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边军 > 第929章 内阁齐心

大明边军 第929章 内阁齐心

作者:沐风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43:53 来源:书海阁

说话的人让所有人都感觉到意外,因为他不是别人,而是内阁次辅徐光启。

徐光启家二女,素有闺名,琴棋书画女红算账是样样精通,哪怕在徐光启被贬南京那段时间,也有不少世家求亲。

那时候徐梦瑶也才八岁左右,这在这时代也是正常的,七八岁刚刚长开就有人下聘,等到十三四岁就能结婚。

可是徐光启对这个二女儿宝贝的很,谁家想要求娶,都是打哈哈给推脱过去,张之极的那卷画卷,第一位就是徐梦瑶。

可是万万没想到,徐光启今日竟然松口了。

“额…徐大人,您这是看上哪家了?”

有个傻蛋不自觉的问出这句话,徐光启翻了个白眼,没有回他,这才后知后觉明白过来,要是许给张之极的话,就没有后面这些事了。

有想的比较多的人,比如杨涟比如左光斗。

他们知道徐光启这话可不是想要与朱威结亲,开什么玩笑呢,一个内阁次辅一个权倾朝野的武将,这两个成了亲家可还了得?

就算是徐光启愿意,其他人也不愿意啊,就算其他人愿意,皇家也不会愿意的。

徐光启根本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想要将这事儿搞砸了。

可是他千算万算,算错了一个人,那就是朱由校。

朱由校这脑子说聪明肯定是聪明的,但是说轴也是异常轴的,他听到徐光启那话立马就有了主意。

朱由校自然知道徐光启的意思,但是他怕别人,可不怕朱威,这天底下只有叔伯抢侄子的,可没有舅舅抢外甥的,弄到底最后都是他儿子的,他怕个**?

秦冉儿想要求死,朱由校可不能让她死了,但是怎么拉回一个一心想要死的人呢?

也就只能从那人最在意的人或者事情上下手了。

秦冉儿最在意谁?

必然是朱威了。

最在意的事是什么?

自然是朱威子嗣的问题。

只要在这上面能够拿捏秦冉儿,她就不可能自己去死,反而会活的好得很。

“好!”

朱由校一声好,让徐光启身子一震,满眼不可置信。

杨涟等人也是如此。

秦冉儿也露出笑容,唯一哭丧着脸的,是张之极,他从选料开始烹饪了这一大桌菜,现在全他喵的让别人吃了。

“既然徐爱卿也有此想法,能与护国公结秦晋之好,咱们大明文武相和,也不失为一段佳话了…护国公按例应有四妻,徐爱卿嫡次女可为…”

“陛下不可!”

眼见朱由校就要盖棺定论,杨涟等人猛的冲出阻拦。

朱由校黑了脸:“怎么不可?秦夫人有心,徐大人有意,这是天作之合,你们为何阻拦?”

杨涟思绪转的很快,他现在能怎么说呢?

说徐光启是玩笑话?

开玩笑呢,徐光启现在是实际上的内阁首辅,是天下官员的表率,整个天下的官员都盯着呢,在朝堂上说玩笑话,哪怕都知道是玩笑,也是好说不好听啊,对官声影响很大。

那说秦冉儿在开玩笑?

这更不行了,万一弄巧成拙被记恨上,这更是麻烦事。

想到最后,杨涟心一横道:“陛下…咱们在这说再多,护国公不点头也是不行的,我们不如…请护国公过来?”

朱由校哪里会听这种借口,秦冉儿刚刚说的很清楚,机会只有这么一次,不趁着朱威不在将事情落地,后面可就难了,真要因为这事将秦冉儿逼死了,那才是麻烦事儿。

想到此处,朱由校声音有些冷了:“杨大人,当事人都没意见,你却来越俎代庖,是何道理?难道说…你觉得徐大人不够资格与护国公府结亲,还是说朕不配做这个媒人?”

这两问明显带了情绪了,杨涟一愣,这怎么回答?

现在一个不小心回答错了,万一朱由校直接拿这个由头找他事,他也受不了啊。

杨涟是东林党人,还是东林六君子之一,可是现在的朝堂哪里还有什么东林党?

整个东林党包括大本营都他娘的跑日本了,他现在贵为内阁大佬,但是他能够依靠的势力,已然烟消云散了。

大明已经没有党争,但是只要有人,只要有利益,就会有人争!

内阁的人包括其他关键职位的人,朱威都能根据知道的那些历史安排,但是天下空缺官员何止千百?朱威没办法全部安排的。

朱威是知道杨涟身后无人了,所以才与其他人商议,让他做那吏部天官。

这个职位,太过重要了,五品之下不用经过内阁就能任免,四品以下不用经过宫中就能处置。

除此之外,吏部还掌管着官员资料,这看似不起眼,但是对于朝堂态势与朝臣关系,意义重大。

杨涟在这个位置上,压力很大,各方势力的安稳,都要经过他手,杨涟是君子,是真的君子,但是君子在这大染缸中,最是不好做。

杨涟是为国为民之人,他知道他再反抗朱由校,下场不会太好,但是一腔正气让他不能无视。

“臣死谏!蔺相如文武相和实为千古佳话,然不可联姻!文武之势,应为泾渭分明,否则于国无利!于社稷无利!”杨涟话音刚落,王之寀也出列拱手:“臣附议!杨大人所言极是,陛下切切不可随心所欲!”

王之寀这人,一直是硬骨头,在原本的历史中,王之宷不要命的揭“梃击”、“红丸”两案真相,得罪神宗被劾贪削籍,天启重新启用,后被魏忠贤党首翻“梃击”案,力诋王之寀,以为罪首,坐除名,不久又被逮下狱。天启六年(1626年),死于狱中。崇祯初,复官,赐恤。

这人说到底,就是直肠子,错了就是错了,错的在他这对不了,也是因为如此,朱威让他做刑部尚书。

“臣也附议!陛下万万不可开此先河,此为君之本!”

说话的人是礼部尚书郑三俊,史书上有四个字描述他,“正色立朝”!

在原本的历史中,光宗升遐,郑三俊追论红丸移宫二案,请逮问李可灼。魏忠贤把持朝政的时候,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阉党疯狂反扑,罗织罪名,捕杀东林党人。时魏忠贤因三俊清流重望,欲结纳三俊,特许以户部侍郎职位,同时斥责吏部郎中徐大相、李三才二人,三俊未与魏忠贤同流反而上疏救大相、三才。

此人最是重礼,任礼部尚书,天下无人不服。

“臣周起元附议!”

周起元以廉惠着称,现是阁老,任御史中丞。

“臣刘宗周附议!”

刘宗周是自王阳明之后又一心学大家,也是儒学大家,其学以诚意为主,慎独为功,清修等行,不愧念影,学者称念台先生,又称蕺山先生。

黄宗羲、陈确等皆出其门。与黄道周皆以善易称于明末。

其说易长于理,且多由心得,不尽墨守程《传》、朱《义》。惟其根据旧说删《说卦》《序卦》《杂卦》三传,以及移置经文次第,着有《周易古文钞》二卷、《读易图记》一卷、《易衍》等,今皆见存。其他着作甚富,有《圣学宗要》《学言》《人谱》《人谱类记》《论语学案》《道统录》《阳明传信录》《人社约言》及《刘子全书》《遗编》等。

可以说在孔家与高攀龙没了之后,刘宗周就是大明当之无愧的第一学术大家。

这也是朱威为了稳住士林才让他入阁的,任大理寺卿。

“臣…孙承宗,附议!”

内阁之中,只有工部尚书左光斗,没有出声了。

喜欢大明边军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边军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