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1015章 结束南巡路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1015章 结束南巡路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4:46:57 来源:书海阁

复兴十九年八月十八,在云南大理宁园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后,赵构行营一行众人开始踏上回京之路。

大西南总督段正严、副总督李节、高顺贞、白慎、战区司令张宪、两位副司令韩栋、秦孝义,在宁园分别觐见了赵构,赵构和几位军政大佬分别进行了深刻的谈话,主旨就是这次深化改制的事情。

大西南情况复杂,主要是还涉及到了西南各附属区(藩国),所以赵构的指示是大西南区的改制,步子可以稍微慢一点,缓一缓。

但是,改制势在必行的思想认识必须落实下去,大西南区可以比其他内陆区改制的脚步放慢,但绝对不允许出现阳奉阳违的现象。

他太知道这些藩属国的做法,仗着天高皇帝远,不要说对大西南总督府的政令阴奉阳违,即使是皇议殿的诏令,也能找若干个理由搪塞。

段正严这个总督忠诚度没有问题,工作稳重,大局观强,就是有些过于保守求稳,有些工作推进很缓慢。

而李节则是霹雳性格,做事雷厉风行,手段够硬,但是经验稍显不足,不过在大西南任上一干就是十年,已经变得成熟了,段正严很多事情上,全靠李节才能把事情推进,总督府真正做事情的,还是李节带着一帮人在做。

赵构专门绕行大西南区,就是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刘勇在的时候,赵构很放心,张宪刚刚调任不久,骤然擢升战区司令员,和当背嵬军军长的一军主帅截然不同,况且大西南战区又是大宋大后方,也是大宋的南粮仓,不能出行任何波动。

好在刘勇治军严明,黄龙军团司令韩栋是谢巧姑的丈夫,整个黄龙军团是威震大西南的铁军,这一点,赵构很放心。

最让人放心的是,刘勇在任期间,黄龙军团下属三个集团军,没有一个军涉及商业,这是刘勇的死命令,为大宋守国门,眼睛里都是钱可不行,这也是大西南战区敢放硬话的底气使然。

高力的夔牛镇守吐蕃军区,这次也被赵构特意召回大理,除了向赵构汇报以外,赵构还为以高力为首的,为大宋坚守十年边陲的第十军将领颁发荣誉勋章和功勋勋章。

赵构西征欧洲,北击蒙古,可没有大西南战区的事,难免让这些人有些牢骚,能卫戍西南边疆,特别是吐蕃高原,能战斗在哪里,就是大功,何况一战就是十年。

从云南到四川成都府路,再从成都府路路乘坐大西南战区第三舰队的内河舰队,一路北上,到了荆湖两路,会见了两湖路总督、赵构的老六哥景王赵杞。

赵杞为人低调,做官高调,从复兴八年开始,在两湖路总督任上一干就是九年,将两湖路切切实实打造成了大宋的粮袋子。

天机院在这里设立了农业研究分院,这两年的占城稻改良获得很大成功,平均亩产已经提高到了四百斤以上,像洞庭湖主产区的上好水田,年景好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五百斤左右。

赵构在复兴十五年曾有意调赵杞回京任农业部部长,但是被赵杞婉拒,因为那个时候正是两湖路农业产业示范区创建的关键时刻,赵杞还是要为大宋的农业产业蹚出一条新路来。

况且,赵杞直言,一个两湖路总督已经让自己力有不逮,自己什么能力水平自己知道,当一个总督已经是能力的极限,况且年龄偏大,政务院下属的各个部门的主官,都是提拔的年轻人,自己就不去凑什么热闹了。

在岳州总督府官邸,赵构和赵杞进行了长谈,两湖路作为水稻产业链最大的一个地区,是大宋粮袋子的袋子底儿,万不可出现任何差错,官仓的储备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南方潮湿多雨,对粮食的储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过,这两年赵杞在任上可是没少干差事,民间的好多储藏法,比如花椒伴存法、海带伴存法、草木灰伴存法、米酒伴存法等,都很有效。

况且政务院农业部有明确指示,库存一年以上大米,直接转为海外销售,当年新米新存,确保质量。

两湖路现在已经接近八千万亩土地,这比靖康年间几乎翻了一番,赵杞的目标是,再有五年自己致仕的时候,将两湖路的可用耕地面积增加到一亿亩,算是实现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想,也为两湖路的老百姓奉献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土地,历来就是中国老百姓的命根子,谁还嫌自己的土地少吗?老百姓分到的土地越多,日子就越红火。

即使是后来人,这些最为朴实的思想还是让赵构很感动,况且还是大宋的一位皇室王爷。

“……六哥,俗话说,无工不强,无商不富,无农不稳。咱们大宋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但是已经有了基本的体系;商业更是一日千里,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海路陆路两条丝绸之路为大宋带来的繁荣景象;而农业则是国之命脉,纵观历史朝代更迭,无一不是因为老百姓饿肚子,都吃饱穿暖,怎么会去造反?这么一个粗浅的道理,多少王侯将相还是弄不明白?”赵构有些长吁短叹说道。这是私下里兄弟谈话,赵构也没有什么忌讳,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九哥,怎么有些感慨了?这可不像你说的话。这二十年的发展,咱大宋老百姓都看得明明白白,现在大宋蒸蒸日上,国力强盛,就连西域各藩夷之地都臣服于我,咱大宋子民出去了,都是一副昂首挺胸的样子。去年随船远赴皇后大陆的人回来,说那里的土着居民见了我大宋天朝上邦的人们,一个个就差匍匐在地了。”赵杞笑道。

