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 > 第484章 云中谁寄锦书来4

“俺们要建设电厂,让每一座工厂都能更加高效的运转起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俺们要开采石油,大炼钢铁,以确保我们的卡车能够更快、更高效地运输物资。”

“俺们要铺设公路,将每一个偏远的村落都连接起来,让乡亲们不再受困于泥泞的小路和险峻的山道!”

“俺们要建立更多的学校,不仅让孩子们有学上,更要让他们有书读,有知识可学,有未来可期!”

“俺们要提高医疗水平,建设医院,培训医生,让乡亲们生病时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不再因为病痛而苦苦挣扎!”

“俺们要发展科技,创新技术,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俺们要生产卡车大炮,保卫我们的家园,让俺们的军队更加强大,让敌人望而生畏,让百姓安居乐业!”

“我们面临的任务繁重,但人力资源有限,因此我们不得不暂时让孩子们受点苦,先集中精力处理最紧迫的事务。”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神态变得坚决,“而且,不识字并不意味着不能教育学生。”

“我们设立了启蒙基础教育广播电台,这样即使教师们不识字,也可以通过收音机接收到教育知识,再指导学生一起学习。”

“在教导学生的过程中,他们也能迅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从而逐渐变成具备初级文化素养的人才。”

“此外,我们的教师并非没有长处。”

“他们来自乡村,了解乡村,更懂得如何与孩子们沟通交流,让孩子们能够在亲切和熟悉的环境中学习。”

张豪的话让考察团的成员们陷入了沉思。他们开始理解,振华军的教育模式虽然看似简陋,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智慧。

“更重要的是,”张豪继续说道,“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权利和潜能。”

“尽管我们的条件有限,但我们始终致力于为所有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众人一路走一路交谈,很快就抵达了大王村。

云锦书等人以新奇的目光审视着周遭陌生的环境,而华新德则更加细致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

他注意到,除了新铺的一条石子路外,振华村下的这个农村与其他地方的乡下农村在外观上并无太大差异。

然而,他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这个村子里人烟稀少。

在村中和村口活动的主要是年迈的老人,他们步履蹒跚,行走都有些困难。

看到这一幕,华新德不禁好奇地向张豪询问道:“张豪同志,我怎么发现这村子里人这么少呢?”

“那些年轻力壮的男子和妇女们都去哪里了?”

“他们呀,都去镇里的工厂上班去了。”听到这个问题,张豪眉开眼笑,略带自豪地回复道。

华新德听后有些惊讶,“哦?镇里上班?上面的镇里竟然还有工厂?”

“竟然有人愿意把工厂建到镇上来?”他难以置信地追问道,“该不会你们振华军治下所有的镇上都有工厂吧?”

“那倒不是。”张豪摇了摇头。

华新德刚舒了一口气,却听他接着说道,“不过……至少我们豫南地区,几乎所有的镇上都有工厂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感谢我们的大……李凯宇李公仆了。”

“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招商引资,慷慨地提供先进设备,跟那些资本家们合资办厂,这才让我们豫南的百姓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

“跟资本家合资办厂?你们这里还兴这个?”华新德再次被震惊到了。

在决定前来振华军的治下考察之前,他对他们的背景已经做了详细的调查,知道他们有些红。

因此,根本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的开放,甚至愿意与资本家携手合作,共同兴办工厂。

“为什么不行?”张豪却并没有想那么多,或者说那一层次的他根本未曾接触。

“只要能让我们老百姓吃上饱饭,过上更好的生活,与资本家合作办厂又有何妨?”

“你们就……张豪同志,不知可否让我们去你们镇上的工厂考察考察?”

华新德几次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选择保持沉默。

他决定亲自去镇上的工厂进行实地考察,以更直观地了解真实情况。

“当然没问题!”张豪欣然应许,立马领着这群宝贝疙瘩向着上级的城镇赶去。

一路上,华新德不断地向张豪询问关于工厂的各种细节,包括工厂的规模、生产的产品、工人的待遇等等。

可惜张豪对于这些就不太了解了,他知晓大部分工人的工资都是每个月720块,折合大洋为六块大洋。

这点钱虽然不多,但对于这些村子里的村民而言,已经足够丰厚了。

不久后,他们来到了镇上的工厂区。

华新德发现,这几座工厂都是这个时代常见的工厂,火柴厂,纺织厂,面粉厂,化肥厂等等。

他领着学生们在这些工厂附近都溜达了一圈,然后选择了一座火柴厂走了进去。

华新德领着学生们走进了火柴厂,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生产线之间,一切显得井然有序。

他向厂长说明了来意,希望能让学生们亲身参与进工厂的生产过程中,以更直观地了解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工的真实生活。

厂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工人指导学生们参与火柴的生产过程。

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工人带领,从选材、切割、浸泡、晾晒到包装,一步步亲身体验火柴的制作流程。

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华新德要求学生们主动与身边的农民工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感受、生活状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学生们纷纷响应,与工人们聊起了家常,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云锦书身为其中的一员,自然跃跃欲试地参与了进来。

她被安排到了相对轻松的包装环节,起初,她动作灵巧,显得游刃有余。

喜欢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科技城:从抗战到大国崛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