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边军 > 第685章 入朝

大明边军 第685章 入朝

作者:沐风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7:55:23 来源:书海阁

何令也有些唏嘘:“朱大人,其实在这之前,陛下试了很多次了,在大人在山东的时候,陛下曾经派人在江南多地宣扬蒸汽机的妙用,可是派出去十多波人,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麻烦,有三批人尸骨无存,还有两批人现在还在牢狱之中。”

“陛下还在湖北河南等地,派了一些流民过去,诉说红薯普及之后,地价将不保,可是最后还是一样的结果。”

“朱大人,陛下想的要更多,圣旨好下,命令好下,可是能不能执行下去,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如今陛下不过是投石问路,还只是在乡里县里宣扬而已,可是就连这样的小地方,都有这样的阻力,那就更加不用说郡城府城了,陛下让奴才告诉大人,大明二百六十年,一切规制都已经成了,现在想要改,太难了。”

朱威点头:“改革确实难,从古至今,大多数改革,都是落得个人死政灭的下场,所以改革之事,要慎之又慎。”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政治现象,那就是无论是何时何样的改革,都是以自上而下的形式铺开,即以统治阶层,或是官僚来主导推进的。比如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新朝的王莽改制,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再到唐朝的二王八司马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清朝洋务运动,无一例外,无是自上而下起。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官智未开”。

官智未开是相对于民智未开而被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民智未开固然影响政治体制改革,官智未开则同样影响甚至更大。

毕竟,如果官智已开,如果官方有足够的权威,强力政改,同样可以推行不误,民众被动执行就是了,当改革侵害了民众的暂时利益,他们没有办法反抗,想到通过阵痛可以换取将来的长远幸福,也就接受了改革,改革就可以开创新局面。

因此,民智开不开,绝对不是影响政改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历史上,多数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极少自下而上,下面的改革要是得不到上面的支持和推广,基本上行而不远,一旦支持推广,就已经变成自上而下了。

官员有文化,信息又较一般人灵通,视野更开阔,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者,都是身处权力中心的要臣,改革便由他们来自上而下的推行。

但是如果官智未开,要想改革就比较麻烦了。首先改革几乎无从提起,提起了,也因人家不解风情而无动于衷,毕竟权力在官方,而非民间,如果靠权力推动改革,只有依靠官方。

不过,相对民众而言,官僚更清楚政治运行的状况,政治改革对国家民族的重要作用,在传统中国社会,读书人才能当官,而读书才有文化,官僚阶层远比平民阶层有文化,官智高于民智当是普遍现象。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大多来自官僚阶层,就是因为官僚能识文断字,有文化,又有闲情逸致,才会成为文学创作的主力军。

中国历史上因为官智未开而阻碍改革的事例是很多的。比如商鞅变法时,反商鞅的官宦阶层的力量是很大的,最终商鞅也被车裂而亡。再看明朝的张居正改革,他所推行的改革其实使明朝回光反照了,但是以万历为首的利益大批统治者对张居正的改革视而不见,最终使改革的成果付之一炬;戊戌变法的时候,改革的步伐很谨慎,官老爷一点点利益都不让,民众莫之奈何;到了清末新政,社会危机已不同于从前,改革的目标大了很多,官老爷仍然一点点利都不想让,但这个时候,民众不再莫之奈何了,他们选择了反抗,干脆把你们手中的利益全部都抢过来。

所以,从历史的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其实又是一种妥协,是不同利益集团间利益的互相让步,在这当中,尤其需要官僚阶层学会妥协让步,如果丝毫也不妥协让步,改革无法进行,貌似官利得以保全,但种种问题仍然在,而且由于改革无法推进而越积越多,最后只能靠暴力来解决,等到那个时候,光脚的就不怕穿鞋的了。

所以,对于既得利益集团,适当地妥协让步是明智的选择,表面上看,是舍弃了一些利益,长远地看,胜过通过暴力的重新分配权力和利益,而学会了妥协,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民主就来了,分享机制就来了,一种新的秩序就可以慢慢地建立起来,不必非要用动乱、内战和分裂这样巨大的社会代价来换取社会的进步。

可是这些事情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让统治阶级将手中的利益吐出去,又有几个能够做到呢?

所以中华大地上千年以来,数十次改革,基本都是以失败告终。

并且每次改革中最大的阻力,都来源于当前的统治阶级。

说白了,改革就是为了将利益重新分配,给底下百姓活下去的机会而已,可是这种利益的重新分配,并不符合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

“朱大人,陛下是不想重蹈太岳公的覆辙。还望朱大人能够体谅。让大人离开,也是为了保护大人。而晋王的事,是没有办法的,大明藩王郡王上千,这头来不得,不过陛下已经安排好了,只要大人的人一到,晋王殿下会被偷偷放走的,晋王爵位还会在。”

朱威呆了好一会儿,反应过来之后,回头看着京城方向喃喃道:“可这京城中,只剩下陛下了,他扛得住吗?”

何令听到这话之后,笑了笑:“朱大人不必担心,陛下毕竟是陛下,最不济就是天天被那些大臣堵住门口骂而已,日子难过一些罢了,不伤什么根基的。”

朱威叹了一口气:“何公公,回去告诉陛下,撑不住就不要撑,等我回来。”

“是…奴才祝大人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朱威点了点头,对着何令一拱手:“告辞。”

“来人,传令李牛王二,兵发辽东,山海关汇合,入朝!”

“是…”

喜欢大明边军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边军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