“六哥,你对这次改制的事情,怎么看?”赵构最关心的是这个。

“两湖路是农业主产区,最大的问题是土地国有化。不过咱老百姓还是能接受这个观念。现在的主要现实问题是,粮贱伤农的问题。老百姓手里的土地增多了,已经从当初的三十亩地,增加到了四十多亩,个别地区甚至可以到五十亩。粮食大丰收的年景,反倒是粮食价格低迷,很多农民有些怨声载道,也打击了粮农种地的积极性,今年春稻种植面积明显减少,老百姓觉得有些不合算了。”

赵杞直言不讳,有什么说什么。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南方种稻产区,包括北方的小麦产区,都存在。

“我已经责成政务院和农业部出台相关政策,切实保障农民种田的所得利益和种田积极性,各地官仓要敞开收购,不得拒收。粮食实行保护性价格调整,每年的农业补贴一定要落实到实处。现在啊,种地可不是为了吃饱肚子,即使一两年不种地,也饿不死,但是咱大宋的产业链就断了,难免一些宵小之徒会起觊觎之心。还是那句话,饭碗,还是端在自己手心里才踏实。六哥,你这里的担子不轻啊,是要作为大宋的表率的。”这才是赵构今天这番话的真实意义。

“两湖路责无旁贷,九哥放心。关于农业合作社的推进,两湖路还是有信心的,天机院这两年的新式农具不断推出,让大规模集群化的生产成为可能,补助也很到位,农民的积极性很高。两湖路十五个州府,已经全部推广,个别地方的规模和进度已经很是超前。”赵杞很有底气。

赵构点点头,夸赞道:“张悫老爷子对六哥可是不吝夸赞,说六哥是个模范总督,这次来,我把这块匾额给你带来了。”赵构忽然扔出去一个“天雷”,汉人一下子把赵杞差点“炸”个跟头。

“模范总督”,这个殊荣,好像只有当初的福建路总督、如今的政务院总丞章振获得过。

“臣,谢皇恩。”赵杞这次以两湖路总督的身份,向赵构郑重揖礼。他心里知道,这是一份天大的荣誉,更是一份天大的责任。

结束对两湖路的巡查,赵构再次乘船北上,在信阳府小住,然后走陆路,继续沿着京西两路巡视,继而是京畿路,再次回到了开封府东京城。

也算是故地重游,不过张悫老爷子却向赵构提出,要在东京养老,不再回燕京府。

其实张悫老爷子是累了,这么一大把年纪,陪着赵构转了这么一大圈,多半年过去了,到了东京后,身体一直不好,这才提出留在东京,这个地方,张悫很有感情。

赵构便让内务府在东京颐园,为张悫老爷子专门划出一个园子,让其颐养天年,并叮嘱内务府东京留守处,对张悫的养老待遇,在皇议殿大学士的规制上,再提一级待遇。

回京路上,赵构明显情绪不高。

随行的梁景知道,赵构这是恋旧了。随着李纲、宗泽、欧阳珣、邓肃、张悫等老臣陆续致仕休养,曾经的老部下一个个逐渐淡出了赵构的视线,难免让赵构心有感触。

“孤怀啊,我想这次回京之后,我也不干了,让太子接手吧。你陪着我,咱们到一个地方养老去。”

赵构在绝影车里,眯着眼小憩,猛不丁说出这番话来。

梁景闻听却是吓了一跳。

这次回京路上,梁景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一丝不安,赵构一路上马不停蹄,本来需要一年的南巡,却在十月秋高气爽的时候结束回京。而且一路上不再骑马,只是叫着梁景在自己的绝影车上,天南地北地闲聊,却一句公事不谈。

按理说,找个应该和皇后和孩子们在一起逸享天伦之乐,但赵构却经常把孩子们撵到皇后邢秉懿的车上,却把梁景叫过来一路上陪着自己。

梁景只好在车上当起勤务兵的角色,好在梁景这些年一直跟在赵构身边,伺候赵构还别说,比别人强多了。

而今天这番话却让梁景吓出一身冷汗,赵构要让位给太子赵坚,退居幕后当太上皇?

梁景可是知道,如今真正意义上的太上皇赵佶可是还活得滋润得很,就连赵桓也和朱皇后在杭州别墅乐不思蜀,况且赵构正值壮年,怎么会萌生这种想法。

“官家春秋鼎盛,怎么会有如此念头?恕梁景不敢苟同。”梁景可不是愣头青,这番话赵构不是试探,而是真的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

那么梁景就是心里怎么想的,嘴上就怎么说。

“哼,孤怀啊,我不是在征求你的意见,而是在询问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去。”赵构忽然睁开眼说道,眼神里透露出一股复杂的情感。

梁景心中一热,眼睛潮湿,顿时说道:“大帅去哪里,梁景就去哪里?”

“如果说只让你跟着呢?你那一大家子舍得吗?”赵构忽然幽幽地说道。

梁景浑身发热,这是什么节奏?赵构是在认真的和自己说,可怎么听起来有些瘆人。

“梁景生是大帅的人,死是大帅的鬼,三生三世,都陪着大帅。”梁景斩钉截铁地说道。

赵构拍拍梁景的肩膀,笑道:“孤怀懂我。”说罢靠在软枕上,合上双眼,嘟囔道:“此事,不可外传,你知我知即可。”

梁景小声回应道:“是!”

赵构轻轻摆摆手,示意梁景出去,他要一个人待一会儿。

梁景悄然退出绝影车,刚刚出来,龙二就靠了上来,梁景低声说道:“龙将军,去通报一声皇后娘娘,说梁景求见。”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