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1008章 赵构南行路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1008章 赵构南行路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46:57 来源:书海阁

赵构一行边走边看,从燕京府出来之后,顺着京大官道,一路向南。

出保定府,来到两河路,首先到中山英雄城,这是出京之后的首访之地,这里也是梁景的成名之地。中山之战,打破了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大宋军民抗金胜利的信心。

英雄的中山儿女,即使是在和平发展的这几年,也为大宋的发展起到了标兵的作用,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教育,甚至是城市基础建设,都是两河路乃至全大宋首屈一指的新城榜样。

这次赵构每到一处,倒也不隐蔽行踪,但是也局限于路府一级官府的最高官员知道。

这次南下,赵构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调研,主要是和路府一级的官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一下朝堂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还需要注意什么,以及需要修正的地方。

当然,驻地军队也是必须要深入调研的重要环节。

中山府是两河路三大新城的代表,虽然路所地在大名府,但是一座中山城,一座真定城,名气丝毫不弱于大名府。

另外,中山府还是丽妃端木冬雪的娘家地,端木家族的回春堂可是大宋首屈一指的民间医疗机构,为大宋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两河路总督言博奇,曾经的中山府通判,中山保卫战立有大功,这些年从中山府知府、两河路督查,一直做到总督。

言博奇曾经两次觐见过赵构,赵构对中山城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可以说,正是中山府之战,打破了金兵过万不可敌的神话,也是这一战,让大宋军民的军心民心重新凝聚在赵构身边,为他以后的复兴伟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复兴十年,河北东西两路合并成为两河路。作为拱卫开封府京畿重地的两河路,这十年的发展,其经济总量,一直稳居京畿周边四路之首,即使两浙路、福建路等富庶之地,也不敢小看两河路。

两河路向北则是新都燕京府,向南则是富庶的两浙路,西出是丝绸之路,向东则挺进大洋,所以,两河路在战略地位上,极其重要,所以在两河路的建设上,所有的设施都最大程度满足了军事战略的需要,这方面,两河路总督言博奇居功至伟。

在中山府,赵构接见了两河路总督府、卫戍区和中山府各级正司(团级)使以上的官员。

而大宋行营,则依旧选择在谢家老店。

谢家老店早已扩建成为中山府第一大店,倒不是因为地方大,而是因为“谢家老店”这四个字是赵构在复兴十年两河路合并的时候,亲自为其题写的。

这次赵构将行营驻跸于谢家老店,已经退居二线的谢诚再次出山,亲自张罗。

其长子谢凤接手了谢家老店,现在是谢家老店的掌柜的。谢凤曾想着在两河路开设谢家老店分店,继而推广到大宋全境,却被老谢制止,直说这块金字招牌是当今官家恩赐给中山城谢家老店的,除此之外的谢家老店,都不敢承受此等荣耀。

还说,谢家老店是中山城的谢家老店,自己的子孙守好这个摊子就行了,现在自己这个大家庭靠谢家老店已经沾了不少光,也发了财,不要想着靠这个做大,当初开这个老店也不是为了赚钱,所以今天的中山英雄城谢家老店,不能粘上铜臭味儿。

十几年来,谢家老店只此中山城一家,别无分店。

这其实就是谢诚最聪明的地方,有了当今官家这块招牌,加上定海侯梁景对中山府这份骨子里的情义,中山府谢家老店屹立百年不倒,应该是没有问题。

梁景故地重游,也还是颇多感慨,中山城曾经是他的绝地,但硬生生让他变成了自己的福地,才有了今天的定海公。

整个大宋的府治,只有中山城,没有凤楼分店。这是梁景私下里定下的规矩,凤楼的全国布局,唯独避开了中山城。

中山城,有一个谢家老店,足够了。

所以,梁景对中山府的感情,可不是一个故地重游这么简单。

谢家老店在原店址后面,扩建了一个大约占地三十多亩左右的大院子,所有涉及到的原住居民,可以在谢家老店参股,也可以拿上一笔不菲的拆迁款去做买卖,或者安排自己的子女亲属进入谢家老店做工。

这个大院子分成两部分,前院是“英雄中山城文化博物馆”,里面分列中山历史馆、中山保卫战战史馆、中山发展历史馆、中山文化传承馆等馆区,还有一座三层的图书阁,收录有关中山文化的各种书册近三十万册。

后院是一出精致的馆舍小院,叫做“聚英别院”,里面所有馆舍都有一个英雄的故事,主打的就是宣传英雄中山城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

这个思路还是丽妃娘娘回家省亲的时候,话里话外暗示言博奇,当今官家,要从文化振兴这个层面,凝聚人心,汇聚民意,引领思想,而中山城作为大宋第一英雄城,怎么不敢为人先?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言博奇本就是玲玲之人,所以这些年在知府任上,将打造中山英雄文化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所有城市建设,必须突出中山这座英雄城的特点。而谢家老店,就是他这项最大政绩工程的一个典型代表,谢家老店的招牌,他必须做到年年锦上添花。

