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之大楚天下 > 第156章 太师董卓

三国之大楚天下 第156章 太师董卓

作者:帆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7:54:09 来源:书海阁

自刘阳离开京师洛阳,已无人可挡董卓锋芒,

公元189年9月,董卓下令,命朝中公卿百官一同前往皇宫,举行废立天子之事,因百官惧怕董卓,纷纷前往皇宫。

董卓为确保废立天子之事顺利进行,命十几员大将领兵十万,将皇宫围得水泄不通,并派兵马防守虎牢关。

皇宫大殿之上,董卓命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并命太傅袁隗亲自将刘辩扶下龙椅。

天子刘辩含泪离开龙椅后,便被军士送往后宫。

董卓亲自扶着刘协坐上龙椅后,便假惺惺的领着文武百官下拜,三呼万岁!

尚书丁宫按照董卓之命,上奏弹劾何太后。

“陛下,臣有奏。”

刘协看了看董卓,又问向丁宫:“尚书有何奏?”

“陛下,何太后阴险毒辣,乃一毒妇,害死董太皇太后,请陛下降旨,罢免何太。”

“这……。”天子刘协想要阻止,只听董卓出言:“丁尚书所言极是。”

天子刘协见董卓大怒,随即下旨:“就依丁尚书,罢免何太后,迁入永安宫。”

“陛下圣明!”

尚书丁宫道:“陛下,臣还有奏!”

“丁尚书,还有何事?”

“陛下,幽州牧刘虞,乃刘氏宗族,在幽州安抚异族,功劳甚大,可加封刘虞为大司马,

董太尉威加四海,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扶立新君,功勋卓着,臣请陛下降旨,

拜董太尉为太师,兼领前将军,假节钺,赐斧钺、虎贲,封郿侯,剑履上殿。”

天子刘协看向公卿百官:“众爱卿可有异议?”

半个时辰过去,皇宫大殿鸦雀无声,天子刘协见无一人反对。

随即说道:“准奏!”

董卓得封太师之位后,看了一眼天子刘协,便甩袖离开皇宫大殿。

宫中太监随即喊道:“退朝。”

公卿百官摇头叹息,默默离开皇宫。

不久之后,宫中便传出何太后,刘辩二人,因病身亡消息,公卿百官商议,欲为何太后,刘辩二人举办丧礼,董卓得知大怒,下令不许朝廷举办丧礼,

只让当今天子刘协,于洛阳城内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百官穿白衣孝服上朝三天。

至此以后,董卓权倾朝野,公卿百官惧怕董卓皆不敢言。

董卓为取得天下名士拥戴,与司徒王允,司空杨彪,太傅袁隗等大臣,一同携带鈇锧到朝堂上书。

董卓上奏道:“陛下,先帝在位时,前大将军陈蕃,窦武及众多党人,忠心汉室,有功于天下社稷 ,却遭宦官陷害,蒙受不白之冤,请陛下为前大将军陈蕃,窦武及众多党人主持公道,还众人清白,恢复陈蕃等人的爵位,并提拔陈蕃等人子孙为官!”

天子刘协点头说道:“太师所言甚是,准奏。”

“陛下,周毖才学过人,堪称大汉贤才,伍琼有功江山社稷,此二人忠心汉室,可堪重用,老夫请奏陛下,封周毖为尚书,伍琼为城门校尉。”

“准奏!”

