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209章 小女吴莫言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209章 小女吴莫言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8:43:57 来源:书海阁

“小官人,可否听一曲小唱?”赵构正盯着一位眼熟的客人快步上楼,忽然耳边传来一句颤巍巍的话语。

赵构转过头来,只见一老汉,手里拿着一副串板儿,后面一位小娘子,怀里抱着一面琵琶,竖着两个朝天髻,却只有十四五岁。原来是卖唱的,看样子,像是父女二人,来这里讨个彩头。

只见那小娘子向三人深深道了三个万福,说道:“官人万福,小女子有礼了。”

吴喜看看赵构,赵构也是兴致上来了,脑海里忽然闪出小说里的桥段,于是冲吴喜点点头。吴喜便冲哪小娘子道:“可有什么好曲儿?”

那小娘子莺声回道:“一曲‘玉楼春’,为官人清耳。”

右手一划,怀中琵琶叮咚入耳,银瓶乍破,朱唇轻启:“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既醉。”

小娘子轻拢慢捻,低吟高唱,一曲小山(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的《玉楼春》唱完,大堂中顿时安静了许多,这小娘子委婉清脆的歌喉,已经深深吸引了大部分的客人。一曲唱罢,叫好声已经轰然响起。

赵构却从这个小娘子的小曲儿里,听到了一丝淡淡的忧伤味道。晏几道的词,本就是语言清丽,委婉动情,加上小娘子这份无言的轻愁,顿时感染了大堂里的食客,但因为是赵构点曲儿,却不能僭越赏赐,只能大声叫好,捧个人场。

赵构笑道:“小娘子好嗓儿,我这里有一小令,不知能否唱来?小二,拿笔来。”

小二急忙捧过纸笔,吴喜已经研磨,赵构提笔在手,略一思索,下笔犹如龙蛇之势:

“白沙河,黄芦岸,嫩绿堤红血滩头。前有五花马,后无离天口。谈笑间敌酋授首。不慕人间万户侯,只羡江边钓鱼叟。”

小娘子接过烫金小笺,凝视上面一笔潇洒飘逸的书体,抬起头,笑道:“官人所写,虽是小令,却露大义。不显刀枪,却闻金戈铁马之声,您不会是一位太尉吧?此令,能否赐予小奴?”

“小娘子不嫌鄙陋就好,拿着就是。”赵构知道,有了这一纸小令,至少温饱,这父女俩不成问题,也是赵构爱心泛滥,看不得别人受苦,尤其是花季少女。

琵琶再次响起,却是犹如疾风暴雨,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开口犹如裂帛之声,冲天豪气:“白沙河,黄芦岸,嫩绿堤红血滩头……”

满堂寂静,众人随着小娘子急速的弹拨,嘹亮的歌喉,虽是女声,但伴随着琵琶特有的音色,霎时间,人们犹如身临其境,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看到的,是一幅幅血染的画面,听到的,是一声声力竭的杀声。

小娘子琵琶当中一划,戛然而止,满屋寂静,又轰天一声好字喊出,几乎掀翻了凤楼。

赵构也是激动,这个小娘子不简单啊,就是方才呼吸之间,已经成曲在胸,而且,配曲是如此贴切,唱得是如此完美。

“好一个吴莫言,倒是小看你了。”一个声音,透亮地传过来,赵构抬起头,就见二楼楼梯上,款款而下一位娘子,乌云发髻鬅松,一件鹅黄色的褙子,里面一件暗红色的抹胸,红黄相间,映衬着一张精致漂亮的俏脸,略施粉黛,俏脸含嗔,却是七分俏,三分媚。

只见哪小娘子冲上一个万福,却笑道:“王姐姐心慈,不忍看莫言街头飘零。姐姐万福。”

正是凤楼大家王嫣然。

王嫣然缓步下楼,来到吴莫言面前,拉着她的手,嗔道:“你个小妮子,如此好曲儿,才配得上你的黄莺一般的嗓子,又是那个浪子的新作?”

吴莫言掩嘴偷乐,却是冲赵构揖礼万福,道:“莫言谢过小官人赐令。”

“哦,今天大堂居然有贵客?”王嫣然终于逮住话头,顺理成章地转向赵构,乍见赵构,不由得心里“突突突”乱跳,心里有些慌乱起来,这个人站在哪里,就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一般,但浑身上下渗透出的一种气势,却让王嫣然觉得不敢直视。心里暗想:“这个年轻的小官人,怎么会有如此强大的气场?”

