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202章 为我分忧人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202章 为我分忧人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8:43:57 来源:书海阁

赵构是倾向于在大名建都,等以后收复燕云十六州后,迁都燕京。但这只是心中的一个想法,还没有拿出来。

大名和历史上的开封一样,都避免不了被淹没在滚滚泥沙之下。河运固然便捷,但隐患同样严重,要是继续定都开封,那么,每年的防洪固堤的任务,着实不轻。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许多大的利益集团都在开封,这样不损伤这些集团的利益,对刚刚继位大统的赵构来讲,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有利于政权的稳定。还有,东京城近二百年的建城历史,其厚重的都城文化,也有利于新朝的巩固。

大名府是陪都,也具备定都的优势,是粮食主产区,又接近出海口,向东就是山东半岛和渤海湾,将来的航运发展起来,后世的黄骅、沧州、秦皇岛等地,都是很好的出海口,战略地位比开封要高。

自己经营大名府,也是顺着这个思路来的,也偏向于大名府。但看下面人的意思,是侧重于开封,毕竟,这才是大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至于时间,倒是没有大的争议,钦天监给出的日子是六月初九,时间上有点仓促,是因为赵构的1127铸魂军事演习,原来预计在五月底进行,突然加上登基这件大事,赵构就想模仿后世的大阅兵,和登基仪式一起搞,这样一来,必须加快步伐,早做打算。既然如此,赵构决定不妨稍作让步,随着大多数的意思,还在东京定都。

但是如果这样,各个军团选拔、训练、军演、阅兵的时间,就太仓促了。赵构召集李纲、赵旭、宗泽、汪伯彦、欧阳珣、梁景六人,举行会议讨论一下赵构提出的方案。经过李纲提议,征求钦天监意见,登基时间推后一个月,定在七月初九,在开封东京,举行登基大典和阅兵仪式。

刘浩担任总参谋长,倒是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赵构指出,刘浩在西线战事表现出来的高瞻远瞩政治头脑、沉稳精细、果断决绝、统揽大局、心细如发的品质,正是参谋总长这个位置上的最佳人选。关键是,刘浩的政治头脑,是其他几个军团长没有的,而且,绵里藏针,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关键时候,真能从政治角度考虑全局,这才是赵构欣赏刘浩的地方。

刘浩腾出来的位子,先由第一军军长汪正奇接任,兼第一军军长。等以后逐步过渡安置各军师主官。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东风还没有吹到,炎热的夏季,却在不经意间到来。赵构忽然想到,开封府东京城,还没有开辟出阅兵的广场,雨季汛期的到来,防汛抗旱保夏粮丰收,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事情。

当晚,赵构单独召见李纲、宗泽,这一文一武,现在完全是赵构的左膀右臂,李纲正值当打之年,宗泽有点年龄偏大,赵构心疼老头,把汪若海派给他,协助老头处理事务。

赵构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在七月初一,完成一切准备工作。1127铸魂军演在六月中旬考核完毕,集训半个月,七月初彩排两次。七月初九的日子,不能耽误,总参早就把军演计划下发到了各军团,估计这帮小子都憋着劲儿呢,只是具体的人数、项目、要求,没有下发,根据赵构提议,这些具体的东西,最后下发给八大军团加西军,顺便,征求这几位的意见,按照以往的惯例,西军,被授予“白泽”军团,西方金位,白色,白泽乃神兽之首,能逢凶化吉,出自西域昆仑,暗合西军位置,也是赵构对西军的一种厚望。

席贡回去的时候,可是带着赵构亲自授予的“白泽”军团军旗。赵构现在手底下是九大军团,军团军旗都是统一样式,红底,暗合宋国国旗颜色一致,黄色锯齿镶边;军旗左侧留宽白,最上边是大宋军徽(一柄龙刃刀尖向下竖立,两边交叉环绕橄榄枝,简洁明快的风格,却又透露出一股不容侵犯的杀气),下面是竖写的军队番号;军旗中间是硕大的、各个军团特有的图腾刺绣,颇有立体感。宋代人的审美观,那是历史上的独一份,简约中,极具奢华的气质,军旗展开,上面的图案就像鲜活起来一般,极具视觉冲击力。

