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 第249章 复兴三年计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第249章 复兴三年计

作者:三羽堂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8:43:57 来源:书海阁

复兴三年十二月初,汴梁城皇宫西侧集英殿。

这里,被赵构重新布局,加盖了一溜平房,作为军事枢密院的办公地方,平时枢密院的日常军务,都在这里完成后上报赵构作出批示,再下发全军。遇上重大事情,就在集英殿召开军事扩大会议,定出决策。

前面的文德门以南,被赵构开辟为政务院办公的地方,这样一来,军政两个地方都在皇宫以内西侧,处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两个地方,专门有一条通道连接,由龙卫值守,属于禁地,除了工作人员来回传递消息以外,任何人是不容许进入的。

其余各部、两院,则在汴梁城不同的区域办公,但距离宫城都不会太远,所以宫城以外的十几个坊,被汴梁城的人们习惯叫做红区,因为赵构要求,每个机关的大门前面,都要竖立国旗杆,每天举行升旗仪式,包括宣德门外大广场,每天龙卫的升旗仪式,一定是汴梁城最吸引人的一道风景。

赵构的小蝴蝶翅膀,还是多少改变了一些既往的历史走向。在历史上,金天会六年(1128年,宋国复兴元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下令第三次南下侵宋。但由于赵构的提前布防,尤其是五大战区、十大军团的设置,以及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收复和雁门关的一颗钉子作用,已经不是金兵随时可以长驱直入的态势。

岳飞的北道战区,死死守住了金兵东路南下之地,兵锋直逼燕京;席贡的西道战区牢牢牵制着西夏,侧翼保护太原一线;赵子明的中道战区,则死死守住了雁门关和中山府,单是一个苍狼军团,就让雁门关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金国云中府枢密院完颜宗翰派出第一战将完颜娄室,曾经试探性发起一次军事行动,让宋琦的狼军在雁门关外设伏,吃了不小的亏,铩羽而归,就再也没有动南下的念头。

金国东路燕京府金国都统帅完颜斜也,奉吴乞买之命,下令金国皇帝吴乞买的嫡长子浦芦虎,率领五万大军南下,刚一出燕京府,就在涿州到新城一线,遭到青龙军团龙炎特种大队的袭扰,一路上走得是战战兢兢,却在拒马河一线被岳飞诱敌深入、迂回包抄,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损失了一万多人后,不得已灰溜溜撤回燕京。

金太宗吴乞买审时度势,下令终止进攻,发展壮大自己。金宋两国进入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时期,但双方都知道,这就要看谁先舔舐完伤口,恢复元气,才能发动致命一击。

赵构现在有两件事急需解决,一是前太子赵湛的事情,二是与西夏结盟的事情。

历史上,金兵之所以下决心南下侵宋,实际上和所有侵略者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发展生存空间。历史上,金国所处的东北地区,出现了小范围的极寒天气,气候的变化,让地处北方地区的金国不断南下,寻找适宜的生存之地,战争就成为唯一的有效手段。生存还是毁灭,在当时绝对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当金国灭辽之后,虽然暂缓了一下生存的矛盾,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后,金国获得了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大片原属于大宋的疆域,也或多或少缓和了金国生存的空间,所以,最后灭宋的,并不是金国,而是后来崛起的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而你看看蒙古的生存之地,就会发现,为什么蒙古要远征欧亚大陆了。

所以,赵构携近千年历史知识的沉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改变一点什么,至于结果如何,赵构唯有尽人事知天命而已。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这是赵构经常挂在嘴皮子上的一句话。这种紧迫感,也让宋国的文臣武将都在心里产生一种危机感,不由得让宋国这台机器高效地运转。李纲李总丞,已经连续在政务院盯了半个多月没有回家了。

政务院“居安堂”,和枢密院“思危厅”,属于宋国的大脑中枢的两半部分,各司其职,互相合作,这两年,让宋国这架马车平稳快速地迈进,可以说功不可没。

居安堂,李纲正伏案批阅公文,时近年关,许多政务都需要李纲把总签字汇总,虽然有几位副丞协助,但身为宋国政务院总丞,李纲还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赵构迈步而入的时候,李纲并没有抬头,手里飞快地签字后,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急冲冲下令道:“这份文件,急速送往枢密院,事关过年军烈属、当地驻军慰问一事,要和宗帅通报。”

