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 第524章 都是打我锻炼出来的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 第524章 都是打我锻炼出来的

作者:南溪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13 18:39:42 来源:书海阁

五号,张铁军陪着老爸老妈回老家扫墓,给几座坟填了土。

说实话,除了后姥爷,其他老人张铁军根本都不记得模样了,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印象,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都不在了。

祭祖不是有没有印象有没有感情,是寻根,是让人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让人不要忘了本。

中国人其实信的就是祖宗和天地,对祖宗和天地保持着一种敬畏。

今年,张爸头一次在上坟的时候哭,是开心的,拉着张铁军去给他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们看,满满的骄傲自豪。

过去的人生育的早,张爸是见过他太爷爷的,他小时候每年都会被他太爷爷抱着坐着大马车出去收年租,也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张爸的太爷爷,爷爷对他都很好,反到是他爸爸对他一般,不大看得上他。他反对张爸当兵,张爸是偷着跑去的。

所以张铁军小时候几乎就没怎么见过自己爷爷,也没亲近过,一直在姥姥家长大。

从山上下来,一家三口又跟着二叔去他家里坐了坐。

二叔家里这两年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大瓦房重新修整过了,红砖院墙大铁门也都立了起来,连猪圈鸡舍都是红砖黑瓦的。

柴垛也有了棚子。家里买了自行车和电视机,新打了牛板车,连家里的老狗都长肉了,不再瘦骨嶙峋的样子。

孩子没在家,上学去了。

“二叔,现在政策放开了,你想没想过进城?”张铁军把二叔拉到一边问了一句。

“能行吗?现在让啦?让了……也没招儿,去了能干啥呀?除了种地我就会盘个炕,城里现在还哪有住炕的了?”

从九二年开始,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到达爆发期,农民工潮正式出现在全国各地。

九三春节的铁路客流量将首次超过两千万人,春运高峰这个词开始正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一年两度的大迁徙正式拉开大幕。

然后九四年就跳到了一亿两千六百万。

车厢里

九十年代中后期,各地开始限制农民工流动,两千年重新放开,当年春运一点三二亿,到零六年突破一点五亿,一零年突破两亿。

广场上

大概相当于南美洲全部人口一年搬两次家,平均里程一千五百公里。其中的各种辛酸无法用文字来表达。

当年感动世界的一张照片,叫《母亲》

“现在让了,农民可以随便进城,咱们家也不缺房子,去了以后孩子上学也方便。

你和二婶儿刚开始可以在公司上班,慢慢适应,有什么怕的?不都是俩腿支个肚子一天三顿饭吗?

不会就学呗,一天不行学两天,以后我给你们弄个摊子或者开个小店儿,怎么不比种地强?”

“那家里咋整啊?还有地呢,这些猪和鸡啥的。”

“地租给别人种呗,房子放在这又不吃草料,有时间了就回来看一眼。你们户口不用迁,把孩子落到俺家就行。”

“不用迁户啊?”

“不迁,迁了没啥好处,就把孩子的弄一弄就行。”

二叔抓了抓头皮,整个人都在犯难,从小到大都在老老实实的种地,对外面一无所知,虽然越种越穷,但是从来也没想过离开。

这么突然的一说,他就迷茫了。迷茫加彷徨不安。

“你就不用琢磨了,听我的吧,听我安排。”

“等我和你二婶儿商量商量呗?”

“你俩商量啥?你好歹还出去过几趟,我二婶儿连大队都没去过几次,你就说你俩能商量出来个啥?

听我的吧,你现在就想孩子,想别的没用。”

“说什么呢?”张爸走过来管张铁军要了根烟。

“我说让我二叔搬市里去,把孩子户口落咱家,我二叔说要和二婶商量商量。”

“现在让了吗?”

“让了,去年就放开了。”

“那还有什么商量的?”张爸看了看二叔:“听铁军的,让你搬就搬吧,就把重要东西带着就行,那边什么都有,让他给你们安排。

过去了离我近点也方便,看看将来自己干点什么,怎么都比种地强。要是能行早就让你搬了。”

“那就搬哪?”二叔看了看亲哥。

“搬吧,没有什么可合计的。”张爸点点头,问张铁军:“户口不迁哪?”

张铁军说:“二叔二婶儿不用迁,把孩子的户口落到咱家就行,这边的房子地都保留着,地租出去给别人种就行了。”

“也行,还省点事儿。”

张爸点点头,对二叔说:“听铁军的吧,你俩能商量出来什么?那边大房子有的是,就在我楼下,饭都不用做。”

“那吃什么呢?”二叔就有点懵。

“铁军儿弄了个食堂,咱们家里人都在食堂吃,不用花钱。”

“那哪行呢?”二叔摇摇头:“别的就够呛了,还能天天在你家吃啊?那成了啥事儿了?又不是不会做。”

“不是在俺家。铁军在那开了个家大商场,有三四百人呢,都管饭,咱们就是跟着吃,一天三顿换着样来,比自己做方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三四百人都管哪?”