这面军旗一经展出,就在军中点燃了所有士兵心中的熊熊烈火,恨不能马上跟随军旗上阵杀敌。一面旗子,就起到了鼓舞士气军心的作用,下面的人,已经对王爷的这种神来之笔,刺激得麻木了,过一段时间不刺激,反倒是有点不习惯了。

赵构在李纲、宗泽返回东京之际,又叮嘱李纲,黄河防汛,夏粮抢收,都刻不容缓,沙包、圆木、石块铁笼、防雨设施、应急方案等,都要考虑到。张俊的朱雀军团,全力配合地方上的防汛抗旱和夏粮抢收,预留机动突击兵力,以防突发事件。赵构几乎把后世的防汛抗旱这一套,都先囫囵吞枣地灌输给李纲,以李纲的智慧和手段,应该很快参详出具体的实施细则来。

赵构这边,接纳了李纲的建议,要尽早回到开封东京,一来是政治需要,二来,可以就近处理政务,三来,这么多内眷,也要妥善安置,这一点,东京城有着天然的优势。赵构走之前,和大名府知府张悫、情报安全总局大名办事处主任唐智、大名安保局局长曾繁(赵野案子中唯一没有被处理的钤辖)又进行了一番长谈,尤其是唐智,责任重大,许多宗室子弟都在二处集训,已经挂出了“大名府勤务学院”的牌子,这里面,还有一个童子团呢。

还有就是兵工厂的建立,在五零一、五零二军工厂的基础上,抽调部分骨干,前往开封府,组建五零三军工厂,赵构要重点开发初级的热兵器。

五零二厂,已经在黑火药的颗粒化技术、和三酸两碱的提取、提纯上得到了很大突破。而磁州最早的五零一厂,赵构早就留下的一大堆图纸,已经被工厂的技术工人“吃”的七七八八,赵构西路军大战的时候,抽空前去指导了一天,几项关键的技术,就在于赵构及时的点拨而突破了瓶颈。

新建的五零三厂,就是把这两个工厂的顶尖技师抽调出来,来组成攻关小组,做最后的冲刺。先把手榴弹的问题解决掉,在后世的抗战历史上,不少土兵工厂,三八大盖造不出,土炮、土枪、土地雷,可是造出来不少,自己好歹是军校本科生,应该有优势吧。

有了手榴弹或手雷,那以后的仗,就好打多了。在此基础上,滑膛炮和后装枪,也要逐步赶上来,虽然达不到后世的水平,但早期的型号,还是有可能的,比如霍尔型后装滑膛枪。

赵构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表,他知道,这件事情,可急不得。这已经走了几百年的捷径了,不差于这几年。赵构的提前谋篇布局,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争取时间,他估计,金兵至少五年以内,不会南下侵宋,这五年,就是赵构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年,他的大宋国,已经领先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王朝,越往后,他甩开别人的距离会更远,一直到一骑绝尘。

另外一个也很重要的问题,赵构商业帝国的打造。这件事儿,赵构决定直接用两条腿走路,官府主外,民间主内,先走计划经济体制,等到发展到一定程度,民营资本崛起的时候,进入市场经济体制,利用这宝贵的五年时间,先把大宋的经济繁荣起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强军为重心,以统一思想为核心。”这是赵构五年计划的指导方针,而这个方针,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下去。

在官府方面,梁扬祖已经开始了早期的行动,盐票、茶票的发行,已经形成的专卖制度,都是早期资本经营的雏形。韩世忠的海军一但成型,将直接安装滑膛炮,让他先沿着近海转一圈,从高丽、日本开始,一方面练练手,一方面,这两个地方的自然资源,自然是最好的战争红利。

而民间这一块儿,赵构想到了一个很合适的人选,他的十三姐——茂德帝姬赵福金。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