“老夫多谢陛下。”董卓说完,便离开皇宫大殿。

董卓在太师府幕僚何颙,郑泰等人建议下,亲近士人,名士荀爽、韩融,蔡邕等人入朝为官,

一日,周毖,伍琼二人建议董卓,为彰显天子恩威,董太师容人之量,可加封孔融,刘岱,韩馥,袁绍,袁术等人官职。

董卓考虑再三,接受建议,便与太傅袁隗等大臣,上奏当今天子刘协。

因天子刘协年少,无法例行朝政,朝中大事便由董卓,袁隗处理,不久之后,便以天子之名下诏,

“拜陶谦为徐州牧,刘岱为兖州牧,孔伷为豫州牧,张咨为汝南太守,孔融为北海太守,应劭为泰山太守,张邈为陈留太守,

王匡为河内郡太守,袁绍为祁乡侯,领渤海郡太守,袁术为大汉后将军,领南阳太守,乔瑁为东郡太守,袁遗为山阳太守,鲍信为济北相,

张超为广陵太守,公孙瓒为北平太守,张扬为上党太守,孙坚为乌程侯,领长沙太守,曹操为骁骑校尉,

马腾为西凉太守,王允为司徒。蔡邕为左中郎将,名士荀爽为司空,黄琬为太尉,韩融为大鸿胪,胡母班为执金吾。

数日后,董卓为筹集军资粮饷,犒劳手下将士,下令开启文陵墓时,使人偷取墓中珍宝,同时放纵西凉将士,在洛阳城内劫掠富户,搜刮财物,奸淫妇女。

董卓再次变本加厉,封其母为池阳君,自行设置令,丞等官职。

此时董卓权势滔天,性格极其残忍,不久之后,秘密指使心腹之人,将何太后的生母舞阳君,残忍杀害,同时将何苗的遗体,从坟墓中挖出来,肢解扔在野外。

大司农周忠之子周晖,得知朝堂惊变,欲来至洛阳,董卓便派兵埋伏半路,将其劫杀。

董卓专擅朝政,倒行逆施,疯狂至极,令朝中文武百官唾弃,怨言颇深。

一日,太师府,董卓命人招来司徒王允。

王允得知急忙来至太师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此时董卓正与李儒商议军机,只见军士来报:“报太师,王司徒现在府外。”

“请王司徒进来!”

片刻功夫,王允进府:“王允拜见太师!”

“哦!王司徒来了,快快请坐!”

董卓命军士送上茶水。

“不知太师命下官前来,有何吩咐?”

董卓微笑的看了一眼王允,“今司隶校尉一职空缺,不知王司徒有可举荐之人选?”

王允不假思索 拱手回道:“杨勋忠心汉室,勇猛无比,可堪司隶校尉一职。”

“哦!王司徒可知老夫与杨勋不和,若由此人担任司隶校尉,老夫岂不是自找苦吃?”

“此一时彼一时,今董太师主持朝政,杨勋忠于朝廷,也就是忠于董太师,若董太师善加利用,何愁不能成为董太师心腹。”

“哦!”董卓看向李儒:“文忧以为如何?”

“儒以为,王司徒所言甚是!”

“好吧 既有文忧与王司徒之言,就令杨勋任司隶校尉。”

“董太师,属下还有一事?”

“王司徒何事?”

“羌校尉杨瓒镇守边疆多年,有功江山社稷,西凉又是董太师故里,属下建议,为确保杨瓒守护边疆,可令杨瓒行使左将军的权力。”

董卓微微点头:“王司徒考虑即使,老夫明日便上奏朝廷。”

王允离开太师府后,心中骂道:“哼,国贼董卓,逆天而行,老夫早晚取你头颅。”

数月后,司徒王允下朝之后,第一个走了出来,招来一名心腹小太监,小声耳语道:“今日老夫六十大寿,夜晚在府中宴请百官,请各位公卿大臣前来老夫府中一叙。”

小太监行礼:“是,王司徒!”

王允交代一番,便大摇大摆出了皇宫门。

王允走后,公卿百宫一一走出皇宫,小太监急忙上前。

曹操出来后,来至小太监面前,故意咳嗽一声。

小太监装作没有看见,低头不语。

“咳咳……。”曹操再次咳嗽几声。

见小太监还未言语,于是问道:“你就没有什么事情相告于我?”

小太监战战兢兢,小声言道:“没。 ”

曹操满脸怒色,大声正色厉声道:“王司徒有何不可告人之事?为何相告其他大臣,唯独不与操说之,是瞧不起曹操吗?难道王司徒与其他大臣密谋?”

小太监一听,吓到两腿发软,胆颤心惊,连忙看向两旁,小声说道:“曹校尉,切莫如此大声,王司徒今日六十大寿,只是宴请百官,并没有什么不可高人之事。”

“相请公卿大臣赴寿宴,却为何如此神秘,我且问你,王司徒是否相请太师?”

喜欢三国之大楚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之大楚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