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119章 冰火两重天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119章 冰火两重天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8:43:57 来源:书海阁

赵桓接到的捷报,来自于靖安司曹辅,明面上是汇报靖安司工作,实际上,手里捏着快攥出水来的,却是赵构给官家大哥的密信。

兴奋、激动、有点酸溜溜,又有点空落落,几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让赵桓的心里五味杂陈。赵构在来信中再次强调,万不可对其他人说及此事,明明是个大大利好的消息,对鼓舞提振大宋军民士气极大有利,但还要藏着掖着,正如自己有个好宝贝,却不能人前卖弄,那种抓耳挠腮的感觉,让赵桓很不爽。

但赵构信中的一句“此役,敌酋挞攋韶合殒命,乃金兵从未有过之耻辱,一但官家口风有失,不免刺激敌酋恼羞成怒,恐不利于官家哥哥生命安全,故有担忧如此……”

“还是自己亲兄弟啊,处处为自己的安全考虑,不像某些臣工,屁大点业绩,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藏拙,懂不懂?”赵桓一时有点出神,头脑里闪现出了这个昔日有点混不吝的老九的身影,真不敢相信,书信里写的事,是他干出来的。

“#你娘的直娘贼,狗日的金狗,也有今天!”忍不住心里问候了大金国东西两路元帅的祖上一句,赵桓心里痛快极了。

但一想到自己现在的处境,赵桓又不禁担心起来,自己知道了消息,想必宗翰、宗望也会得到消息,自己是装作不知道,还是知道?想到这里,不由得下意识问了一句:“曹司正,康王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曹辅上前一步,低声说道:“王爷让微臣再三转告官家,万不可在敌酋面前透露出知道中山大捷一事,金人不说,您也不说,金人询问,王爷就说了……”曹辅有点打磕巴了。

赵桓瞪了他一眼,“有话直说。”

“哎,王爷说‘装傻充楞’就行。”

“哈哈哈……”赵桓难得哈哈大笑起来,“装傻充楞,此言精辟,这个老九啊……哈哈哈,好!”

说着话,来到火炉前,将书信扔到火里,看着化为了灰烬,正色道:“曹爱卿,九哥在信里提到的,有些很难办。皇宫都有金兵重点看守,那个杨天吉,就不是个善茬,一天到晚盯着,真把金人当祖宗了。康王府更不用说,早就盯死了。邢氏有孕在身,也不能免例,如果这个消息二酋知晓,你说他们会放过康王府吗?恐怕连皇宫的看守,也会更加严密。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我们稍有不慎,则万劫不复啊。”

赵桓静下心来,还是恢复了君王特有的思维,一眼就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身在帝王家,命里不由他。这也算是一场劫数,就看各人的造化了。曹卿,你来。”

赵桓转身来到桌案前,拿起一方小印,递给曹辅,低声道:“这是我初封定王时,所赐小印,一直保存至今,闲暇时多有把玩,甚是喜爱,你拿着,关键时候,或许有用。”说完,递给曹辅。

曹辅文臣出身,又在枢密院任职,现为靖安司司正,自然知道这方小印的分量。大宋皇帝的儿子,在各自封王之后,少府监督造王印分发诸王这是规制。每一位王爷都十分珍爱,康王赵构也有一枚。赵桓升任太子,自有太子宝玺,也就不再用王印,一般作为纪念留用,或作为私章,在文玩字画上留押作记。现在,赵桓官家把这方小印送给曹辅,其中寓意,曹辅自是深知,但就这份信任与责任,就非同一般。

曹辅颤抖着双手,接过小印,小心揣在怀中,双目已经湿润。赵桓走近曹辅,非常难得的拍拍曹辅的肩膀,低声说道:“我现在身边的人,也只有一个朱远山还能用,其他的,还不能完全相信。反倒是你们,我信得过。九哥信里所讲的事情,虽然非常难做,但我还是相信你们,能做到哪一步,就做到哪一步,不要顾忌太多,唉,能多保全一个,总是好的。去吧,以后非朕召见,不要再来!”

赵桓眼看着曹辅擦着眼睛,退出了垂拱殿,心里不由得长叹一声,城下盟,阶下囚,可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一样。唯一看到一丝曙光的,反倒是当初自己派出去的“告和使”,莫不是真的造化弄人?

