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1013章 畅谈芙蓉园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1013章 畅谈芙蓉园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46:57 来源:书海阁

赵湛留在了大名府,以大宋改制委员会副主任的名义,督查两河路试验区的改制事宜。

临走的时候,赵构让赵湛有事多和皇议殿赵坚汇报,听取皇议殿太子的意见。

这让赵坚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丝毫不比欧洲战事轻松,在欧洲战场,面对的是明面上的敌人,有什么手段尽可以放开用。但是面对这场“不见硝烟”的政治战争,需要的是在平静的表面下尽显霹雳手段。

这是对赵坚的一次大考。

如果赵坚能够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赵构就会非常欣慰,至少,他的“赵构思想”指引下的大宋巨轮,不会偏离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假以时日,大宋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帝国,也就是一个时间问题。

张确、章振、加上赵湛,这些政务院的中枢骨干力量都还年轻,陈遘、邓肃也都在壮年,曲风、于成龙则是赵坚手里的两柄利刃,足以震慑一众宵小。

赵构在抓紧时间布局,这一年的时间,他的那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已经超出了所谓的第六感。出京的时候,翠玄子曾主动找到赵构,和他彻夜长谈了一个晚上,至于说了什么,那是大宋天字第一号机密,即使是赵构的皇后和子女,都不知道。

赵构有严令,任何人不许提及这个话题,是任何人。

谢天赐掌管内务府,朱远山执掌修内司,这两个人都得到赵构密令,如果有人不管是无意还是有意,只要触及这个事情,先拘押到大名府再说。

赵构一行再次南下,下一站是两浙路。

这里是整个大宋的经济中心,一个两浙路,一个福建路,其富庶程度是其他各路所不能比拟的。

其中固然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是最早开放海运商业的试点地区之一,更是因为这里的人天生就具有商人的精明和眼光。

比如浙东陈家,已经是大宋十大富豪之一,其麾下的运达商业帝国,仅次于十三姐的通达商贸。

不过,陈家对这次改制却是非常支持,率先将运达商贸集团整体移交政务院,成为燕京府直属的国有大型商业集团,还将海外的一些新型商业集团一并交于当地的总督府。

投桃报李,赵构为其保留了银行的业务,其下属的运达银行分流出去一部分海外业务,成立陈氏商业银行。

这次江浙之行,一是为陈家这份家国情怀有一个肯定,二是通过陈家放出消息,这次改制,朝廷是动真格的,如果大家认清现实,和朝廷站在一起,赵构也不介意将一些生意继续保留,合作共赢,国家拿大头,个人拿小头,这才是识相。

如果什么都想自己要,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如果说非要想得到什么,大名府巡检二处的牌子可从来没有摘下过,那是个什么地方,高层官员和顶尖商人都知道。

陈家现在的主事人是陈家三代长子陈家毓。

陈家第三代杰出代表就是“毓、秀、俊、杰”四人,其中陈家俊和陈家杰现在在皇后大陆,一个是先遣团的团长,一个是陈家在皇后大陆商业集团的代表。

而陈家秀则在徐庆列岛(日本)混得风生水起,其商业帝国俨然成为徐庆列岛的第一大商业集团。

正是因为陈家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域外、海外,都是一座风向标,所以陈家的态度对于这次改制,很关键。

对于陈家,皇议殿堆积的劄子已经摞起来很高了,赵构已经让曲风的调查局开始暗中调查,随着商业帝国的不断扩张,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只要这些问题可控,赵构还是求稳。

但是,如果涉及到了大宋的经济安全,赵构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陈家最赚钱的丝绸产业,其延伸的产业集团,现如今依然在陈家手中,换句话说,商品流通的渠道交给了朝廷,但是产业基础这一块,还牢牢占据在陈家手中。

陈家还算是有良心的商业集团,赵构也不妨给他们一个机会,但如果冥顽不灵,执迷不悟,或者说阴奉阳违,梁景手里可是攥着好几件泼天大的案子呢?

但是,按照调查局的调查,陈家主事人陈家毓,态度有些暧昧不清,主要是在其保留丝绸产业上,和政务院有一些不同意见。

陈家像控制源头,意味着赚钱的大头,陈家并没有放手。

这件事,德王赵坚觉得父皇有些小题大做,陈家再怎么说,不过是一商贾而已,哪里用得着父皇亲自出面,陈家不配合,那就让陈家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赵构却训斥了赵坚的这种想法,我们对内部,还是不能过于铁血,需要和谐,一个陈家固然不足为虑,但是他们却是这些年大宋新生一代崛起的代表,是整个大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要是陈家不存在了,别的家族难免兔死狐悲,赵构在,这些人还不敢怎么样,可是以后呢?

