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 > 第450章 晋州改旗易帜

至于这十万部队的运输,且不提他们可以从系统商城中购买到后世的大货轮,而且还能在这个年代从鹰酱,以及列强那里购买到战舰。

这些船的性能或许有些落伍,但绝对不会惧怕什么海上马车夫那些老掉牙的战舰的。

除此之外,振华军的运一的样机已经试飞成功,拥有自主产权的运二同样已经在旌旗锣鼓的研发中。

等振华军拥有几百上千架运输机后,即便是通过空运,也能很轻松把这十万人运过去……

而晋军的使者对于振华军的这些强大自然一无所知。

姜云同志的话音刚落,晋军的使者就感到一阵惊愕。

他没想到振华军会如此爽快地答应他们的要求,甚至还主动提出了将驻防地区定在治城——这个地理位置极为优越的地方。

治城,位于晋州大地东南部,地处上党盆地之中。

它北接省会晋城,南邻中原大地,西通吕梁山脉,东连太行山余脉,是晋州大地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之一。

治城地势起伏较大,山地、丘陵、盆地纵横交错,形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

治城的四面环山之势,使得它成为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

无论是从北方南下还是南方北上,都需要经过崎岖的山路才能到达治城。

而治城周围的山地更是构成了天然的屏障,能够有效地抵御外来入侵。

此外,治城与中原地区直接相连,是从中原通往晋州的必经之路,这使得治城在交通和战略两方面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古以来,治城便是军事家们争夺的焦点。

即便是在现代,它依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

振华军此次提议将治城作为晋军的驻地,可谓是诚意满满。

眼看振华军答应的如此干脆利落,晋军的使者只好一边让人立刻回去通过电台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严大帅,一边商谈起了细节。

“首先,关于军队编制的问题,我们晋军希望还能保留原本的编制体系……”使者不紧不慢地扯皮道。

“军队编制要跟我们振华军看齐!”姜云据理力争,“我们振华军一个主力步兵师不仅配备三分之二的半自动步枪和三分之一的冲锋枪。”

“而且还拥有七百把机枪,四百具掷弹筒,两百多门迫击炮和一百多门火炮,其中重炮同样有三四十门……”

“我这边让晋军同意改编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能在装备方面跟我振华军看齐。”

“我们振华军甚至可以承诺,在你们离开之前,把你们的装备除重炮外,都跟我们主力步兵师看齐……”

“什么?你们的一个师的装备竟然这么豪横?”使者震惊了,“而且你们还愿意给我们装备???”

他以及身后的那些人们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

“为什么不呢?”姜云却微微一笑反问道,“咱们好歹都是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出了家门就是兄弟……”

“你们远去海外开……光复故土,咱们这些做兄弟的自然也要表示表示,把你们的后勤保障完善,这样才能少牺牲点同胞……”

看着眼前的新同志感动的眼神,姜云继续道,“去了海外后,咱们依旧还是同胞,还接受统一指挥,又不是断了联系……”

“因此我建议,把晋军整编成九个师,共计10.8万人……”

就在谈判桌上的晋军使者们表情愈发轻松时,严大帅也收到了他们发回去的电报。

严大帅在收到电报后,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他没想到振华军会如此大方地答应他们的条件。

可既然振华军答应了,他们自然也要有所表示。

于是,亚大帅决定派遣一部分将领和心腹前往潼关商议具体改旗易帜事宜的同时,还给谈判代表发报,让他们先协商大概的章程。

当晋军的使者们把这个消息带回给姜云时,姜云感到非常欣慰。

接下来,双方就关于晋军改编的事宜进行了具体的磋商。

次日清晨,当这份报告汇聚到李浩轩的手中后,他做出了具体的指示。

一方面要求,晋军改旗易帜的消息要暂时隐瞒,等待振华军调集大军南下川蜀发动总攻后再向全国公告。

另一方面,还把290到299师,九个师的番号划归给了晋军。

李浩轩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指示,是因为振华军又要有新的大动作了。

在光复了兰城并覆灭了马家军后,整个华夏的大西北,包括西域、西海以及吐蕃地区就再也没有什么成势的军阀割据力量。

即便是北边的草原,外草原等地同样是大猫小猫两三只。

不仅仅如此,这些地区的人口更是少的可怜。

据史料记载,在这个年代,吐蕃总人口80多万,西海总人口100多万,西域总人口300多万。

内草原的两个州,人口在两三百万左右,外草原同样仅有80万人左右。

而此时振华军治下的豫南人口500多万,关中人口1500多万,晋州人口1200多万,汉中地区别看有点小,同样也有数百万人口。

也就是说,目前振华军治下约3600万人,而即将光复的地区,除内草原外,共计只有五百万人。

李浩轩回想起后世的种种,于是大手一挥,下达了一条悲壮但却利在千秋的命令。

那就是为了支援大西北受苦受难的同胞们,振华军将号召根据地,甚至全国的同胞们支援西部大建设。

帮助西部受苦受难的老百姓屯田种粮,修桥补路,盖学校,盖医院,实现温饱和全面小康社会。

而且,仅仅是第一期计划,李浩轩就要求要移民一千万人口支援这些地区的大建设。

只要是愿意去的老百姓,还要给予极大的福利待遇。

接到李浩轩的命令后,整个振华军都为之震动。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计划,将一千万人口迁移到西部,支援那些人口稀少、经济落后的地区,这需要巨大的决心和魄力。

喜欢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