最大的尴尬,王嫣然居然不认识赵构。一来赵构在汴梁东京城王府,王嫣然只不过是商贾之家,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后来赵构出使在外,更是没有直接的交集;虽然王嫣然是赵构在大校兵仪式上,力邀不得的第一个嘉宾,但二人,好像还真是没有直接的接触。赵构是从梁景的汇报里,得知这位王嫣然、王大掌柜;而王嫣然,则是先从张大梁、后从梁景的嘴里,无数次听到这个几乎让她耳朵里起了茧子的康王大元帅。

但无巧不成书,俩人的第一次见面,居然是这样一种情况,赵构是有备而来,自然处之泰然。反倒是王嫣然,尽管知道自己是来试探深浅的,可一接触,王嫣然想好的说辞,可就一句也想不起来,竟然楞在当场。

还是赵构打破了局面:“不知是凤楼王大掌柜当面,凤楼名声鹊起,王掌柜的芳名远播,今天有缘目睹真容,在下有幸之至,有礼。”赵构起身揖礼道,丝毫没有王爷、哦,不,应该是当今大宋官家的一丝做派,左有小厮,右有长随,倒真是像一个出身高贵的官宦子弟一般。好在王嫣然也是大风大浪里闯过来的,抬手理理云鬓,稍微掩饰一下,笑道:“小官人年纪不大,倒是填的一首好令。莫言妹子这下,又有新曲儿唱了。小二,难得小官人赐曲儿,我凤楼也不能小气,曹叔,看赏。”

大堂管事掌柜的,笑呵呵地拿出一个小银角子(散碎银子),塞到旁边老汉的手里,说道:“吴老头,你今天出门看了一个好日子吗?”大家便轰然大笑。

赵构看了吴喜一眼,吴喜顺手拿起小二手里的托盘,一张淡黄色的盐票便飘落在盘子上,这是一斤的盐票,按现在的市价,至少五十文,这是赵构给出的官价,每斤一等精盐,不能超过五十文,三等粗盐,不超过二十文,至少保证老百姓的餐桌上,不能少盐。等以后推广海盐晒制新法,老百姓不会再为这“一两白”铤而走险。所以,这张盐票的价值,远超过等价的铜钱,这是实打实可以在官盐专卖店铺兑换一斤精盐的。

但现在汴梁城物价略有波动,要不是赵构提前安排梁扬祖应对,一但出现大战之后,物价飞涨,通货膨胀,这对于赵构的宋国新政,就会是一场极大的考验,或者说灾难。

吴喜也是人精,把攥着盘子,大声吆喝着:“来来来,大家捧个钱场,叫声好,都是彩头,我家小官人为莫言小姐姐添彩盐票一张。”

吴喜人小嘴甜,长相欢喜,方才的小曲儿,吴莫言也是唱得精彩,所以大家纷纷往盘子里开始扔彩头,当吴喜捧着满满当当的一盘子铜钱、银角子、甚至还有一枚珠子,来到吴莫言跟前,笑道:“吴姐姐,这是你今天的彩头,交给吴叔了。”

吴莫言却是眼圈红了,想起家事凄惨,现在卖唱为生,已经辱没家风,但今天不知怎么了,这位小官人的眼睛里,丝毫没有以往碰上的衙内们那种色眯眯的眼神,仿佛就是一位大哥哥似的,一下子让他仿佛回到孩提时的家,那种温暖,瞬间上身,暖意融融,忍不住有感而发。

旁边老汉接过盘子,却是颤巍巍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但至少知道,最大的彩头,还是这位小官人的,遂揖礼道:“小老儿带我家二小娘子谢过小官人厚赏,这下,房钱可以还得上了。”

话里带着事儿,赵构不露声色,回头让梁景查查,有名有姓,应该很好查到。

吴莫言再次向赵构揖礼,这是本次点唱曲儿的主家,要不是人家,自己今天如何能获得如此大彩。她也是官宦人家,自然知道明理,只是家中骤降无名,一个小女子,如何担起一个家呢?

今天一天所得,比起一月所得还要多,小娘子也是心中感激,这是雪中送炭之举,自然不能缺了礼数。

“吴小娘子,楼上有客人点唱方才那首新曲儿,快点上来。”

楼上的一位伙计倚在楼口向下招呼道。吴莫言和老汉向赵构揖礼后,随着小二上楼而去。不经意间,吴莫言转过头,再次凝视了赵构一眼,她要牢牢记住这个今天给他带来好运的小官人。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