正胡思乱想间,朱远山悄悄走进来,低声禀报道:“官家,金使杨天吉告见,说二皇子元帅有口谕传达。”

赵桓没有接话,反倒是看了一眼朱远山一眼,说道:“中官,你是自定王府就伺候的老人了吧,还记得当年,你还认了皇后的远亲,唉,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老人伺候着,心里舒服一些。”

朱远山伺候赵桓两口子多年,又打理三殿日常事务,其实,比谁都懂赵桓的心思,今天官家没有接话头,却拉家常,极为反常,加上方才曹大人有所失态而出,朱远山心里稍微一琢磨,就明白了七七八八,遂即弯下腰,低声说道:“官家,我从十四岁进王府伺候,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年啦,一直伺候着官家和皇后娘娘,这几天,看着官家日渐消瘦,老奴心疼啊。一把老骨头,还能为官家做一些事情,有什么吩咐,您就让老奴去办,老奴还是有一些能力办好差事的,您和皇后娘娘待我恩重如山,我晓得该怎么做。”赵桓点点头,叹口气说道:“在宫中,我只信你。现在,我有一种预感,很是不妙。如果万一发生一些事情,你一要照顾好娘娘,二来,曹辅的靖安司,你暗中可多有协助,但不要参与,懂吗?”

朱远山点点头,说道:“老奴记下了。”

赵桓冲他点点头,继而说道:“让杨天吉进来吧,我倒要看看,金人还能耍出什么花招。”

金人没有耍什么花招,是直接要钱、要物、更要人。

赵桓看着杨天吉趾高气扬的背影离去,心里恼怒交织,什么时候,不就是金国一个小小的翰林编修吗,也能在大宋官家面前抖威风。看到赵桓脸色铁青,在一旁伺候的朱远山小心翼翼地劝慰道:“官家何必和他一般见识,不过是金人的一条狗而已,作孽多了,自会遭受天谴,切莫气坏了身子,不值当的。”

“唉,想不到,金人胃口如此之大,这是要我大宋亡国灭种啊。”赵桓有点痛心疾首地说道。

“官家,您还是消消气,得想个法子,金人怕是背地里有什么幺蛾子。”

“是得想个法子才是。去延福宫吧,此事,还需和太上皇老人家商议商议。”

延福宫,太上皇赵佶正在伏案作画,郑太后在一旁伺候着,郑太后不仅姿色出众,还颇具文采,很爱看书,很得赵佶宠爱。

郑氏本是向太后宫中随侍押班,由向太后赐予赵佶,深得宠幸,王皇后去世后,于宣和元年(公元1111年)被册封皇后,一直随侍在赵佶左右,即为红颜,更为知己。赵佶在退位为“道德真君太上皇帝”后,郑皇后变成了郑太后。

赵佶神态专注,上好的绢本,画中,一支蜡梅,枝干略弯而劲挺直往上伸展,枝头几点黄梅开放,似乎有阵阵清香袭来。腊梅枝头上的一对山雀相互依偎均向着左侧画面,将观者视线引向画外。画幅下方有山矾或兰花一支,花朵纯白,含苞待放。左下,赵佶特有的瘦金书体,题诗一首,诗云:“山禽矜逸态,梅粉弄轻柔。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右下,宣和殿御制并书。

要说这赵佶的书画功底,可比他的治国能力,高出万倍。

看到赵佶钤上“天下一人”花押,郑太后笑道:“十一郎功夫更显精妙了。”(赵佶是宋神宗第十一子,故郑太后平日里多以十一郎相称)

赵佶很是得意,道:“这幅‘腊梅山禽图’,是要进宣和画谱的,自然尽心。”

夫妻二人正在赏画言欢,小黄门进来禀报,当今官家来问安。赵佶皱皱眉,不曾答话,倒是郑太后心思缜密,拉着赵佶的衣袖,低声说道:“这几日,听小黄门说到,金人最近在城里甚是嚣张。官家平日里勤于政事,少有问安,今突然来访,怕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还是见一见的好,况且,你们父子亲情,也应该多走动走动,别人也就不好说些什么。”

赵佶拍拍郑太后的手,点点头,说道:“难得你如此识大体,心思也好,也罢,一起见见官家,看看有什么事。”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