇着,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等再醒来,沈青云洗了把脸,又去了上了个厕所,收拾好,这才继续答题。

沈青云抓紧时间做卷子,等到天黑下来,都是飞蛾蚊虫,到时候不能挑灯夜战,只能后半夜早点醒,那时候蚊虫飞蛾会少很多。

到了吃晚饭的点了,沈青云并没有停下笔,之前睡了会儿,这会儿脑子还挺清醒的。

一直等到夜幕降临,无法再看清试卷上的字,沈青云才放下笔。

肚子也咕咕叫起来,之前熬的粥有剩余的,天气虽热,他也不敢吃凉的,万一拉肚子,那就麻烦了。

他不怕麻烦,把粥热了,趁热喝了两碗。

沈青云看了一眼天空,星辰明亮,明天应该又是大太阳,再看看对面几个考棚,都是光亮,把飞蛾蚊子都吸引过去了。

沈青云在考棚里走了会儿,消食,脑子里正在想着试卷还没做的题目,只要心中有了答题方向,到时候写起来并不难。

经过上次院试的直接下笔,这三年来,沈青云都是直接在试卷上写,有意训练,如今派上了用场,少了誊写的环节,时间上自然要比其他人宽松。

第一场考完,糊卷,考子们能在考棚里短暂的休息。

其实十多年前,乡试分为三场,每考完一场可以出去,后来发生了特大的作弊案,天子震怒,牵连很广,杀了很多人,从那以后,三场连考。

考子们不仅要忍受恶劣的环境,更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强壮的健康身体,要是中途无法熬住,那基本就和乡试无缘了,更别提之后的会试。

沈青云抓紧时间补眠,脸上盖着蒲扇,遮掉射在脸上的太阳光,也不管热,倒头就睡。

“呕,呕,呕是……”

沈青云是被一阵呕吐声吵醒的,迷迷糊糊睁开眼,就看到考棚前面一个考子被两个衙役架着。

正好那人抬起了头,沈青云一眼就认出来了。

“张信?”

张信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抬头一看,有些眼熟,一时半会儿没认出来。

“呕……”

张信上吐下泻,根本没空想那么多,胃里已经没有食物了,吐的都是苦水。

沈青云神色一紧,这种炎热的天气出现这种症状,像极了中暑。

日头烈,考棚周围又没有大树,阳光直直照射,这些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读书人,哪受得了。

沈青云很庆幸每年春耕秋收书院里放假,他都下地干活了,每次都累的要死,那时候别说太阳了,只要能不干活,就算是站着晒,都是幸福的。

第一场结束,考场的纪律没那么严格。

沈青云小声提醒道:“中暑。”

考子们一般都备了中暑药,也有家境贫寒的没备,张信一看就不是缺钱的主,沈青云也只能帮他到这里了。

好半晌,沈青云终于看到张信又经过考棚前,这次不再上吐下泻,看着脚步虚浮,人也没什么精气神,一副生了大病的模样。

好在没有半途被抬出去,不然又得再等三年,那才是最要命的。

终于,第二场考试来临了。

这次主要考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要求三百字以上。

这三种文体主要用于正式场合,书写要求都有严格规定,诏,主要是天子诏书,比如看电视剧的时候,圣旨的开头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入仕为官,对这些官场上的文体要是不熟悉,那岂不是大笑话,乡试第二场考以诏、判、表、诰,也是为了挑选出合格的入仕者。

比如第二道题目:“元朔四年,大败匈奴三百里,汉武帝龙颜大悦,以此拟订诏书。”

题目中提及了‘汉武帝’‘大败匈奴’‘龙颜大悦’,有了这些信息,就必须搞清楚这份诏书的对象是何人?

汉武帝时期,名将不少,而对抗匈奴的大将最有名的还数卫青和霍去病。

历史的车轮在唐朝拐了弯,李唐之前是一样的。

要是单纯的拟诏,保守写个两人都适用的模板并不难,但这样一来会让考官误以为自己并不清楚封诏的对象是谁,所以必须要明确指出。

如果只是搞清楚封诏对象是谁,何必放在乡试第二场,沈青云听萧老先生提起过边疆,以及大周朝面对的敌人,这样一深想,这其中意味就令人深思了。

院试时提到了水患,三年后的乡试提到了边疆大将,沈青云可不认为这是巧合。

思考全面之后,沈青云下笔行云流水,没有任何停顿,一气呵成。

三场考试,足足九天,当贡院大门打开时,很多考子忍不住发出了呜呜哭咽声。

喜欢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