仇恨的种子一但播下,就会后患无穷,大宋不走前秦灭国之路。

经济是国家命脉,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特别是这次涉及到的国有经济主体,这是根本。杭州西湖东,芙蓉山庄,浙东陈家。

此时正值初夏,西湖最美的时刻。这些都得益于赵构对五大淡水湖的综合治理,西湖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两浙路所有的具有现代特点的新型工业产业,都远离西湖水系,杭州城以手工纺织业为主。

陈家掌握着整个杭州城缫丝产业的一半,手底下有上百个手工作坊,天机院的新式纺机已经初具现代特点,但是赵构并没有一下子放出来,这里面还有一个逐渐过渡的时期。

这么多靠这个产业生活的老百姓,赵构是必须要考虑的。

芙蓉山庄,有一个新湖,将西湖水引入庄园,成为芙蓉庄园的一处美景,新湖中心,一道曲曲折折的游廊通向湖中心的一座水榭。

水榭着实不小,外方内圆的结构,让这座水榭远远看上去就像是一座游船的模样,四周的美人靠居然镂刻成各色美女的造型,原料却是十足十的印度紫檀。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怀仁先生好福气啊!”赵构临榭远眺,远处的西湖美景尽收眼底。

“九爷说笑了,这本就是为九爷准备的,您随时可以入住。”旁边一个年近五十的老者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完全不像是年过半百之人。

整个水榭只有两人,其余人等都在游廊,没有命令,不敢走进半步。

赵构摇摇手笑道:“我就是一个劳碌命,倒是想着有这么一天,什么也不用操心,静下心来享受一下这田园生活。”

“九爷心怀天下,绝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仰望的。”陈家毓小心翼翼地回着话,不敢有丝毫造次。

“怀仁先生又何尝不是具有家国情怀的有志之士,这次国家改制,陈氏集团大力支持,我是记在心里的。”赵构没有绕圈子,直接丢出了这次召见陈家毓的原因。

“陈家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国家的扶持和支持,对于国家的第五个五年规划,陈氏集团愿意挺立潮头,敢为人先。”陈家毓打起了太极。

赵构为大宋制定的第五个五年规划以科技发展为核心,而在第四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示,大宋的科技中心就是两浙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浙路作为大宋文人汇聚的地区,其文化普及程度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虽然这些年随着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大宋整体文化程度有所提升,但是要说底蕴深厚,两浙路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像两浙路、福建路、荆湖路发达地区,对于新东西的接受态度远远高于其他各路。

赵构知道,陈家毓在做最后的努力,看一看最后能为家族争取到什么样的利益。

舍得之间,任何人都不好做出轻易的抉择。

“这次改制,一是要国家控制资本市场,二是要政商、军商剥离,三是拓展海外市场,四是要达到细化分工,推进大宋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全球商业一体化的进程。我看,陈氏集团可以在海外市场上,多下一些功夫,另外,大宋要逐渐开放一些民营银行,也可以在这个领域多接触接触。”赵构手里撒了一把鱼食,廊桥下面的锦鲤鱼密密麻麻过来抢食,一看就是人工喂养的多了,一个个肥胖的很。

话很隐晦,但是意思很明显,陈氏家族的企业,以后专注于银行业的发展,还特意说明海外这一块蛋糕,可以分给陈家。

至于其他的,需要上交国家。

比如轻纺业,现在正是蓬勃发展的阶段,但也是对国家经济产生冲击的危险阶段,面临的十年之后的蒸汽机的全面应用,怎么有效分流这些产业工人,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如果让这些私人家族来处理,搞不好就是一场动乱。

只有国家层面,才有这个能力和手段,实现抽刀断流的过程而不至于对国家和社会形成冲击。

话句话说,这相当于为这些私人企业在未来给他们做好了擦屁股的准备,后世的很多大企业在一夜之间轰然倒塌,给普通民众造成的灾难性的损害,可是刻骨铭心的疼痛。

赵构既然后世为人,自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来规避这些现象,至少然这些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至于得罪人,这个锅,还是赵构来背,也只有赵构出面,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这个国家的稳定,毕竟赵构在大宋,是神一般的存在。

尤其是底层民众,如今的大宋已经是三亿五千万的人口大国,人口数量占据当时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妥妥的超级帝国。

除了非洲大陆和北方白熊统治的极北之地,这个世界上大部分地域尽归大宋帝国所有。

赵构要消化这些地方,加快其归化进程,所以本土的经济建设必须走在这个世界的前列。

而经济建设,则是核心。

赵构为什么南行,对外是带着一大家子散心,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看一看,在最紧要的关头,自己代表的大宋帝国的国家话语,还行不行?

如盛唐强世,也有令不出长安之说,在自己的大宋帝国,绝对不能出现令不出燕京的现象。

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