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观看奋六世之余烈,六国君主破防 > 第17章 大明五龙同朝,高燃剪辑

“重八,这天幕上明确的指出,在当初的秦朝,一亩田地尚且只产半袋粮,可是如今,为何我大明的田地,却能亩产2石粮。”

听到马皇后的提问。曾经,朱元璋儿时的记忆瞬时便被唤醒了些许。

为什么他们的田地比秦朝时产量高那么多?

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没思考过,因为他们种植的田地,也没进行过太多的操作。

该是怎么个种法,乡亲邻里之间,基本上大差不差。

最多,他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的时候,会捡一些牛粪,丢在自家的地里。

等等!难道说!这就是因为所谓施肥的缘故?

看到朱元璋的身形绷直,马皇后露出一丝了然的神情,随即道:“虽然我大明的小麦,亩产确实能达到两石。”

“但是,能亩产两石的田地,那都是肥田,我可还记得,这天幕上可提出过,他们那里随便一亩小麦的产量都在千斤。”

“在我大明,亩产两石都是良田,可亩产近十石,那是什么?”。

“是…是祥瑞?”。

“既然是祥瑞,那你还不把这件事情重视起来,而且,我们也不一定要全部听从天幕,我们可以召集大明的子民自己实验。”

“对于这种提升粮食产量的方法,农民们是不会有太多的抵抗的。”

“我的皇后。”

“怎么了。”

“后宫不得干政~”。

……

大清位面。

看到这天幕上的土法制肥,乾隆脸上平静,心中并没有丝毫的波澜。

亩产三石粮?

他们大清早就达到这个水平了好吧。

就算是亩产十石,那又如何,他们大清可是有红薯。

一亩红薯的产量那可个个都有十石之上的产量。

可笑这天幕,竟然连这种事都能拿出来说道一番?

和珅:“皇上,只有这点功绩,这两千多年之后的王朝便拿出来炫耀,怕是这后世王朝,和我大清根本无法相比。”

听到和珅的话,乾隆的脸上明显非常受用。

可此时,随着视频到达尾声。

天幕上的评论图标忽然被点击了一下。

下一刻,一个白色的评论框,便从天幕之中升起。

--要是我穿越到古代,而且没有外挂,我并不打算活那么久。

--我要是穿越到明朝,肯定想办法让郑和下西洋带点土豆,玉米,红薯,还有橡胶树回来啊,有了那些,明朝又怎么会和清朝一样,只有276年的国祚。

和珅的话音刚落,乾隆手中的折扇已经掉落下来。

“我…我大清的国祚,只剩一百多年了?”。

大明。

朱元璋。

“什么,我大明的国祚,只有276年?”。

听到朱元璋的呢喃,马皇后的脸上也露出一丝复杂。

“我大明的国祚竟然只有这么少?”。

“嗯,这次你怎么不说话了?”。

心情激动之间,朱元璋正想找人倾诉,却不想,他的询问并没有换来任何的回音。

“不是你说,后宫不能干政吗?”。

朱元璋:“……”。

“二虎,现在立刻去查,去查这个郑和是谁!”。

“诺。”

……

大明永乐时期。

靖难之役刚刚结束,此时的朱棣正在册封靖难之役的功臣。

刚刚拟完诏书,朱棣的目光也随之被天幕吸引。

当朱棣看到郑和这个名字,竟然被天幕记录,一股兴奋之感瞬时涌上朱棣心头。

从天幕出现到现在,只要是在天幕上出现过的名字,那就没有一个简单的。

而此时,这天幕之上,终于出现了他大明的信息了吗?

“老三,去,加派锦衣卫,去把这个郑和给我找出来!”。

“诺。”

看到老三离去,朱棣的眼中闪了又闪。

虽然这天幕上出现了郑和这个名字。

可是对于其上说的土豆,玉米,红薯和橡胶树,他却一无所知。

虽然朱棣不清楚这些东西的作用。

但这也不妨碍他作出猜测。

此次天幕展示,是为农业之法。

那想必那些个物件也是农业作物。

而且在天幕之中,哪怕那亩产近十石的小麦,都是一笔而过,想来,这玉米,土豆,之流,定然有所奇异之处。

“三宝,这事你怎么看。”

“陛下,三宝觉得陛下定能寻得郑和此人,以为我大明效力。”

“唉,这天幕所示,实在太过模糊,若是为此大肆的劳民伤财,真不知这对我大明而言是福是祸。”

一番感慨,朱棣的情绪很快低落下去,因为他也看到了,天幕所示,他大明的国祚只有276年。

“算了,不说这些,三宝,你在靖难之中有功,我决定赐你新的姓氏,你想好自己的名字了吗?”。

“想好了,陛下,三宝就叫和吧。”

“嗯,和,简洁明了,不错的名字。”

朱棣一边说起,一边拿起刚刚拟好的诏书。

嗯,和。

嗯?等等?和?一个恍惚间,朱棣迅速打开自己拟好的诏书。

只见在诏书的中央,明确的标示:马三宝于靖难有功,赐郑姓。

郑,和?郑和?

听到朱棣的呢喃,一旁的三宝也有些懵比了。

“我…我是郑和?”。

……

【大明五龙同朝,高燃剪辑。】

朱元璋:“!!!”。

看到天幕新的标题,朱元璋千盼万盼,终于盼来了他大明。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开局一个碗,装备全靠爆。】

【朱元璋,是华夏历史上,唯一一个草根出身的皇帝,也是唯一一个完成了自南向北统一的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间,不仅消灭了北方蒙元的残余势力。】

【更是在元末战乱,民生为艰的情况下,重整破碎山河,恢复增长人口。】

【史称洪武之治。】

“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过后,朱元璋瞬时排桌而起。

经过几个视频的观察,朱元璋早已经从天幕视频之上看到了一些门道。

自始至终,这天幕的口吻都是以华夏自称。

那也就是说,这天幕很可能是他华夏王朝,或者说是他大明王朝的后人所着。

而今,虽然他在奉天殿上杀的血流成河。

可是他大明的子民却在休养生息,逐渐繁荣!

而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

还有洪武之治。

这不正是后人,对他功绩的最好肯定!

……

喜欢观看奋六世之余烈,六国君主破防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观看奋六世之余烈,六国君主破防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