“慈善救济署的报告已经审批,拿去找邓副丞签署回复。”

“土地确权法陛下已经批复下令,马上刊印下发各路、府、乡,确保农民自己的土地利益不受侵犯。

……

李纲突然觉得屋子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儿,抬头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赵构已经站在他的案头多时了。

李纲急忙站起身来,绕过案几,来到赵构面前揖礼道:“不知陛下驾临,恕罪恕罪。”

赵构拉住李纲的手,关切地问道:“听下面人讲,你已经快二十天没有回家了,每天工作七八个时辰,这怎么行?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懂得休息的人,才会更好地工作。八位副丞,轮流当值,你也要学会适时地放手让他们去做事,还是那句话,不要怕做错,有些事情,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出一丝差错,也在所难免,只要不犯原则上的错误,让大家放开手去做,你不要有什么思想顾虑,一切,有我!”李纲心里真是百感交集,有点小感动。所是在话,李纲官场历经三朝,数次临危受命,但心中那种压抑,始终伴随着他,直到赵构君临天下,专门任命他为宋国政务院总丞,那份信任与期待,让李纲第一次有了得遇明君之感,无他,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如现在,赵构一张口,却没有谈差事,只是让李纲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至于手里的差事,更多的是一种鼓励和肯定,从来也没有插手或指手画脚,只要制定出了方针政策,赵构都是让手下放手而为。赵构的底线,就是反腐倡廉,并且在每次大朝会上,都要谈到这个问题,不仅要洁身自好,还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亲属和身边的人,千万不要在这个方面犯错误。

李纲舒缓了一下心情,笑道:“陛下关心微臣,微臣感激不尽。只是适逢年尾年初,许多事情不能积压,也就这几天忙一些,过几天就会好的,我再休息不迟。”

赵构心中感慨,不仅仅是李纲和他的政务院,就是枢密院哪里,宗泽七十多岁的高龄,盯在枢密院也是一天天不回家,有这二人做表率,下面的各部院署司,都是一点不敢懈怠,成就了宋国最为难得的飞速发展时期。

“饭要一口一口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去做,该休息,就要休息。正好今天有事要碰头,索性就在你的政务院召开两院中枢会议,我已经让宗老和汪若海、刘浩赶了过来,你通知汪副丞、赵副丞,梁局长一会儿就过来,开完会,你必须回家休息,这是命令。”赵构笑着对李纲说道,话里里却是一副不容反驳的语气。

李纲只好揖礼道:“微臣遵命就是。”

赵构大笑道:“这才像是我宋国总丞的样子,举重若轻,胸有锦绣。回家也该准备准备,快过年啦。”

君臣二人正说着话,最先赶到的,却是宗泽,虽然年龄大了,可知这风风火火的脾气,可一点没有变。

不一会儿,汪若海、刘浩、汪正奇、赵楷、梁景陆续赶到,加上李纲和宗泽,八大中枢令齐聚居安堂,召开复兴三年的第一次宋国中枢会议,在会上,赵构听取了两院关于复兴二年的工作汇报和复兴三年计划纲要,对军政两院的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说道复兴三年,是关键的一年,是飞速发展大道一年,也是矛盾逐渐凸出的一年,各部要本着“团结起来向前看”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夯实基础,重在创新,鼓励创新,尤其是民间,发展规划部和财政部,要统筹解决政策问题,要形成动力,不能成为束缚。

赵构侃侃而谈,为大家打开了宋国未来三到五年的宏伟蓝图,一句话“你们都将是这个伟大复兴的开创者和缔造者”,就把大家心中的激情完全点燃。宗泽、汪正奇、欧阳珣等老一辈人,不禁老泪纵横,这是他们为之追求一辈子的梦想,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怎么不令人激动万分。

可是,转眼赵构一瓢“凉水”兜头向众人头上浇过来,让大家着实体验了一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喜欢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