“那可不,你大侄子现在可能耐了,年前又提的少将,你还当以前哪?”

张爸一脸的得瑟,和弟弟装了个淡淡的逼:“咱们家现在是行了,出了个将军,以前去哪敢想去?以后你们就把孩子培养好,将来考个好大学。”

“哎~呀。”二叔看了看张铁军。张铁军今天还是穿着皮大衣,没穿军装。没带回来。

“真的呀?什么时候的事儿呢?我的妈呀,铁军今年才二十吧?”

“虚岁二十一呗,还不够岁数结婚呢。”张爸吧嗒吧嗒嘴。

现在他是满足了,都没什么追求了,孩子大出息,孙子孙女也都有了,也就是张铁军还没到结婚年纪。

但是吧,实话实说,张爸和张妈现在对张铁军结婚这事儿也都不抱着什么幻想了,不结就不结吧,一想到这事儿也是闹心,于是就干脆不提。

张爸过去和张妈说了一下,张妈当下拍板,搬。还有什么可琢磨的?

张爸就这么一个弟弟,就算这次张铁军不说,等到年底的时候张妈也会提这件事儿。去年她就想说了,又感觉应该先和张铁军商量一下。

结果张铁军从去年年底一口气忙到了这会儿,三次会议就搞了两个多月。

“先给孩子办转学,”张铁军说:“我回去把接收的学校安排好,转学手续办好了再搬,省着两头耽误。”

“你们就听铁军安排吧,”张妈说:“就把户口本身份证,钱,家里值钱的东西这些带着,衣服挑几身好的,别的都不用拿。”

张爸说:“要不直接过去看看得了,看一看心里也有个数,把房子钥匙拿着。”

这边的学校离的有点远,孩子上学中午不回家,都是带饭盒,到是也省事儿,一整天不用管他。

“那就走吧,快去快回,省着你俩还不放心。”张妈看了看时间。

“这就,说走就走啊?”二婶儿从头至尾连个发表意见的机会都没有,整个人都懵了。

“走,那还琢磨啥?以后就住我楼下,咱俩有的是时间唠扯。”张妈拍了二婶一下,拉着她的手往外走:“正好在那吃个中午饭,感觉一下。”

“用带啥不?”二叔也懵,继续一脸的茫然。

“不用,把门锁好就行了。”

五个人从屋里出来锁好房门来到院子外面,二叔把铁大门锁上,把钥匙塞到边上墙缝里。

原来那时候,张铁军小的时候,这边的人家出门都不锁门,就是把房门大门关好就行了,熟人来了就自己进屋。

后来,张铁军记着好像是八几年的夏天,闹了一阵子小偷,后来大家就都开始锁门了。

不过锁的这个门吧,就有点像开玩笑一样,都是把钥匙塞在门口哪个缝里,或者猫洞里面,再或者拿块石头一压。

典型的防君子不防小人。

张铁军把大衣脱下来和皮包一起放到后备厢,开车往市里走。

一路上就听张爸和二叔说一些他们小时候的事儿,张妈不时的插几句。

二婶儿不是本堡人,很多事儿都不知道,根本插不上话,就乐呵呵的听着这哥俩是如何的调皮捣蛋作祸挨揍。

“爸,我还在车上呢,你就这么和二叔互相扒小肠,真的好吗?”

几个人都笑起来,二叔笑着说:“这有什么,谁小时候还不调皮捣蛋了?都是挨揍长大的,不挨揍长不直溜。”

“那是,”张爸陷入了回忆,点了点头:“也就是丫头不挨揍,顶多骂几句拍两巴掌,小子那是真抽啊,一到下晌晚家家爹一声妈一声的叫唤。”

“和我们小时候一样呗?”张铁军说:“我记着住舍宅那会儿,天天晚饭前后像打孩子比赛似的,咱们家从来都没掉出过前三名。”

“你可拉倒,”张妈笑着拍了张铁军肩膀一下:“让你给说的咱家都成了渣滓洞了,哪有那么玄乎。打是没少打,关键是你也记不住啊。”

张铁军笑着说:“犯了就打,打了再犯,千锤百炼。我爸得感谢我,要不然哪来这么好的身体,都是打我锻炼出来的。”

一路欢声笑语回到市里。

二叔每年年底都会来张铁军家一趟,已经见识过商场高楼了。

二婶儿这三十几年都没离开过农村的山沟沟,走过最远的路就是从她们堡嫁到张家堡,平时连娘家都很少回,进到市内眼睛都不够用了。

“这也太高了,不能给风吹倒了呀?我感觉都晃。”

“让你给说的,又不是纸糊的。”张妈知道二婶儿这会儿的感觉,拉着她的手和她说话:“下面这三层是商场,咱们吃完饭逛逛。”

第一次进城的时候那种心情,一辈子都忘不掉,她太知道了。

“都是铁军的呀?”二婶儿感觉自己的心在乱蹦,一点都不踏实,有点想回家。

“嗯,三栋楼卖了两栋,那一栋和下面商场都是铁军的。”

喜欢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重回过去,我做曹贼那些年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