而赵构在复兴十五年和复兴十七年,两次就大宋新文化思想展开大讨论,特别点到了中山城的一些做法,很是大事表扬了一番,把一座英雄城的文化系统地进行梳理和传承,中山府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言博奇能在短短五年之内,擢升两河路总督,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而如今,赵构的行营就安排在聚英别院。

这里是小院套小院,虽然地处北方,但是却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建筑的风格,而里面的一些设施,却又充分考虑到北方的特点,比如像取暖设施,就隐藏在一些很巧妙的装饰之中。

所以,尽管现在还是隆冬之季,但是聚英别院下面都有温泉水通向各处,一些回廊的温室居然有鲜花怒放,这里的工作人员将行营布置得犹如春天到来一般。

最高兴的还是邢皇后、潘贵妃等人,觉得这里和燕京府的颐园很相似,有一种温馨如家的感觉,加上这些日子旅途有些劳累,一行后宫人员很快就在各自的小院休息。

而赵构,则在张悫和梁景的陪同下,开始分批接见一些重要官员。

而第一个接见的就是总督言博奇。

时间过了半个时辰,言博奇一脸凝重的走出聚英别院的大门,这让在外面等待的官员不由自主心中开始嘀咕起来,“怎么咱们的大总督倒像是挨了批一样啊?”

紧接着接见的是两河路卫戍区司令周挺,说起周挺,算是年轻俊杰里面擢升比较快的一员,原因有几个,一是其父周正乃是当初梁景手下四大天王之一,现在是枢密院联合参谋部副部长,上将军衔,妥妥的军中大佬。

二是周挺曾经跟随德王远征欧洲,尽管那个时候才是一名团长,但是却杀出了赫赫威名,身后又有了德王的加持。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周挺自己争气,大宋军事学院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让他直接进入太学院进修,镀了这层金子,正好言博奇升任两河路总督,两河路卫戍区的司令,言博奇是有建议权的,于是推荐了周挺。

两河路是大区,又是拱卫京畿重地的卫星卫戍区,这个位子上的人,首先必须忠诚,这一点,周挺有着先天优势。

于是一切顺理成章,周正晋升少将,担任两河路卫戍区司令。

“报告,两河路卫戍区司令周挺,奉命来到,请大帅指示。”

周挺非常标准的军礼,一张年轻但又略显成熟的脸庞呈现在赵构面前。

“哈哈哈,小周挺,这几年不见,脸又黑了,但更壮实了。怎么样?我听说你这司令员每天坚持和士兵一起出操,每天一个时辰的军事技能训练,每天一个时辰的政治学习?都说你是三一司令员,是不是真的?”

赵构的眼中满是欣赏的眼神,笑呵呵地招呼周挺坐下,一边略带开玩笑地问道。

“报告大帅,是真的,但不属实,现在加上每天一个时辰下部队,应该是四一司令。”周挺和周正一个脾气,不管面对谁,心里不打怵。

“好,很好,这个下基层很好,只有下部队,才能知道士兵最需要什么,我们最应该做什么。怎么样,天宝英雄连的情况如何?”赵构一上来就问到天宝英雄连。

谢天宝是当初梁景在中山保卫战之后竖立的典型,也是后来呢赵构大书特书的大宋英雄人物之一,这个天宝英雄连还是赵构亲自以大宋帝国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授予的英雄称号。

说是天下第一连,也不为过。

来到中山,英雄连的事情,自然是要亲自过问的。好在周挺每次下部队,几乎都要到英雄连去看一看,天宝英雄连直属卫戍区警卫团,就驻扎在南城。

在复兴十年的军中大比武中,天宝英雄连在全军一百多个代表队中,一举“杀出重围”,以“仅剩五人”的惨烈胜利,夺得冠军,扞卫了军中第一英雄连的荣誉称号。

这次大比,里面不乏一些英雄部队,比如朵力营、慈峪镇营、徐庆列岛第一尖刀连等荣誉连队。能在这些英雄的连队中一路杀出来,还是卫戍区的警卫部队,可见中山天宝英雄连一直以来都是怎么“压榨”自己的。

在复兴十五年的军中小比武中,天宝英雄连一举夺得七项比赛中的五项冠军,以总成绩第一的成绩,再次斩获殊荣。

大宋帝国人民军每五年一次小比武,以军事技能为主;每十年一次大比武,考察的却是综合战斗力,包括个人军事技能、团体战术素养、整体协调能力和各种处突能力等。

如果说小比武是精英之间的较量,大比武则是全军精锐的对抗,其含金量在军中一直是首要评判指标,没有之一。

能在两次军中比武夺冠,更奠定了中山英雄连的不败神话。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