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 > 第103章 军工厂现状和规划

从桃花村又带回了一批枪炮弹药回归的李凯宇,听到镇北传来的枪声顿时眉头一皱。

“杨元峰!”一声呼唤,房门被从外推开。

可进来的却并不是杨元峰,而是他身边的一名普通警卫聂武。

李凯宇立马和善地询问道,“聂武同志,镇北是怎么回事?怎么传来了枪声?”

“报告营长,刚刚镇北突然传来枪声,好像是有人偷袭,元峰队长便带着人赶了过去。”

“走!”李凯宇二话不说,直接起身,“咱们去看看!”

出了房门,他直接让防守的几门警卫直接把装满武器的架子车拉上。

今天早上,他再次带回了一架桃花牌31式60MM迫击炮和100发桃花牌31式60MM榴弹。

三十支98K毛瑟步枪,一挺桃花牌31式重机枪,两挺桃花牌31式轻机枪,2000发补充给汉阳造的圆头7.92X53MM子弹、3000发尖头7.92X53MM子弹和200枚桃花牌31式手榴弹。

相比于昨天,迫击炮弹的产能和子弹的产能都得到了扩充,分别达到了日产100发和日产5000发的程度。

除此之外,昨天新搭建的轻机枪生产线也产出了两挺桃花牌31式轻机枪,也就是桃花村产的捷克式轻机枪。

而他这次带回来的三百万公仆币,李浩轩继续选择了招募人手。

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为最近产能不断的扩充,急缺工人,两个时代的兔子搭配起来,勉强能把这些产线开动起来。

至于说其他方面的发展,则都等枪炮生产线彻底稳定再说。

在这个时代,所有的一切都要在军工厂生产线前让步。

截止目前为止,桃花村中一共搭建了两条98K步枪生产线,日产能30支,工人24名,搬运工2名。

一条捷克式轻机枪生产线,日产能2挺,工人12名,兼任搬运。

一条MG42重机枪生产线,日产能1架,工人12名,兼任搬运。

一条毛瑟子弹生产线,日产能5000发,工人12名,搬运工2名。

一条63式60MM迫击炮生产线,日产能1门,工人12名,兼任搬运。

一条60MM榴弹生产线,日产能100发,工人12名,搬运工2名。

一条火药生产线,原材料都从系统商城购买,工人12名,刚好能满足当前需求。

四座军工厂的工人总计102名,再带上20名的管理和后勤,包括做饭和日常琐事,共计122人。

一个月可生产步枪900支,轻机枪60挺,重机枪30架,子弹15万发,60MM迫击炮30门,60MM榴弹3000发。

这点装备已经足以装备一个主力营,但装备一个主力团还相差甚远,特别是子弹供应,远远不足。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李浩轩打算继续扩充生产线的同时并有选择的进行调整,争取早日达到月产装备2000人主力团的水准。

比如步枪生产线要再扩充两条,轻机枪生产线要扩充一条,重机枪生产线同样要扩充一条。

迫击炮生产线同样需要扩充一条,未来的主力营级单位同样需要增加迫击炮排的编制。

子弹生产线则需要扩充五条,达到日产发的产能,60MM榴弹生产线也需要扩充三条,同样多多益善。

除此之外,到达了团级单位就需要威力更大的榴弹炮了,李浩轩和王铁锤讨论过后选中的是M1式75毫米榴弹炮以及75mm杀伤榴弹。

林林总总算下来,仅仅是这些生产线的扩充都需要将近九千万左右的公仆币。

而且还需要增加将近三百名的工人以及管理和后勤。

也就是说,桃花村想要达到月产一个2000人主力团的装备规模,还需要投入差不多一个亿两千万的公仆币。

这还不计算每日的原材料消耗。

真达到了那种生产规模,仅仅是每日的材料消耗也将达到上百万公仆币了。

也就是说一个月需要两三千万公仆币的投入才能武装出一个这样规模的主力团。

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让李浩轩感受到了身上的担子之重。

也推算出,他现在把桃花村的一千人招满并全力用来生产装备的话,并把一些繁杂却简单,如同火药的生产外包的话,一个月的产能顶多也就一个主力师的水平。

当然,这样的主力师的装备将会是极尽豪华,即便是那位也会羡慕的流口水的那种。

但想要达成这种产能所需要的投入同样是一个高达五亿公仆币,并且每个月一亿公仆币原材料投入的天文数字。

推断出这种结果后,李浩轩感慨未来的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还是先安安分分搞到一个亿,把桃花村军工厂的产能扩充到一个月生产一个主力团的装备再说。

扩充成功之后,桃花村便能够一个月生产步枪1800支,轻机枪120挺,重机枪60架,子弹90万发,60MM迫击炮60门,60MM榴弹发。

还有一条新增的75MM榴弹炮以及75MM杀伤榴弹的生产线,产能未知。

其中,90万发的子弹足够让步枪的枪弹比达到1:100,轻机枪达到1:1000,而重机枪达到1:了。

发的榴弹也足以让60MM迫击炮的炮弹比达到1:200。

这还都是标准配备,伴随着战争的扩大,仅仅这样的产能肯定还是远远不足,需要继续扩产扩能。

包括未来的75MM榴弹也同样如此。

因此,在扩充生产线的过程中,还需要寻求降低武器生产成本的方法。

比如说在外界开矿,钢铁黄铜包括火药等实现自主冶炼和生产。

而这些产业目前最合适的转移地区当然是川渝根据地所在的川渝地区。

那里远离战争,而且在深山老林,是天然的大后方基地。

也正因为如此,李浩轩最近天天询问李凯宇这边的发展状况。

打算等到他这边拥有足够的自保之力后,便立刻开始对杨家村和川渝游击队两个地区同时提供装备。

喜欢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