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 > 第416章 DK-120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 第416章 DK-120

作者:少年不识愁滋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8:43:18 来源:书海阁

历史数据显示,未来数年内,其他国家将部署数万至数十万架各类飞机。

因此,保留一定规模的螺旋桨飞机对于维护我们的空中力量和对潜在威胁进行威慑同样至关重要。”

“至于喷气式战斗机的研发,”李浩轩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这将是我们荡寇镇航空工业的未来方向。

我们将整合全镇的资源和力量,全力以赴投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去。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自主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喷气式战斗机,让荡寇镇的航空工业站在世界的巅峰!”

李浩轩的话音刚落,全场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而他们有幸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他们将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为荡寇镇的航空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会议结束后,李浩轩与众人一起走出了会议室,继续向着下一个需要视察的项目而去。

这个项目并不是别的,而是被认为提升振华军下一个阶段战力重中之重的卡车发动机项目。

1931年,卡车发动机技术正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

如今,多数卡车采用的是内燃式发动机,以柴油或汽油为燃料,驱动车辆前进。

这些发动机在功率、扭矩、燃油经济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

在这个年代,一些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如福特、雪佛兰、道奇等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卡车产品,并配备了相应型号的发动机。

这些发动机的排量通常在3-6升之间,功率在50-100马力左右,扭矩也能达到相当可观的水平。

在之前,李浩轩准备采用的两款卡车类型,福特AA型卡车和斯蒂庞克US-6型军用卡车。

他们分别是:福特AA型卡车搭载L4底阀汽油机,排量3285毫升,最大功率40马力/2000转每分钟,最大扭矩15.5公斤?米……

斯蒂庞克US-6配备95马力六缸发动机的三轴卡车,排量5200毫升,采用全金属驾驶舱……

在李浩轩看来,大批量引进这两款卡车,已经足以满足下一阶段华夏内部的战役需求了。

然而,现实总是比小说更加荒诞不经。

小说需要遵循逻辑,而现实却往往毫无章法可言。

在这次新招募的几千人中,竟然意外地出现了一个汽车发动机领域的专业研发团队。

他们的加入无疑为卡车发动机的自主研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得整个进程得以迅速推进。

这个团队并没有满足于简单地引进或仿制现有的发动机技术,而是决心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和条件,自主研发一款全新的卡车发动机。

他们的雄心壮志和创新能力令人钦佩。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竟然在短短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内,就成功研发出了一款名为“荡寇动力”的卡车发动机。

这款发动机不仅性能卓越,且更加符合目前的使用环境,展现出了他们惊人的研发实力和效率。

“荡寇动力”是一款4冲程、水冷、直列6缸的柴油发动机。

它的排量为5.5升,最大功率达到了120马力,峰值扭矩更是高达300牛·米。

这样的性能参数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出色的表现了,足以满足各种复杂和恶劣的路况需求。

除了强大的性能表现外,“荡寇动力”还具有很高的燃油经济性和可靠性。

它采用了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和高效的涡轮增压技术,使得燃油消耗率大大降低。

同时,它还经过了严格的质量和耐久性测试,确保在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表现。

这款发动机的型号被命名为“DK-120”,其中“DK”代表着荡寇镇的缩写,而“120”则代表着它的最大功率。

这款发动机的成功研发不仅标志着荡寇镇在飞机领域取得了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也为他们未来的军事和民用车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浩轩深知这款发动机的重要性,因此在会议结束后立即前往视察了相关的研发情况。

并询问这款发动机在批量化生产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图实现对这款发动机的尽早量产。

然而,现实情况却比他预想的更为复杂。

这款发动机目前还仅仅停留在样机阶段,距离真正的大规模生产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需要跨越。

抵达DK-120项目组时,李浩轩发现现场气氛异常紧张。

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一张巨大的会议桌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肃和焦虑。

他们正在为如何搭建这款发动机的生产线而争论不休,各种意见和建议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李公仆,您来了。”项目负责人看到李浩轩后,赶紧迎了上来,“我们正在讨论生产线的搭建问题,但是大家的意见分歧很大,一直没能达成共识。”

李浩轩扫了一眼会议桌上的各种图纸和报告,然后沉声说道:“我理解你们的困难。

这款发动机的研发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想要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我们还需要克服很多难关。

不过,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关于生产线的问题,我有一个建议。

我们可以考虑从国外引进一些现有的生产线和技术,把其中有用的部分直接拿来消化并吸收。

精度达不到生产要求的地方,咱们则直接从系统商城中购买。

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我们的研发周期,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想法,还需要大家进一步讨论和完善。”

听到李浩轩的建议后,会议室内的气氛明显轻松了一些。

项目组成员们相互交换着眼神,似乎在评估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李浩轩的建议为他们指明了一个方向,也让他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

喜欢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